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接替周瑜成了統帥全軍的大都督,他真的有這樣的能力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數到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其實都是一波換了一波的,但是很多人也說了感覺還是周瑜要厲害很多了,話說周瑜死了之後其實是由魯肅接替了周瑜當大都督的,但是就小編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的話,魯肅好像並不是太厲害啊,那麼他到底有什麼能力能截圖周瑜成為大都督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歷史上真實的魯肅,是個非常厲害,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可惜被《三國演義》給抹黑了。
我來說說真實的魯肅,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
1、少年豪傑,俠士之風
魯肅是臨淮東城人氏,生於公元172年。
他出生後不久,他老爹就死了,由祖母撫養長大。
雖有幼年喪父之痛,魯家仍富甲地方,史書稱「家富於財」。
長大成人後,魯肅一表人才,「體貌魁奇」,他深受時代精神影響,「有壯節」、「好為奇計」。
時值天下動盪,亂世將至,魯肅知道在亂世一定要有生存的本領,他苦練擊劍、騎射,結交江湖豪傑義士,講兵習武,散盡家財以賑濟貧民士人,名聲日隆,遠近聞名,附近豪傑多來歸附。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對魯肅有種印象,此人憨直純樸,腦袋有點不靈活,屬於容易吃虧的大好人。
歷史上真實的魯肅並非如此,他不僅不是呆頭呆腦,反倒有俠士風流,甚至是很瘋狂、很搖滾的一個人。
他家幾代積累下來的財產,被他大肆揮霍,豢養一班少年俠客,終日射獵南山。
家族中的父老之輩都搖頭道:「魯氏世衰,乃生此狂兒!」
可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結交周瑜,出手闊綽
有一回,周瑜帶著幾百人外出公幹,途經東城,所帶的糧食吃光了。
他早已風聞魯肅濟貧好義的美德,便思忖著前往借點糧食。
到了魯家後,周瑜拜會魯肅,兩人年齡相差不多,都屬高富帥,又有遠大志向,故而十分投緣,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魯肅聽說周瑜沒糧食,二話沒說,領他到後院,後院有兩處糧倉,每倉估摸有糧食三千斛左右。
他指著糧倉對周瑜說:「您就隨便挑一倉糧食帶走吧。
」
儘管周瑜自己也是富有且大方之人,仍被魯肅的慷慨嚇了一跳。
自己與他不過才第一次見面,實屬素昧平生,魯肅居然傾財相助,出手如此闊綽,豈非奇人異士、曠世豪傑?錢財本是身外物,但對錢財的態度,隱約可見一個人的志向與抱負。
周瑜知道魯肅絕非常人,遂傾心相交,引為密友與知己。
3、箭穿盾牌,嚇退追兵
後來,孫策奪取吳郡自立門戶,好友周瑜打算前往投奔。
魯肅知道周瑜與孫策乃是好友、刎頸之交,便領著家屬及俠客少年百餘人,棄了官印,前到居巢投奔周瑜。
兩人一商量後,事不宜遲,應儘早脫離袁術,渡江東去。
大丈夫立身處世,當斷則斷,絕不拖泥帶水。
周瑜果斷把官印一扔,帶著家眷隨從,會等魯肅等,共三百餘人,棄城而去,直奔江東。
很快,逃亡的消息便為揚州官府所察覺,州政府派騎兵追來。
魯肅讓老弱婦女先撤,自己率俠客少年殿後。
他讓人拿了一面盾牌插在地上,自己搭弓便射,利箭疾馳而出,竟然一箭洞穿盾牌。
大家對魯肅的印象,只是個文臣而非武將,實際上魯肅的劍術、箭法都出神入化。
魯肅露了這麼一手功夫,前來追捕的人個個瞠目結舌,自己的血肉之軀,比起這盾牌來如何?保命要緊,還追個屁。
這樣,魯肅竟然一箭嚇退追兵,實是英雄。
4、極盡孝道,再投孫權
魯肅與周瑜渡江後,也受到孫策的禮遇,史書說孫策「雅奇之」。
只是不久後,魯肅得悉祖母去世的消息,心中大為悲慟。
他年少失父,由祖母一手養大,感情深厚,由於祖母年事已高,不能與之東渡,仍留於東城。
魯肅為盡孝道,毅然冒著被袁術逮捕的風險,回到東城安葬祖母。
直到孫策去世後,魯肅才又投奔東吳。
重歸東吳後,周瑜在孫權面前極力推薦魯肅,認為他有輔佐之才。
魯肅初見孫權,便獻上一策,大意是:「漢室已經不可復興了,而曹操實力強大,一時間也無法剷除。
最好的辦法,便是坐守江東,以待天下局勢的變化。
如今北方戰亂未定,應趁此時機,剿滅黃祖,進而討伐劉表,控制長江水域,這乃是帝王的事業。
」後來東吳之發展方向,與魯肅所言大體一致,可見其卓越的戰略眼光。
5、聯劉抗曹,光耀千秋
我覺得赤壁之戰,魯肅與周瑜都是最大功臣,至於小說里吹的諸葛亮,並沒起到關鍵作用。
曹操大舉南征、劉表去世、劉琦、劉琮兄弟失和……一旦荊州落入曹操之手,將沒有能阻止他一統中國。
這時,魯肅向孫權提出聯合劉備的主張,並以弔喪的名義,前去荊州刺探。
魯肅的戰略眼光,實不在諸葛亮之下。
縱觀天下割據勢力,曹操鶴立雞群,最為強大,荊州劉氏與東吳孫權屬於第二梯隊。
荊州與東吳,唇亡則齒冷,任何一方要想與曹操單打獨鬥,肯定打不贏。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聯合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
魯肅到夏口(江夏郡)時,荊州局勢已迅速惡化,劉備落荒而逃,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
在這關鍵時刻,魯肅力勸劉備與孫權結盟,共同對敵。
他知道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有意與他拉近關係。
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謹在江東任長史,與魯肅關係不錯,魯肅利用這層關係,與諸葛亮的友誼很快建立起來。
諸葛亮作為劉備的特使,與魯肅一起到了東吳,完成結盟的使命。
面對曹操大兵壓境,東吳朝臣們個個成縮頭烏龜,只有魯肅明確主戰,他對孫權說:「
