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狂士禰衡,才高八斗,為何無法擺脫悲劇命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朱 琺
禰衡,字正平(173-198),三國時代最著名的狂生,「酒囊飯袋」一詞的發明人。
可能患有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疾患,《鸚鵡賦》作者,句不加點的一個範例。
卒時:建安三年十月朝亦即十月初一(公元198年11月17日)。
亡地:江夏郡夏口(今湖北省武漢)江中的一艘艨沖船上,一說在鸚鵡洲。
死因:曹操送他去劉表處,劉表送他到黃祖處。
一再言語衝撞黃祖,被絞死。
遺言:大罵而死,被記錄下來的最後一句話是「死公雲等道」,一作「死鍛錫公」。
葬處:初葬江中古鸚鵡洲,洲因《鸚鵡賦》得名。
清雍正初年,古鸚鵡洲淪於江。
嘉慶二十年(1815),漢陽知縣裘行恕將墓遷至新淤起的補課洲,並重新命名為鸚鵡洲。
光緒二十六年(1900)漢陽知府余肇康重建。
二十世紀「文化大革命」中,禰衡墓遭到破壞。
存墓地、碑、石墓頂及部分石條,1983年被列為武漢市文保單位。
2000年,當地在武漢長江大橋漢陽段引橋下龜山南麓園丁園西側的小路邊移建禰衡墓。
禰衡墓
三國有一個不為人知的事實是:曹操很可能善使刀,技藝出神入化。
依次有三事可證:一為獻刀,參見《三國演義》第四回,曹操刺殺董卓,牛刀小試,一擊不中,脫手獻刀,飄然遠引。
再一次是捉刀,事在《世說新語·容止》,曹操捉刀執筆,立在主位邊上,喬裝以書記——現在的叫法應該是「秘書」——的身份進行秘密觀察並書寫記錄下匈奴使者的儀容舉止。
第三次則是「借刀」。
狂士禰衡死在江夏,卻是曹操的手筆,心中有刀,手中無刀,殺人於千里之外,運籌於股掌之間。
禰衡的精神狀態有點問題。
一再保薦他的孔融,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才華橫溢的青年患有「狂疾」。
主要症狀是大放厥辭,臨時發表令人不快的狂言。
曹操是他最重要的受害者之一,而不僅僅是施害者。
曹、禰之間相互傷害,算來有三個回合:
先是,孔融堅持要將禰衡引上歷史舞台,盛讚其過目輒誦,誇他是鷙鳥群中的一隻鶚。
曹操的好奇心於是膨脹起來,饒有興致地表示想要會見禰,但回應他的卻是尖刻輕率的拒辭。
禰衡大概曾向所有人都播撒過辛辣之辭,他說陳群、司馬朗只是殺豬賣酒的賤役;荀彧賣相好,充當弔客就好;趙融愛吃肉,去做個凈壇使者吧——「可使監廚請客」。
在《三國演義》中,中傷者的名單擴大化至:荀攸、程昱、郭嘉、張遼等十四人,大多移花接木。
禰衡只看得上孔融、楊修二人。
當時孔四十歲而禰二十四歲,但他卻說,「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老氣橫秋,顛倒了輩分。
曹操宣稱自己因為愛才,才用力遏制住了勃然而起的殺心;他決定利用職務之便來打擊禰衡。
他聽說禰在打擊樂方面頗有素養,遂招募他來做一個鼓史。
禰衡不再直接拒絕:他徑直上堂,自顧自敲打出悲壯的《漁陽》曲,按照《抱朴子》的記載,他一個人組成了一支樂隊,吹拉彈擊,旁若無人。
但他的同行紛紛發出不協調的喝聲,勒令他馬上更換職業裝,將自己套入明確的權力秩序中。
只見禰衡徐徐褪下身上所有的衣服,成了最突兀亦即最袒然的一個,當眾裸身站在至尊的權位面前,成為一面映視眾人情態的鏡子。
曹操自嘲說:本想羞辱禰衡,卻被禰衡羞辱了!
