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巷子竟然開啟了一個繁華朝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條小巷子出了兩位皇帝,這樣的福地得來沾沾光

這條曾走出兩位皇帝又被稱作「第一巷」的小巷子就是雙龍巷。

雙龍巷位於開封老城區的東北部,如今的解放路的東側,開封中醫院的北臨。

雙龍巷原本叫雞兒巷,也有史料稱作「壽昌坊」。

但因這條巷子走出了趙匡胤、趙匡義兩位皇帝而得名雙龍巷。

明代《如夢錄》記載:雙龍巷,宋太祖、太宗舊居之地。

故此巷被稱為雙龍巷。

傳說:唐末讀書人陳摶,隱居華山得道成仙。

有一天,陳摶下山雲遊,遇到一逃難漢子。

漢子肩挑兩籮筐,一頭坐一小孩。

陳摶一見笑得墜落驢下。

行人問他何故,陳摶說:我道天下無真主,一挑擔著兩盤龍!天下自此定矣。

他給了逃難漢子一些銀兩,叮囑他好好撫養倆孩子。

這漢子不久來到開封,舉目無親,只好在雞兒巷的破廟裡住下。

時值寒冬,夜裡倆孩子凍得哇哇直叫。

漢子生火為孩子取暖。

廟裡和尚夢見有火龍飛入廟內,驚醒後對漢子說,你的孩子是龍。

這位逃難漢子叫趙弘殷,倆男孩,大的名叫趙匡胤,小的叫趙光義。

趙匡胤成宋朝開國之君,他過世後弟弟趙光義繼位,也當了皇帝。

一條小巷走出了兩位真龍天子,成為「龍潛之地」,人們遂將「雞兒巷」更名為「雙龍巷」。

宋太宗趙匡義

因為一條巷子出了倆皇帝所以開封民間常將雙龍巷冠以「開封第一巷」,且這倆皇帝是大宋文明肇始者,所以當地學者就有講:千年大宋文明,開啟於這條小巷。

後人為了紀念小巷子出了倆皇帝在巷中立了兩尊龍頭石雕。

但是兩尊龍頭雕現存的僅剩雙龍巷西頭路北一民居外牆上一個了,另一個不知去向。

民國時期雙龍巷也曾是達官貴人、社會名流聚集地,但是現在的雙龍巷已失去了往日的顯赫地位,住戶也都是平民百姓。

好在政府已經規劃對雙龍巷進行改造、古蹟修繕,相信不久的將來雙龍巷又會恢復往日的繁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百川論道|趙匡胤

文 | 百川趙匡胤,史稱宋太祖,男,漢族,927年3月21日生,壽命50歲。屬相豬,星座白羊座, 河北涿州人。960年,他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定都開封。

開封雙龍巷的傳說

河南開封有個巷道叫雙龍巷,在宋朝出了兩個皇帝,被稱為雙龍巷。因小巷出了宋朝倆皇帝,後人在巷中立了兩尊龍頭石雕,以示紀念。這兩個龍頭,相傳是清代所塑。本來有兩個龍頭,另一個不知去向。現在只有一個龍...

千年大宋文明,開啟於這條小巷

提起巷子,很多人會自然地想到南京的烏衣巷、成都的寬窄巷子、蘇州的觀前街以及北京的八大胡同。在我國,巷子是常見的歷史存在。他是地域文化的獨特載體,是一個城市最直接的文化印記。所以,巷子雖小但卻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