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系列之春秋戰國四大名將,殺神白起只能排第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社會急劇動盪的時代,是我國從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制的時期,長達五百多年的時間裡,各路諸侯互相爭霸,湧現出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等霸主,但更能讓後人記住的還是那些在戰爭中叱吒風雲的絕代名將們。
這一時期是我國軍事思想成型的時期,孫武、管仲、司馬穰苴、伍子胥、孫臏、田忌、田單、晏嬰、樂毅、吳起、龐涓、范蠡、白起、王翦、魏無忌、廉頗、蒙恬、李牧、趙奢、司馬錯等等名將星耀當世,無一不是絕世名將,但其中只有孫武、吳起、白起、司馬穰苴堪稱春秋戰國四大名將。
NO1、孫武
孫武,字長卿,齊國樂安人(今山東廣饒),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後被人尊稱為兵聖,又被尊稱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是當之無愧的春秋戰國第一名將。
孫武為齊人,後為吳將,曾率吳國軍隊大敗楚軍,占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是吳國崛起的關鍵人物。
孫武對我國軍事理論的主要貢獻為《孫子兵法》,奠定了中國軍事理論的基礎,對後世歷代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譽為"兵學聖典"。
NO2、吳起
吳起,戰國初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左氏人(進山東菏澤)。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到哪國哪國則強,未嘗敗績,可稱為春秋戰國第二名將。
吳起初仕魯國,為將大破齊軍;後投奔魏國,連破秦軍,占領秦國河西地區,同時改革軍制,創立武卒制,使魏武卒無敵於天下,公元前389年將兵五萬大破秦軍五十萬,吳起是戰國初期魏國稱霸的關鍵人物;離魏奔楚後,楚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總攬軍政),當時楚國正處於低潮期,吳起發起變法,楚國又強盛起來,南征百越拓展了疆域,擊敗魏國威震諸侯,但是吳起的變法損害了楚國貴族的利益,楚悼王死後,楚國貴族發動兵變,吳起被殺。
吳起著有《吳子兵法》,《武經七書》之一,繼承和發展了《孫子兵法》的有關思想,與《孫子兵法》齊名,並稱為「孫吳兵法」,是我國古代重要的軍事著作。
NO3、白起
白起是戰國末期秦國名將,秦國郿縣人(今陝西眉縣),是繼孫武、吳起之後我國又一著名的軍事家。
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戰國七雄中魏、趙、楚等國的主力基本被白起消滅,掃除了秦國統一六國的障礙。
白起在伊闕之戰中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之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我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
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共攻城70餘座,殲敵近百萬,被封為武安君,後被人稱為「殺神」。
白起戰績無雙,從無敗績,可惜的是其軍事思想沒有記錄下來,為春秋戰國第三名將。
NO4、司馬穰苴
司馬穰苴,原名田穰苴,春秋末期齊國人,出生年代不詳,應該是稍早於孫武。
司馬穰苴是繼姜尚之後一位承上啟下的軍事家,初為平民,後曾率齊軍擊敗晉國和燕國的入侵,因功被封為大司馬,所以被稱為司馬穰苴。
司馬穰苴生平流傳不多,但其軍事思想及軍事體系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可被稱為春秋戰國第四名將。
司馬穰苴整理總結了古司馬兵法,在此基礎上構建出自己的兵學體系,著成《司馬穰苴兵法》,《太史公自序》記載「自古王者而有司馬法,穰苴能申明之。
」《司馬穰苴兵法》不是只有軍事理論,還包括軍法、軍禮、軍事條例、條令等典章制度,具有軍事教典的性質,因為其由司馬之法而來,也被稱為《司馬法》,為《武經七書》之一。
中國歷史上七大不敗軍神,韓信第四,孫子兵法居首
不敗軍神,這個稱號可真的是相當的嚇人。其含義無疑就是在其帶兵征戰當中從來未嘗敗績,這是一項多麼困難的事情,要知道不管是在哪個年代,強者都是非常多的,諸如軍事名將也是多不勝數,而能夠在這樣的亂世中...
中國古代第一戰神之爭,五人相爭,誰將入圍?
孫武孫武是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他的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
戰國無敵天下的九位統帥,白起排第四,他能影響世界第一無爭議!
我國古代的將軍,既是高級武官的職位,也用於高級軍政官員的稱謂。作為高級軍事統帥,「將軍」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出現了。而元帥是三軍的總指揮,地位肯定在將軍之上。可以這麼說元帥只有一個,而將軍可以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