成都天回山東漢崖墓出土擊鼓說唱俑,高五十五厘米,灰陶,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事後,孔融力勸禰衡去向曹操認個錯吧,禰衡口頭上應允得很爽氣。
等到孔融將消息傳達給曹操,曹操很高興地準備好宴席,沒想到那只是禰衡的虛晃一槍:他單衣疏巾,拎一根三尺長的梲杖,像個麥克風似的,走到曹操的營門口就不進去了,一屁股坐下來,堵在門口開罵,把那裡變成一個觀眾更多的獨角戲舞台,禰衡的音量也隨之更加響亮。
曹氣極,把禰比作「雀鼠」。
「鳥鼠攸去,君子攸居。
」曹操一定是想起了《小雅・斯干》里的這兩句,《三國演義》設計禰衡罵曹的台辭所稱「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並非實情,曹操筆下不止一次援引過《詩經》原句,諸如「青青子衿」「呦呦鹿鳴」。
曹操到這個時候依然不願背負不容人的罪,禰素有虛名,不可一刀殺之,靈機一動,移禍江東,借刀殺人,遂把他遣送到荊州劉表那裡去了。
在禰衡的問題上,劉表向曹操看得很齊,他迅速領悟借刀的秘技,在禰衡不斷重複其自我的言行間隙,劉表把這個才高而毒舌的年輕人送到更急躁的江夏太守黃祖那裡去了。
擬曹操讓黃祖殺禰衡書,《媚幽閣文娛》,37頁。
黃祖同樣心水禰衡的才氣而頭痛他的脾氣。
他們之間最劇烈也是最後一次衝突發生在一艘大船上,同樣也是三個回合,一波三折的漣漪反應。
那天是建安三年十月初一,據說是秦代曆法中的新年。
黃祖大宴賓朋,席間奉上美味的「黍臛」,恰巧放在禰衡的面前。
禰衡是在座諸人中最年輕的之一,卻自顧自吃了個飽,之後還隨意糟蹋、玩弄食物。
江夏郡的張伯雲調侃他一句,他不理不睬;作為主人,黃祖朝他開口了:您不應該說句話麼?禰衡卻出言不遜,說君子不聞「車前馬屁」。
黃祖呵止他,他反咬一口,罵「死公,雲等道!」這是《後漢書》的記錄,據章懷太子注,大致知其意思是:死老頭子,幹嘛又不讓我說?
六朝佚書《禰衡別傳》則記是「死鍛錫公」,鍛錫二字語義不詳,但顯然也是一句罵人的話。
黃祖下令把他拖出去打一頓,他更來勁⋯⋯黃祖一急,說殺了他!黃祖手下的主簿嫉恨禰衡已久,趁機得令立馬絞殺。
此前,黃祖的兒子章陵太守黃射與禰衡頗有交往,曾帶著他一起去訪看蔡邕留下來的碑文;又請他為一隻鸚鵡寫賦,禰衡句不加點,一揮而就。
黃射聽說父親要殺禰衡,來不及穿鞋,赤腳狂奔來求情救人,卻已經來不及了。
這大約可以看作是曹丕欣賞孔融卻無法阻止曹操誅其全族一事的預演。
《鸚鵡洲小志》所載禰衡墓
黃祖也很後悔自己一時衝動,遂厚殮了年輕的死者。
禰衡就此安息在芳草萋萋的小島上,而不必繼續在瀕死的邊界上刀尖舔血,比常人更高難度與更持久地(禰,可以看作是與「彌」形近的通假字)保持著生死的微妙平衡(衡)。
要知道,禰衡早已一再流露出與常識相反的非人間氣息了:當曹操要遣送他去荊州,被他羞辱過的百官約好了來到城外,先行一步,或臥或坐,也不打算行禮,靜靜地等著看禰衡的好戲。
孰料禰衡出城,一見到他們就大哭起來,說:坐著的都像是墳冢的模樣;躺著的則皆是屍體的形態。
我行走在遺骸與墓葬之間,不得不要號啕一番啊⋯⋯把活人視為死者,將長輩說成兒子(禰衡也許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連累了孔融):禰衡顛倒的視力與癲狂的言行,乃是想要藉助於生死之間的搖擺,擊破現實權力結構,謀求新的政治學動態平衡吧,因此,他為自己設計了一種艱難時世的艱難下場。
換言之,在那個喪亂的時代——按照曹操《蒿里行》里的說法:「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禰衡為受害者發言,而堅決地成了又一名死難者。
