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司馬懿為什麼都沒選擇稱帝?真正原因揭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和司馬懿在世的時候,原本都有機會登基稱帝、改朝換代,但他們都沒這樣做,而是把機會留給了自己的後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曹操自封魏王后,離皇帝之位僅一步之遙,但到死都沒踏出這最後一步,心中似乎總有心結無法破解。

而司馬懿也是一句話,曹芳就只能禪位,但司馬懿也沒這樣做,關鍵是他兩個兒子也都沒稱帝,而是等到了孫子這一代,比曹操還要更加小心謹慎。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去世後諡號為武王。

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就曹操來說,雖然掌握了東漢朝廷的大權,也即讓漢獻帝劉協如同傀儡一樣,但是,曹操至死都沒有稱帝。

與此相對應的是,多年後的司馬懿,也掌握了魏國朝廷的大權,同樣具有了稱帝的可能,不過,司馬懿也是沒有選擇稱帝,而是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才取代魏國,建立西晉。

那麼,問題來了,曹操和司馬懿,為什麼都把稱帝的機會留給子孫呢?

首先,在筆者看來,曹操將稱帝的機會留給自己的兒子曹丕,司馬懿將稱帝的機會留給自己的孫子司馬炎,其主要原因是自己生前缺乏稱帝的機會,或者說還沒有到合適稱帝的時候,所以才將機會留給自己的子孫。

一方面,就曹操來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消滅袁紹、袁術、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一統北方中原地區。

由此,對於當時東漢皇室的江山,幾乎都是曹操打下來的。

按道理來說,功高蓋主的曹操,已經具備了稱帝的實力了。

那麼,曹操為什麼至死都沒稱帝呢?

對此,在筆者看來,這主要是因為曹操去世前的幾年遭到了一連串的失敗。

一方面,在漢中之戰中,曹操被劉備擊敗,只能無奈退出漢中之地。

另一方面,關羽北伐襄樊,一度威脅到都城許昌,讓曹操一方都出現了遷都的聲音了。

除此之外,就曹魏自身,也存在忠於東漢朝廷的勢力,為了打壓消滅這些勢力,曹操同樣是費盡心血。

可以這麼說,在曹操去世前的幾年,面對的是一個內憂外患的局面,這促使曹操不敢強行稱帝。

如果當時曹操強行稱帝的話,很可能加劇曹魏所面臨的困境。

當然,在曹操和孫權的包夾下,關羽最終敗亡,曹操當時的最大威脅也解除了。

不過,此時的曹操因為身體原因,也在不久之後病逝了。

所以,曹操將稱帝的機會留給了兒子曹丕。

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司馬懿來說,在曹操、曹丕、曹叡等在世的時候,其實力是受到壓制的,也即直到曹叡去世之前,司馬懿都沒有掌握魏國的大權,更加沒有像當年曹操那樣權傾朝野了。

當然,這一轉折點發生在「高平陵之變」時。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時,起兵並控制京城,自此曹魏大權落入司馬氏手中。

最後,但是,和當年的曹操一樣,此時的司馬懿也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

一方面,就蜀漢和東吳兩大勢力,都在通過北伐魏國來尋找機會。

特別是諸葛亮的傳人姜維,就通過不斷的北伐來消耗魏國。

另一方面,司馬懿需要時時刻刻防備終於曹魏勢力的反撲。

比如在公元251年,王凌以討孫吳為名表求發兵,又遣楊弘說兗州刺史黃華共同舉事。

當然,就三國後期的「淮南三叛」,都被司馬氏給平定了。

但是,就司馬懿來說,在公元251年平定王凌之後就去世了。

即便司馬懿在多活幾年,後面還有毌丘儉文欽之叛和諸葛誕之叛。

由此,司馬懿至死也沒有稱帝。

等到公元266年,司馬炎才正式建立西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司馬家能篡奪曹魏江山?這件事最關鍵!

我們都知道曹魏政權在歷史上被司馬氏代替,猶如當年曹丕篡漢一樣,歷史再一次上演,而且驚人的相似。諺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形容當時情形,司馬氏在歷史上真正掌握曹魏大權還要從他們奠基者司馬懿說起...

司馬懿為什麼沒有自立為帝呢?

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司馬懿不僅是一流的謀士,也是頂級的將軍。在漢獻帝在位時期,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魏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