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諸葛亮出力最小,收穫卻是最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建安十三年,農曆接近十一月二十二日黃昏,風向逆轉,晚上九點東南風漸強,黃蓋的數十艘快艇出發,展開了決定三國鼎立局勢的「赤壁之戰」。

曹操的連環船著火後,立刻退入北岸營區,但風勢太大,不久連陸上營區也著火了。

陸上的部隊,又遭到東吳陸上部隊及劉備軍夾擊,逐漸有抵擋不住的現象。

嚴重的是,若陸上的樂進大軍被迫後撤,曹操在烏林的軍隊和江陵的通路,隨時有被切斷的可能。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害,曹操決定不入江陵,而改由華容道直接退回襄陽。

他下令程立軍重新組編,作為撤退的先鋒部隊,張遼和徐晃軍損失不大,重新編組後,在烏林一帶布防斷後,以爭取曹操和大批幕僚人員,有足夠時間安全地撤回北方。

曹純的虎豹騎則迅速支援樂進,以鞏固華容道上的安全。

接著他以書信指示布守在江陵城的賈詡和滿寵,直接撤回豫州,軍隊交由曹仁指揮,儘量堅守江陵城,但若孫劉聯軍壓力過大,仍隨時準備撤回襄陽。

赤壁大戰中,曹操方面真正遭到擊潰的是荊州水軍和程立的先鋒軍。

張遼及徐晃的主力軍,由於曹操見大勢已去,便下令提早撤離,所以損傷還算不大。

陸上方面,曹純的虎豹騎為了固守大本營後方,損失慘重。

護衛烏林和夷陵的樂進大軍,在呂蒙、凌統及劉備的輪番攻擊下,幾乎全軍覆沒。

但驍勇的樂進毫無懼色,即使只剩下少數親衛,他仍勇敢地堅守崗位,奮戰到底。

至於江陵的守衛部隊曹仁大軍及鎮守襄陽的曹洪部隊,幾乎毫無損傷。

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曹操進行這種幾乎是落荒而逃的五百里長程大撤退呢?

其實,更令曹操擔心的是北方防務,如果戰敗消息傳出,北方原屬袁氏的州郡和西涼大軍,勢必趁機蠢蠢欲動,甚至可能會聯合許都的漢室公卿朝臣反判曹操。

到時候,十年來的辛苦經營會化為泡影。

因此,曹操必訓在情況尚未惡化前,趕回北方坐鎮。

不過,由華容道轉荊州襄陽的撤退行動並不輕鬆。

十一月二十三日午時,下了一場大雨,華中地區氣溫驟降,才使程立臨時組成的騎兵隊,得以護送曹操勉強通過,據說跟隨曹操第一批抵達襄陽的先鋒部隊,三百騎都不到。

張遼和徐晃兩個軍營,在撤退中損失不少兵士,樂進和曹純兩個人更幾乎是拼著命才勉強逃回來的。

撤退的恥辱,比戰場上的慘敗更令人覺得喪氣,雖然撤退中並未被敵軍追及,但風聲鶴唳的心情,使將士流失大半,損失幾乎比戰場上還要嚴重。

對曹操本人而言,這是空前未有的打擊。

《三國演義》中描寫,諸葛亮曾派趙雲、張飛、關羽,在頂付的地點,襲擊曹操的退兵,讓曹操落荒而逃,其中尤以關羽在華容道義釋義曹操一段,更為無稽和荒唐。

其實劉備的兵馬,自知實力有限,抱著「歸師勿退」的心理,根本未曾認真想過追及曹軍。

特別是諸葛亮以"旁觀者清"的立場,進行一場比《三國演義》故事更為精彩的陰謀巧計奪取荊南四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義釋曹操有假 劉備漏算華容道計謀差曹操

「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個故事,《三國演義》中的重點篇章。小說寫赤壁戰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

劉備當陽慘敗,曹操為何不派兵追殺?

當陽之戰,劉備敗得很慘。劉備當時帶著十餘萬軍民,自襄陽趕往江陵(今湖北荊州);同時令關羽率幾百艘戰艦,自襄陽從漢水南下。曹操迅速占領襄陽,派曹仁弟弟、虎豹騎都督曹純,率領五千鐵騎追趕劉備。此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