他的心和眼可能早就死了。
關良畫禰衡
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認為禰衡並不就此罷休。
一千四百年後,徐文長想像那借刀一招未曾一了百了。
他的雜劇《狂鼓史漁陽三弄》寫到兩個人,不,是兩個鬼之間的第四回合:地府中的絕地反擊和再度罵曹,其結果是禰衡上天成仙,曹操則下地獄受苦。
拂開道德判斷的表層,我們從中看見同一種生死相反的狂悖邏輯;徐文長深諳四的美學,《狂鼓史》是他的《四聲猿》中的第一部;徐文長將自己視為禰衡的換喻或轉世再生;眾所周知,他也是文化史上著名的精神失常者。
德州名士,罵曹操斥劉表砭黃祖,被殺後武漢人民為他修墓
禰衡(173-198年),臨邑德平鎮小禰家村人,是東漢末年名士,文學家。提起禰衡,人們馬上就會想起京劇舞台上《擊鼓罵曹》一折,為其不畏權貴的氣節、恃才傲物的品性和才華橫溢的文筆發出種種感嘆和評價。
三國中個性最張狂的一個人,曾公開當著曹操面罵曹操
京劇中有一出名劇《擊鼓罵曹》,講的是三國才子禰衡當眾擊鼓罵曹操的事。這齣戲,因為演員要在台上自己擊鼓,因此在諸多劇目中別具一格,是京劇的一個骨子老戲。徽班領袖、京劇鼻祖程長庚當年就在舞台上演這齣...
東漢末年名士禰衡罵曹操、辱劉表,恃才傲物,最終死於惡口
東漢末年名士禰衡罵曹操、辱劉表,恃才傲物,最終死於惡口。禰衡年少時就有文采和辯才,但是性格剛直高傲,喜歡指摘時事、輕視別人。最後惹來殺身之禍。
東漢禰衡生平簡介 解析禰衡被誰殺死的
禰衡之所以能被後世所記,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就是,禰衡的恃才傲物,對曹操,陳文,司馬朗等人都非常看不起,而且常常不分場合的出言羞辱,因為得罪了很多人,被曹操等人所厭棄,但是顧忌他的才華沒有殺害。那麼...
三國時期因恃才傲物而很叼導致被殺的辯才禰衡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過三國演義,對曹操、關羽、周瑜、孫權、諸葛亮等等都非常熟悉。而禰衡,大家認識嗎?如果是三國愛好者,也許就知道,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禰衡的存在。一是因為他非常年輕就犧牲了,二是因為...
此人罵孔融、楊修,羞辱曹操、劉表,持才傲物實為三國最狂生!
導讀:一個人得有多麼張狂才能如此這樣,三國名人盡辱於其口。在他自己看來的自命清高,持才傲物,在今天來看似乎只是窮書生不得志的自以為是罷了。此人生活於三國時,一生罵過孔融、楊修,辱過曹操、劉表,顛...
三國中這人的文采連曹操都佩服,卻因一小小主簿而慘死
三國雖然是一個戰亂的時代,但也湧現了不少的文學天才,三曹肯定大家最為熟知,另外諸葛亮的文學天賦也是很出眾的,但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個人的文采也是很好的,連曹操都很佩服,不過卻年紀輕輕就死掉了,我...
揭秘三國禰衡到底是個怎樣個性的人 孔融和禰衡有什麼關係
說到禰衡,應該很多人不認識他。其實他也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人物,只是沒有周瑜、曹操等那麼有名而已。但是,他的性格在三國中也算是數一數二的有個性。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禰衡是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