武聖關羽到底使用何種兵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都知道,由於評書演義及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刻畫,漢末名將關羽的民間形象已經非常固定,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是他的「標準配置」。

但無論在考古出土的三國時期文物,還是三國時期的史料的記載中,都沒有發現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的蹤跡。

在事實上宋代以前,南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唐代張九齡等所撰的《唐六典》、唐代徐堅的《初學記》對刀都有比較詳細的介紹,然而都沒有提到青龍偃月刀這類兵器。

偃月刀最早見於文獻記載是在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官修的《武經總要》一書

,《武經總要·器圖》「掩月刀」的形狀繪圖與後世傳說的關公青龍偃月刀幾乎一樣,只是刀身上沒有青龍紋飾罷了。

偃月刀得到大規模運用已經是在明代了,且多為軍中儀仗或武舉考生習武用刀,並非實戰用刀。

明代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就有記載:

「偃月刀以之操習示雄,實不可施於陣也。

」即便關羽武功高強,有能力使用這種笨重的兵器參加戰鬥,從歷史年代上講,他也不可能以青龍偃月刀為兵器。

三國時期的刀大多為窄而直的環首刀,其長度在一米左右,有堅厚的刀背和單側刀刃。

總而言之,正史上的關羽使用青龍偃月刀的可能性很小。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與青龍偃月刀

那麼,關羽會使用哪些兵器呢?

陳壽在《三國志》中沒有提到關羽用什麼兵器,裴松之注中對此也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其它一些史料尋找答案。

南朝梁時的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劍錄》記載:「蜀主劉備,以章武元年,歲次辛丑,採金牛山鐵,鑄八劍,各長三尺六寸。

一備自服,一與太子禪,一與梁王理,一與魯王永,一與諸葛亮,一與關羽,一與張飛,一與趙雲。

▲電影《赤壁》中關羽的形象,其使用的木柄長刀應該是取自演藝

雖說章武元年(公元221年)關羽已死,這條史料多半靠不住,然而從中我們仍然可以得出結論,當時的高級將領依然以劍作為兵器。

一方面劍一直被作為高貴身份的象徵,可以用來佩戴,另一方面劍雖然因其特性無法如春秋時期一般大規模生產並裝備部隊,但這並不意味著其缺乏實戰價值,相反千年以來,劍在武功高強的武將手中威力一直都不可小覷。

唐代郎士元的詩作《關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中有如下描寫:「將軍稟天姿,義勇冠今昔。

走馬百戰場,一劍萬人敵。

」亦可旁證劍是關羽所用的主要兵器之一。

▲新三國中關羽持劍的形象

但我們知道,作為騎馬的武將,使用的主武器應該是很長的,劍只能作為副武器。

那麼關羽使用的是何種長兵器呢?很多當代歷史學家認為,關羽使用的長兵器應當是長矛或戟。

如《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中記載關羽斬顏良的過程如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 很多人斷言,既然是「刺」,那關羽當然不可能用刀,否則史書記載就應當用「劈」、「砍」這一類詞了。

關羽使用的應當是長矛一類兵器,至於後面的「斬其首還」,自然是關羽刺死顏良後,抽出隨身所帶的環首刀或劍砍下顏良首級,因為矛、戟是不能用來劈砍的。

如此看來,正史上的關羽以矛戟為主武器,環首刀與劍為副武器,但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也不盡然。

▲關羽持青龍偃月刀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其實三國時期是存在長刀的。

《三國志·典韋傳》中記載:「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晉書·載記第三》描述東晉陳安的勇武「安與壯士十餘騎於陝中格戰,安左手奮七尺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近交則刀矛俱發,輒害五六;遠則雙帶鞬服,左右馳射而走。

」《資治通鑑》也記載了陳安「左揮七尺大刀,右運丈八蛇矛」。

正史明確提到的「長刀」與「七尺大刀」,典韋是與關羽同時代的人,陳安時距離三國時代結束不過四十餘年,距離關羽的年代也不過百年。

南朝梁時的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劍錄》記載:「關羽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

自采都山鐵為二刀,銘曰『萬人』。

及羽敗,羽惜刀,投之水中。

」這是反映關羽用刀的直接記載。

前面提到的那個陳安,在《靈異志》還有一段記述,「雙持二刀,皆長七尺,馳馬運刀,所向披靡。

」同樣是留下勇猛之名的武將,同樣使用雙刀。

因此關羽所用的「萬人」雙刀,很可能是類似陳安的那種七尺長刀。

▲《古今刀劍錄》

至於以《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的「刺顏良」(我們暫時不考慮刺可能為「剌」的誤寫)認為關羽不用刀而用長矛,其實也有些武斷。

