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認為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是真的誤解,是有其他原因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相信大家都熟知三國,而且那是小說,不是歷史,歷史上他倆並沒有什麼交集,周瑜功成名就時,諸葛亮剛剛出道,諸葛亮叱吒風雲時,周瑜早已仙逝,演義中所描寫的那些交鋒完全是杜撰的,甚至沒有任何史料能證明周瑜曾經跟諸葛亮見過面。

1、說周瑜被諸葛亮氣死純粹是羅貫中編撰的,當然也可以說是小說藝術加工的需要。

其實不要說歷史上周瑜這個人心胸寬廣,就是他不心胸寬廣,可以試想下,堂堂東吳的大都督,怎麼會跟一個剛出道的人一般見識呢,演義中所描寫的那些「借東風」、「草船借箭」都是沒有的事,赤壁之戰中諸葛亮發揮的作用是促成孫劉聯盟,然後就是劉備那邊管運輸糧草的,根本參與不到戰爭的決策。

至於後面的「三氣周瑜」就更是無稽之談了,諸葛亮當然不是沒有才華,但是當時還沒有顯露出來。

2、後來大家好像也覺得說諸葛亮氣死周瑜嚴重的歪曲了歷史,就經常有人說他倆是知音,既然諸葛亮和周瑜同樣強,年紀又差不多,那不是敵人就必然是知己了,其實這也忽視時間問題,雖然只相差幾歲,但周瑜出道比較早,十幾歲就跟著孫策東征北戰,27歲時已經是東吳的最高軍事統帥了,而諸葛亮27歲才出道,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的才華現露也是需要時間的,而周瑜又匆匆離世。

試想一個軍事大家,怎麼會跟一個面也沒怎麼見過,剛出道的人成知己呢。

周瑜不是沒有知己,只是那個人是孫策。

歷史上的周瑜和諸葛亮,基本沒有什麼關係,周瑜從沒有為難過諸葛亮,也沒有想勸降過他,甚至沒提起過他,周瑜曾給孫權上書說過劉備不是等閒之輩,加上又有關張二將,應該防範,其中提都沒有提過諸葛亮的事,可見他並沒有把諸葛亮作為什麼險要的人。

他們既不是對頭,也不是朋友,只是三國時期兩個輝煌期不同的軍事家。

周瑜的戰略智慧,周瑜的謀略,一是體現在赤壁戰前的分析,一是體現在他予孫權書里的取蜀之見。

赤壁戰前,周瑜的分析極為到位,極其犀利有眼光,赤壁之戰的勝利也說明了這一點。

周瑜的取蜀之見也極有眼光。

周瑜與孫策內結骨肉之親,外連君臣之義,多年征戰為東吳打下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孫策去世後,年輕的孫權即位,東吳人心浮動,周瑜帶兵來歸,雖然軍權在握,但他見眾人對孫權執禮甚慢,就帶頭行君臣禮,擁護孫權,穩定了孫權的地位。

後來更是為擴大東吳領土而甲不稍解四處奔波,最後因勞累傷病而死於出征途中,可見其對東吳至死不渝的忠誠。

可見歷史上真正的周瑜要比三國演義里的周瑜在品德與實力上強多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周瑜真的是因為胸襟狹小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周瑜是東漢末年著名人士。周瑜生於公元175年,卒於公元210年,享年36歲。周瑜是一位足智多謀的人才,屢次幫助孫策和孫權爭奪天下。在《三國志》中,對周瑜有詳細的記載,周瑜長相俊秀,又足智多謀擅通...

周瑜真的是因為胸襟狹小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周瑜是東漢末年著名人士。周瑜生於公元175年,卒於公元210年,享年36歲。周瑜是一位足智多謀的人才,屢次幫助孫策和孫權爭奪天下。在《三國志》中,對周瑜有詳細的記載,周瑜長相俊秀,又足智多謀擅通...

「既生瑜何生亮」背後的三國周瑜

【山色空濛無限美,百戰歸來再讀書】 作者:山色歸讀《三國演義》作為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戰爭見長,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

解析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周瑜是個怎樣的人

周瑜,表字是公瑾,我國古代三國時期著名的人物,是吳國的重要大臣。他武藝高強,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音律上頗有造詣,因而有人說「曲有誤,周郎顧」。不僅如此,他還是個俊美無儔的翩翩才子,而且他的妻子是...

歷史上真實的周瑜,諸葛亮可比不上這位大都督

三國是一個群雄爭霸的時代,也是個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說到三國,就不得不提周瑜,世人皆知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臨死前還說著「既生瑜何生亮」的話,可是這只是《三國演義》里周瑜的結局,並不是真實的歷史...

三國東吳英將之周瑜:絕非心胸狹窄之人

出身江東名門士族的周瑜,在孫策和他老爹孫堅起兵時,就加入了東吳集團,堪稱東吳元老級人物。孫策被暗殺後,全力輔佐其弟孫權,成為萬人之上一人之忽上忽下的重臣。能文能武的周瑜,在音樂方面還有極高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