我觀察眾人的言論,都只是誤人誤國的謬論,不足以跟他們共謀大事。
若是我魯肅投降曹操,那是可以的;若是將軍則萬萬不可。
為什麼呢?我魯肅投降,曹操好歹把我送回老家,給我一個官職,起碼也當個低級的下曹從事之類的官,有牛車可坐,有吏卒隨從,可以同士人交遊,慢慢往上爬,說不定還能當個州牧、太守。
將軍若是投降,能往何處安身呢?」
魯肅的主戰,以及結盟劉備的努力,是赤壁之戰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功勞不在周瑜之下。
正由於魯肅有膽有識、有勇有謀,周瑜臨死前,寫了一封信給孫權,其中說道:「魯肅為人忠勇剛烈,臨危不亂,我死了之後,他可以代替我的位置。
」這才是歷史上真實的魯肅。
《吳書》這樣評價他:「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
治軍整頓,禁令必行,雖在軍陳,手不釋卷。
又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
周瑜之後,肅為之冠。
」
此人若不早逝,諸葛亮出不了那麼大風頭,不是郭嘉
一部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捧成神了,只要有他的存在,什麼司馬懿孫權的,都統統是陪襯,諸葛亮一出,天下誰與爭鋒!也有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是後來人說的,也有巧合,因為郭嘉是207年病逝的,而劉備...
諸葛亮誇他聰明,曹操令子向他學習,後世竟將他諷為忘恩負義之人
陳老師趣說三國第三十七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三國之中,劉備曹操比之孫權都是父輩的人物,孫權憑藉自己的實力建立了一個能夠與兩人相抗衡的帝國,這做事著實不容易。孫權才能如何?諸葛亮曾夸...
魯肅也曾主張吞併劉備,天下二分,可惜此人早逝不得不與孔明聯合
文 | 江隱龍 東漢末年的亂世漸漸走向三足鼎立,其實是個非常意外的結局。諸葛亮的「隆中對」固然極具戰略眼光,但其實早在其出山輔佐劉備的八年前,魯肅就已經向孫權提出了「榻上策」——也正是周瑜所堅持...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誰最厲害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號稱東吳四大都督。那麼這四大都督到底誰最厲害呢? 從政治志向來看,周瑜在赤壁之戰取得領荊州後,想趁蜀中虛弱占領益州,並以此為資本,要與曹操逐鹿中原,爭奪天下。如果其計謀得以...
東吳四大都督,才華橫溢,戰功赫赫,卻不得善終
在三國歷史之中,或許最為耀眼是蜀漢的五虎上將,其次,才是曹魏的八虎騎,五子良將。而東吳的四大都督卻很少被人津津樂道。歷史上,東吳的四大都督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他們個個才華橫溢,戰功赫赫...
東吳崛起缺不了他,才能不遜於周瑜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大家都認為魯肅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在草船借箭借東風舌戰群儒里是諸葛亮的跟屁蟲,在單刀赴會裡是關老爺的陪襯。事實上歷史上的魯肅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物,他的雄才大略、他的英雄氣概、他...
東吳四大都督里最有戰略眼光的其實是魯肅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被稱為「東吳四英將」。《三國志》里將前三者列為一傳,陸遜單獨列為一傳。其餘的如程普,黃蓋等十餘位將軍列為一傳,充分表明了周魯呂陸四人的地位。四位都督的比較不乏爭議,那麼誰才...
此人是周瑜的鐵哥們,卻懷才不遇,差點投了土豪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自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開始,孫策僅以數千兵力進攻江東,四年不到的時間就橫掃江東六郡,是漢末三國年間罕見的常勝將軍,為東吳帝國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在軍事...
東吳四代謀主,誰更勝一籌?孫權至死仍念念不忘他,卻被小說醜化
三國時期,魏國文成武將數不勝數,綜合實力絕對第一;蜀國也有小說中吹的五虎上將,無人能力,文有空前絕後宇宙第一的諸葛亮,那也是牛得不行!但是東吳就很尷尬了,明明就是一個小受,文不成武不就,似乎一直...
東吳大都督,江東四英將: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孫權是一位雄才偉略的君主,18歲繼承父兄留下的基業,與曹操、劉備等不世出梟雄相比,毫不遜色。曹操不得不讚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一生經歷了四任大都督,而這四位大都督也成為東吳的護國柱石。周瑜周瑜...
本是東吳首席智囊,三國頂級謀士,後世卻淪為背景板
「商場如戰場」,這是不是老闆們常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啊?可是有多少人只是從營銷文章中看到的,又有多少人真正領會?銷售就像古代戰場上的將軍,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一個名將可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強盛,一個...
從富貴敗家子到東吳老好人,俠客魯肅是怎樣煉成的?
「來來來,見面分一半。」這是三國殺中魯肅的經典台詞,也有人會納悶為何魯肅的特技是好施和締盟呢?其實這兩種特技分別代表了他人生中兩種不同的狀態。魯肅出生於臨淮一個富貴的士族家庭,父親早逝,年幼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