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他,毛主席就不會離家出走,就不會從農村走向城市搞革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毛澤東在韶山最後,也是最激烈的一次行動,宣告了毛順生對兒子所寄託希望的最後破滅,也宣告了毛澤東已掙脫家庭、家族以及封建禮教對他的束縛。
1910年夏秋之際,韶山發生了一場「饑民暴動」。
當時,韶山地區大部分農民處於飢餓狀態,可族長毛鴻賓卻把族上的一百多擔穀子私下高價賣給米商,以獲取暴利。
族人發現後,紛紛找到毛鴻賓,憤怒地指責他,要求開倉平糶。
毛鴻賓依仗族長的權勢,竟把領頭的佃農毛承文捆起來,揚言要在祠堂里按族規懲罰。
這時,毛澤東聞訊趕到祠堂,和毛鴻賓當面進行辯論。
毛澤東慷慨陳詞,指出違反族規的不是要求平糶的毛承文,而正是私下高價賣谷的族長本人。
憤怒的群眾也紛紛站到了毛澤東一邊。
毛鴻賓自知眾怒難犯,只得放了毛承文,並答應交還私自賣出的稻穀。
這件事一時間在韶山傳播開來,貧苦的農民揚眉吐氣,紛紛稱讚毛澤東。
風潮其實還波及毛澤東的家庭。
毛順生趁糧食緊張之機,也悄悄地把一些糧食運到城裡賣高價。
有一次,運出的稻穀在半路上被窮人們截住沒收了。
後來,窮苦的人還衝到他家裡「吃大戶」。
毛順生怒不可遏,而毛澤東卻站在窮苦的鄉親們一邊,並不同情他的父親。
只是,毛澤東同時「覺得村民們的方法是不對的」。
毛澤東贊成農民們的造反精神,但採取什麼方法,他思想上仍然是不確定的。
這些事情的接連發生,在已有反抗意識的少年毛澤東的心靈上引起了強烈的震動。
這就使他由對父親專制、自私的反叛意識,進一步發展為對社會的反叛意識,並引起了對群眾性階級鬥爭方式的深深關注。
這就促使他開始思考改造社會的方式和道路問題。
毛澤東後來回憶這一時期的思想狀況時說:「這些接連發生的事情,在我那早有反抗意識的年輕的頭腦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也就在這個時期,我開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覺悟。
」
已經具有一定政治覺悟的毛澤東,思考的已經是國家和社會的問題。
他的世界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感到中國不能守著老樣子不變了,他也不願再守著老樣子不變了。
進一步了解這世界的大勢,偏僻閉塞的韶山沖已鎖不住毛澤東那顆年輕火熱的心。
他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決心要走出閉塞的韶山沖,到外面的世界裡去,去闖一闖,去干一番事業,去尋找救國救民的前途。
1910年秋天,也就是辛亥革命爆發的前一年,16歲的毛澤東完成了他一生中第一次關鍵性的轉折,挑著簡單的書籍、行李離開閉塞的韶山,走向外面更廣闊的世界。
這是一個楓葉紅得爛漫的季節。
毛澤東,從韶山毛氏家族定居了400餘年的韶山沖中心出發,逆著老祖宗由湘鄉來韶山的路線,奔向了外面風起雲湧的世界。
本來,毛順生是堅決反對兒子毛澤東去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的。
三年前,為了拴住毛澤東的心,他曾一手操辦了毛澤東與羅氏的婚事。
現在羅氏病故了,家裡更缺勞力,更需要毛澤東為這個家挑起擔子。
但幾年前敗訴的一樁柴山公案又使他猶豫不決。
毛順生自己識字不多,在這樁柴山公案中,明明自己有理,但說不出來。
而對方引經據典,被告反而變成原告。
他眼睜睜地看著柴山斷給了被告。
一想到這件事,毛順生就來氣。
他想,如果自己的兒子毛澤東能多讀點書,也能引經據典,給自己爭口氣就好了。
因此,當毛澤東提出要去湘鄉東山高小讀書時,毛順生的內心很是複雜。
後來在親戚朋友的勸說之下,毛順生的心更加動搖,最終還是同意了毛澤東出去上學。
沒想到,毛順生的這一舉動,竟影響了中國革命的進程。
如果毛順生當時不同意毛澤東繼續上學,毛澤東就不可能走出韶山沖,他有可能成為一個像父親毛順生一樣出色的商人,但不可能以一個偉人的形象領導中國革命。
那麼,中國就有可能會是另外一種樣子。
至少,像鄧小平所說的,沒有毛澤東,中國革命將在黑暗裡摸索更長一段時間。
在去湘鄉東山高等小學堂之前,毛澤東以改寫他人之作的方式,給父親留下了一首言志詩: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這時的毛澤東,已經在抗爭和「背叛」中學會了妥協,他的「走出鄉關」,便是抗爭與妥協的統一。
他愈來愈懂得:他的敵手不應當是父親,而是更多可惡的人。
後來,他更加明白,他要畢生與之戰鬥到底的,乃是一個舊的社會制度。
在此後的大半個世紀裡,毛澤東完成了對韶山毛氏家族的徹底反叛,終於將一個儒家思想統治了幾千年的泱泱大國,改造成一個全新的國度。
毛澤東個人也建立了遠遠超過毛氏始祖毛伯鄭以及周文王等人的赫赫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