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被滅後,押往洛陽的俘虜中為何單單沒有關羽的後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19年,襄樊之戰中,關羽生擒于禁,刀斬龐德後,曹操聞龐德死訊甚為傷悲,為之流涕,封其兒子為列侯。

龐德有四子,有一子為龐會,剛猛勇烈,有先父之風,官至中尉將軍。

時刻不忘為父報仇。

《三國志·魏書·鍾會傳》記載,公元263年,鄧艾在綿竹大破諸葛瞻後,鍾會派遣龐會同胡烈、田續一起追擊姜維。

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全家。

可見城破後,龐會把關氏族人屠戮殆盡。

公元264年,在姜維的策動下,成都發生內亂,於是大將軍司馬昭下令,將蜀漢後主劉禪父子、文武大臣及其子弟盡數內徙到京都洛陽。

其中有劉禪、皇后、以及他們的五個兒子,官員有董厥、樊建、廖化、宗預。

此外就是一群開國功臣子弟,如諸葛京(諸葛亮次孫)、張紹(張飛次子),其中已然沒有了關羽的後代。

《三國志》有關關羽的記載,關羽及其子關平被孫權殺害後,其家眷由於聯盟的需要被完整的送到了成都。

有史可查的子嗣就只有關興,關興弱冠後時間不長也不幸夭折,其子關統襲了爵位,關統死後無子,爵位由關興的庶齣兒子關彝承襲,蜀漢滅亡後就再也不見關氏家族的記載。

當初關羽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刀斬龐德,威鎮華夏,是何等的威風,但是斬龐德的結果卻換來了自己的滅族之災。

其實關羽與龐德並沒有私仇,龐德的死,是因為雙方的陣營的不同,是因為戰爭而死,面對這樣的結果,不知兩位名將的在天之靈做何感想!

關羽後人何其不幸,遇到了龐會其人,諸葛、張飛等家又何其幸,沒有碰見象龐會這種人,畢竟戰爭中死的人太多了。

自古勝者王侯敗者賊,國破兵敗後的命運只能任人屠戮了,人人自保尚且不暇,更別說兼顧他人。

對於關羽後代的說法還有一些,見於野史。

首先,有可能關羽族人在遭受屠殺的時候逃出一些關羽血脈;其次,便是關平在被害前很有可能已有後代,關平後人身居荊州逃過一劫;最後,就是關羽的家鄉還有一些親屬,他們的後人繁衍生息傳承下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關羽後人相關記載 關羽有6個兒子

關羽有6個兒子,其中有一個義子。分別是關平,關羽長子,跟隨關羽征戰,與關羽一同被斬於臨沮。(演義裡面是關羽的義子,關定的兒子。關興,關羽次子,少已有名,文武雙全,深得諸葛亮器重,弱冠後擔任侍中...

蜀漢滅亡時,關羽子孫竟慘遭滅門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後,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劉禪受封為安樂公。但是作為蜀漢開國元勛的關羽家族卻沒有遷到洛陽,而是直接...

龐德兒子滅了關羽全族?關公後人今何在?

一代忠義名將關羽的身後事,太過淒涼,不說不快。根據《三國志》援引《蜀記》稱,龐會在蜀漢投降之日「盡滅關氏家」,但在一些地方志中記載,關羽的後人還大有人在,並未被夷全族。於是出現了三國史上的眾多謎...

龐德的兒子為父報仇,終究還是功虧一簣

西涼猛將投降曹操後,為立功與于禁一同率軍南下救援被關羽圍在樊城已久的曹仁,龐德之勇武讓關羽頗為忌憚,在兩人的交手中,龐德曾引箭射中關羽前額;當時由於龐德經常騎著白色的戰馬,所以關羽軍都稱龐德為白...

關羽死後他的後人為什麼沒能在蜀漢建功立業

在《三國演義》里關羽死後,劉備率軍伐吳,有兩個小將隨劉備一同出征,他們分別是關興和張苞,熟知三國演義的人了解後來在諸葛亮北伐時,關興和張苞已經成長為蜀漢重要的軍事將領之一,他們二人作為關羽和張...

關羽是否還有後人?

在《三國演義》里,劉備大將關羽妄為一世英明,在荊州之敗後,連同兒子關平一同被東吳慘殺。劇中龐德的兒子龐會隨鄧艾進成都滅了關氏一門,其它大臣全家隨劉禪的遷往洛陽,而後世時有流傳關羽的後代的故事,有...

關羽的後人是關勝嗎,他們的處境如何?

《水滸傳》書中丑郡馬宣贊說 「此乃是漢末三分義勇武安王嫡派子孫,姓關,名勝;生得規模與祖上雲長相似,使一口青龍偃月刀,人稱為「大刀關勝」」只因為宣贊的一句話,關勝就成了關羽的後人?

關羽戎馬威四方,平興統彝悲思涼

五虎上將是劉備集團公認的五大猛將(演義中),他們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這五虎上將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今天,我要與大家分享有關五虎上將之首關羽的子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