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父報仇,此人在滅蜀之後殺光了關羽的後人,究竟是孝還是殘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語有云: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一般來說,父親被殺後,兒子替父報仇在古人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了;可是在戰場上戰敗後寧死不降而被殺呢?

在三國就遇到這麼一件事,魏國虎將龐德,協助曹仁抵禦關羽。

兩軍對壘期間,常騎白馬馳騁奔殺,曾一箭射中關羽前額,被關羽軍稱作「白馬將軍」。

時值漢水暴溢,他率諸將與關羽殊死搏鬥,箭鏃射盡,又短兵相接。

而他格鬥益怒,膽氣愈壯,力戰多時後因小舟被洪水打翻為關羽軍所擒。

關羽敬重他的剛毅威武,以封將勸降,但他卻怒目不跪,怒斥關羽,最終殞身殉節。

本來將軍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乃是宿命,出來混,殺了那麼多人,也要有被殺的覺悟;但是奈何龐德有個大孝子啊!關鍵是這個大孝子還有能力且非常記仇,那麼關羽的後人就悲劇了。

龐德的這個兒子叫龐會,龐會其人物記載於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國志》中,雖無單獨傳記,但在他人的傳記中有數次提及其生平事跡,下面是從史書中相關節選。

在《三國志·魏書十八·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中的龐德傳記中,就有提到龐會,在其最後敘述了曹操思龐德忠義為其流淚,封龐會與其一兄弟為列侯。

其後曹丕即位再追思龐德,加封龐會與其另三兄弟四人。

可見,由於其父龐德忠心於曹魏誓死與關羽相戰的原因,其後代龐會等諸子在曹魏受到了尊重與厚待。

此處還特別交代了龐會其人物性格勇烈,有先父的風範。

《三國志·魏書四·三少帝紀》中的高貴鄉公傳:公元257年,是高貴鄉公曹髦在位為帝時,諸葛誕發兵造反,龐會與另一魏將路蕃遭到諸葛誕脅迫拒不從。

後來二人率兵平息叛亂,龐會作戰勇猛,因其戰功進封為會爵鄉侯。

那龐會和關羽的後人是怎麼產生關係的呢?

《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中的關羽傳記中最後一句有記載: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講的是公元263年,龐會隨鍾會,鄧艾討伐蜀國,蜀破後,他找到了關羽的後代殺盡,算報了父仇。

關羽被歷朝歷代奉為「武聖」,他的勇武和忠義一直為歷朝歷代所推崇;而龐會的這種為父報仇的赤子之心,也算是孝道的一種吧,雖然有些偏激;或許古代君王在關羽的忠義和龐會的孝順中抉擇後,選擇了忠義的關羽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忠義一生卻無香火延續,都拜此人所賜

關羽一直被認為是忠義的代表,在很多地方人們都會敬奉關二爺,保佑自己及家人。按理說,像是關羽這樣的人應該後繼有人香火興旺,可是偏偏關羽的後代沒有延續下來,關二爺的子孫都到哪裡去了?

關羽水淹七軍時惹下的禍根,導致滿門被滅

龐德是曹魏陣營中深受曹操重用的一員猛將,然而曹操得到他卻是費了一番周章。起先是跟隨西涼馬騰,後一直跟隨馬超,曹操破馬超後,又隨馬超投靠張魯,曹操平定漢中後,龐德終於率眾投降歸順曹操。曹操知道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