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王朝被一個憤青坑得國破家亡,揭示「愛國賊」的三大特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在盛唐之後進入了五代十國的割據亂世,各方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在中原大地上彼此爭奪,一時間湧現了不少短命的王朝。

公元936年,後唐大將石敬塘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並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登基為帝,史稱後晉。

石敬塘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他不僅向契丹稱臣、稱兒,還獻出了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燕雲十六州,使得今後數百年間,中原政權面對北方少數民族入侵無險可守,始終處於被動挨打局面。


兒皇帝石敬塘

應該說,石敬塘向異族卑躬屈膝,出賣國家利益,註定背受罵名。

但是在後晉時期,中原連年戰亂,國力羸弱,異族虎視眈眈已久,就算不割地稱臣,也遲早會遭受入侵。

石敬塘以一定的代價換取與異族勢力之間的和平,謀求國力的恢復和發展,也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國家外交始終是靠實力說話的,實力強了,無需多言自然能威服遠邦,實力不夠,還要傲慢自大,狂言挑釁,那就是自取滅亡。

當時就出了這麼一位熱血憤青,把新開張沒多久的後晉王朝給坑得國破家亡。

後晉形勢

景延廣,生於公元892年,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人,是將門之後。

景延廣的父親精通箭術,曾對他說:射箭不能射進鐵中,那就不如不射。

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之下,景延廣也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武將,後來跟隨石敬塘屢立戰功,成為心腹大將。

公元942年,石敬塘病死,死前沒有立太子。

石敬塘雖有兒子但年紀尚幼,景延廣以國家危難應立長君為由,力主由石敬塘之侄石重貴繼位。

其他大臣唯唯諾諾不敢與爭,於是石重貴成為後晉第二位皇帝,景延廣也因擁立之功,成為後晉朝廷的主政大臣。

景延廣

景延廣一走到後晉政治舞台的中心,就顯示出了他的憤青本色。

本來後晉向契丹稱臣,新皇繼位按理應向契丹上表奏告。

群臣都認為應該像石敬塘在位時一樣,稱臣上表。

但景延廣說不行,我堂堂中華上國怎麼能向異族外夷稱臣呢,按照老皇帝稱兒來算,新皇帝稱孫就可以了,決不能稱臣。

其實後晉的實力還不足以跟契丹叫板,何況當孫子也不見得比稱臣更光榮,但憤青頭腦一熱就任性胡為,根本不會理智分析實際情況。

後晉朝廷按景延廣的意見只給契丹去了一封信通報消息,連正式的奏表都沒上,契丹果然大怒,專門派使者來責問。

景延廣面對契丹使者,說了一段很牛逼的話:我們的先帝是你們北朝所立,稱臣可以,但現在的新皇帝卻是我們中原自己所立,作為鄰居稱孫就很照顧你們了,沒有稱臣的道理。

你們如果不服那就來打好了,我們現有十萬口橫磨劍,正等著你們呢,小心將來被打得落花流水,成為天下人的笑柄!契丹使者一聽這話,心知兩國翻臉已不可避免,為免將來景延廣抵賴否認,他故意說:您說這麼多,我恐怕回稟我主之時會有所遺漏,麻煩您寫在紙上吧。

景延廣這個二愣子不知是計,當即讓隨從將他說的話一五一十的寫下來交給契丹使者。

使者回去一匯報,契丹更加憤怒,第二年春便大舉入寇。

晉出帝石重貴帶著景延廣親征迎敵,晉軍先頭部隊被契丹軍圍困,遣使向景延廣求救。

然而景延廣這個熱血憤青卻突然慫了,說什麼也不肯派兵救援。

後來還是晉出帝看不過去,親自帶著軍隊前去把先頭部隊救了出來。

契丹士兵在兩軍陣前高呼:景延廣叫我來,怎麼不快快來戰?景延廣卻像個縮頭烏龜一般躲在後面一聲不吭。

虧得晉軍諸將領都拚死力戰,才把契丹軍隊打退,唯有景延廣從頭到尾沒有出戰一次。

從此以後,契丹屢次來犯,都是以景延廣的挑釁為藉口,搞得後晉國無寧日,疲於應付。

晉出帝是越想越不對,深深的感覺自己是被景延廣給坑了,於是將他貶出京城,到洛陽去做河南尹。

景延廣到了洛陽,當初面對契丹使者的豪言壯語都丟到九霄雲外了,整日意志消沉,只知飲酒作樂,搜刮錢財,不干一點正事。

晉出帝這時也很後悔和契丹鬧翻,派遣使者去向契丹稱臣求和。

然而為時已晚,契丹獅子大開口,除了要把景延廣等重臣交給契丹處置以外,還要割讓大片土地,才肯議和。

後晉到此時進退兩難,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打下去。

公元946年,後晉軍主力被契丹軍圍困,大將杜重威率軍投降,後晉此時已失去了任何翻盤的希望。

公元947年,契丹軍攻陷後晉首都汴梁,後晉君臣一股腦兒的做了俘虜。

契丹皇帝念念不忘景延廣這個罪魁禍首,特地派遣一支數千人的部隊去抓他,並且散布消息說:「不管景延廣南逃到吳國還是西逃到蜀國,也一定要把他抓回來」。

景延廣知道自己跑不掉,還妄想能死中求活,於是主動跑到契丹人那裡投降。

契丹皇帝痛斥景延廣:「兩國交戰,都是因為你!你的十萬橫磨劍如今在哪裡啊?」,並叫來當初那個使者與景延廣對質。

景延廣到了這時還百般抵賴,直到使者拿出記錄的文書,他才不得不服。

契丹皇帝叫人把景延廣鎖起來,準備帶回北方處置。

景延廣知道自己沒活路了,到了北方肯定還要受更多罪,於是在路上趁守衛不注意就自己把自己掐死了。

一位愛國憤青連死也這麼奇葩。

後晉本來就是靠契丹的扶持才能立國,周邊強敵環伺,政治根基不穩,本應臥薪嘗膽,忍辱負重,潛心發展國力,等到時機成熟,再與強敵一決雌雄。

但景延廣卻逞一時口舌之快,不顧後果主動挑釁契丹,戰爭爆發後又拿不出任何禦敵之策。

他自己是一死了之,可是後晉遭遇亡國之災,中原人民飽受戰火蹂躪,家破人亡不計其數,這都是景延廣這個憤青誤國造成的。

因此,有時候貌似正義凜然「愛國賊」的危害,比「賣國賊」還要大。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總結出「愛國賊」的三大特質:一是頭腦簡單,妄自尊大,看不起任何對手,整天叫囂著不服就打,從不理智的分析實際情況,不考慮事情的輕重緩急;二是任性胡為,眼高手低,說話做事根本不考慮後果,造成了損失也不會承擔責任,更缺乏妥善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是遇到困難,秒變慫包,喊口號比誰都響,實際中一遇到困難,立刻灰心喪氣膽小如鼠,沒有百折不回的堅韌,更沒有迎難而上的勇氣。

這樣的「愛國賊」如果只是在民間亂噴一氣還好,如果真正掌握了國家大權,就難免像景延廣一樣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後晉是這麼被契丹打敗的

今讀《新五代史 晉臣景延廣傳》。歐陽修對此人評價不高,感慨晉國之事,桑維翰成之,景延廣壞之。也就是說,後晉王朝,之所以能建立,桑維翰占了頭功——代價是割讓幽雲十六州,被罵;而景延廣把後晉給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