從史書上看,「刺」也經常被用來形容刀的運用,《漢書·蘇武傳》載,漢王朝派蘇武出使匈奴,當匈奴逼蘇武投降時,「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引佩刀自刺」,可見刀是可以刺的。

另外《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關羽斬顏良過程也是「手起一刀,刺於馬下」,顯然即使是青龍偃月刀,也是可以「刺」的。

漢朝騎兵多使用直刀,而非後世的彎馬刀,正是因為直刀既能進行劈砍,也可以進行穿刺。

穿刺會給敵人帶來更加嚴重的傷害,一擊就可以使敵人的戰鬥力喪失。

▲電影《關雲長》中的關羽形象

另外,關羽斬顏良的解讀中還有一個要點,也就是對於「斬其首還」的解釋。

一般說法,關羽用長矛刺死顏良之後,下馬砍下顏良的腦袋後撤退。

但我們知道正史上的白馬之戰並非小說中的兩軍對峙,關羽衝擊堂堂之陣,也不存在袁軍被關羽全都嚇得停在原地不敢動的情況。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可以「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於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在正史中將不太可能。

正史上的白馬戰鬥是曹操率兵對顏良部隊進行的突襲,雙方已經處於交戰狀態,而關羽的「斬首行動」屬於突擊,務求速戰速決,因此關羽不一定具備下馬砍顏良腦袋的條件。

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關羽多半需要在馬背上完成所有工作。

這樣一來,這一條記載不但不能得出關羽同時使用環首刀和長矛的結論,反而旁證關羽使用的長刀。

▲保存至今的環首刀

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是,這裡的長刀不是長柄刀而應該是長刃刀。

我們知道漢代騎兵已經普遍裝備環首刀,而這種環首刀有種加長版本,也就是儀刀。

根據魏晉時代的壁畫顯示,這種儀刀是一種長刃刀。

長度正好大約在七尺左右(魏晉時代一尺大約23cm),正好與前面記載的長刀長度想對應。

另外,關於儀刀也有「晉宋已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的記載。

由此可見,關羽、典韋、陳安這樣的猛將所使用的長刀就是應該如儀刀這樣的長刃環首刀。

可以相見,對關羽、陳安這樣的猛將來說,馬上雙持這樣的長刃刀,是多麼具有殺傷力。

而這也正可以對應關羽「萬人敵」的稱呼。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了,正史上的關羽雖然使用青龍偃月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使用長刃刀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東漢環首儀刀

那麼關羽使用青龍偃月刀的形象又是如何出現的呢?在後人心中,關羽已經不再是一個歷史人物了, 而是一個萬眾崇拜的英雄。

英雄在人們心中必然會有一個完美的形象,也要有一個個性鮮明、威武霸氣的兵器才行。

再加上歷史上的關羽很可能用過長刃刀。

所以明清時代的小說家就可能將長刃刀理解成了長柄刀,於是將那個時代的偃月刀設計成了關羽的兵器,並取了一個很威風的名字———青龍偃月刀。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大明孫承宗。

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對刀劍感興趣可加鑄劍師老沈的私人微信號:LQLSSFB ☜長按左邊字母複製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長按左邊字母複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背後所隱藏的秘密是什麼?

關羽關二爺人稱「武聖」,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武功蓋世,義薄雲天,常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穿流在千軍萬馬中,右手一柄青龍偃月刀,左手一根韁繩策赤兔馬斬顏良,殺文丑,溫酒斬華雄,好不痛快!

刀是什麼樣的刀?看了才知道

人類從第一場戰爭開始到今天,幾乎從來沒有停過。兵器在戰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咱們聊聊我國古代冷兵器之王——刀。刀---為單面長刃的兵器。古人類用石頭、蚌殼、獸骨打製成各種形狀的刀,用於勞...

武聖關羽的兵器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一對寶物

關羽,三國時代名將,由於受到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關羽成為了後世人所敬仰的武聖人。關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紅臉長須,胯下赤兔馬,掌中青龍偃月刀,威風凜凜。尤其是那把青龍偃月刀,重達八十二斤,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