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三國(十八)袁紹之敗(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官渡之戰是袁紹與曹操之間的一場較量。

一場戰爭的發動絕不是過家家耍兒戲,從統帥到士卒,從前線到後勤,從天氣到地形,從戰略到戰術,等等,牽扯到方方面面,一個環節出現變化,就有可能決定成敗。

如果說官渡之戰是一支戰曲,我們會發現這支曲子的前奏鋪墊得有點太長。

袁紹和曹操本是盟友,為何翻臉開戰了呢?

前面說了,劉備的種菜韜晦大計被曹操看破,為自保劉備主動請纓截擊袁術,曹操答應。

劉備趁機離開了曹操掌控,占據了徐州。

劉備擔心曹操報復,陳登獻計向袁紹求救,還找了個面子很大的人物去遊說,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經學家鄭玄鄭康成說情。

袁紹說:「劉備滅了我弟,照理不應救他,但是康成先生有命,不得不救。

其實袁紹和袁術兄弟倆關係並不好。

他倆都是袁逢的兒子,袁紹年長是兄,袁術年幼是弟,但是袁紹是庶出,袁術是嫡出。

袁術瞧不起袁紹,認為他是奴才所生,但是袁紹素質、人緣、水平比袁術好。

袁術就更嫉恨,兄弟倆幾乎反目。

所以前面袁術困境之時袁紹並未救他,反而向滅了袁術的劉備慷慨援手。

劉備之所以敢向袁紹求救,其實也是因為這一點。

該不該幫助劉備呢?袁紹召集手下商議。

袁紹手下有四個謀士。

謀士田豐沮授投反對票,審配曰郭圖投贊成票,結果是二比二,袁紹躊躕不決。

忽許攸、荀諶自外而入。

袁紹遂問這二人,二人齊聲說:「明公以眾克寡,以強攻弱,討漢賊以扶王室,起兵是也。

」袁紹說:「二人所見,正合我心。

」 郭圖又說:「明公大舉伐操,必須先寫一篇檄文,聲討曹操罪行,這樣名正言順。

」袁紹就讓書記陳琳草檄。

陳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文采出色,洋洋洒洒,提筆立就,檄文傳至許都,曹操正患頭風,臥病在床。

左右將檄文傳進,曹操一見,驚出了一身冷汗,不覺頭風頓愈,從床上一躍而起,問:「這檄文是誰寫的?」曹洪說:「聽說是陳琳。

」曹操笑道:「文才武略相輔相成才可以,陳琳文事雖佳,無乃袁紹武略不足。

」遂聚眾謀士商議迎敵。

孔融進言:「袁紹勢大,不可與戰,只可與和。

荀彧反對:「袁紹無用之人,何必議和?」

孔融列舉了袁紹優勢:1.地廣兵多;2.帳下文臣武將多。

荀彧一一反駁:

「紹兵多但不整齊。

幾個謀士各有缺點,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智,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

最主要的是這幾個人互相之間不相容,必生內變。

幾個武將顏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戰可擒。

剩下的都是碌碌等輩,縱有百萬,何足道哉!」

孔融默然。

這裡插一句,孔融自負才學出眾,這兩次表現卻很一般。

一次是推薦禰衡,結果禰衡被殺,再就是這一次出謀劃策,可以說是很沒眼光。

孔融曾回擊陳煒說的「小時了了大了未必」,說想必陳大人你小時一定了了吧,大家都贊孔融機智,現在看來陳煒之言應驗了,孔融真是那種「大了未必」的人,或者說,他這種人呆在書齋搞學問可能不錯,要行軍打仗出謀劃策實在非其所長。

曹操贊同荀彧。

於是排兵布陣,預備迎戰。

曹操親自引兵至黎陽。

兩軍隔八十里,各自深溝高壘,相持不戰。

自八月守至十月。

兩家做好了打仗的準備,卻在這裡相持兩月沒有動靜,難道是都打算打持久戰了?

再看袁紹這邊,氣勢洶洶興兵,為何忽然蔫吧了呢?果然如荀彧所料,幾個謀士之間勾心鬥角,互不相容。

「原來許攸不樂審配領兵,沮授又恨紹不用其謀,各不相和,不圖進取。

袁紹心懷疑惑,不思進兵。

曹操這邊從容布置,派臧霸守把青徐;于禁、李典屯兵河上;曹仁總督大軍,屯於官渡。

曹操親自領一支軍隊竟然回許都去了。

曹操大敵當前,為什麼忽然回許都去呢?

原來許都也攤上大事了。

話說漢獻帝劉協在董卓手裡衣食不濟,在曹操手裡到過了幾天吃飽飯的日子,生活滋潤了,劉協不免就有了想法,想擺脫曹操的控制,卻又沒有什麼可用的力量,兵無一員將無一個,只有幾個徒有忠心的舊臣:皇后之父伏完,國舅董承、侍郎王子服等寥寥幾個,劉協咬破指尖寫了一封血書,縫在衣帶之中,交給董承帶出去,又聯繫西涼馬騰,以及皇叔劉備等密謀除掉曹操。

曹操一番煮酒論英雄驚跑了劉備,馬騰也回到了西涼,剩下幾個人無計可施,卻又被董承家奴告密,曹操將董承等幾人全家老小處斬。

漢獻帝不明智的做法除了搭上了伏皇后及董貴妃的性命,連累了無辜的七百多條人命外,又沒有撼動曹操分毫。

若不是他這個傀儡還有點作用,就連自己的皇位都差點被廢。

曹操搞定了後方,轉過來對付前線。

曹操和郭嘉商議,決定先對付劉備,再對付袁紹。

程昱說:「要是打劉備袁紹乘虛來襲怎麼辦?」

曹操說:「劉備是人傑,若不趁現在勢弱拿下,等羽翼豐滿就難辦了。

袁紹倒不必擔憂,雖然強大,卻是優柔寡斷懷疑不決之人,不足為慮。

」 遂起二十萬大軍,分兵五路下徐州。

劉備趕緊向袁紹求救。

使者孫干來到袁紹處,卻見袁紹形容憔悴,衣冠不整,哭喪著臉說:「我將死矣!」驚問緣故,原來袁紹最喜愛的小兒子得了疥瘡,心神不定,拒絕發兵相救。

於是我們就看到這樣幾幅畫面:袁紹大興兵馬要戰,卻在和曹操相距八十里的地方停滯不前兩個多月;曹操一面出兵應對袁紹,一面還能好整以暇騰出手來對付後方亂局,一面還能分兵對付劉備;劉備勢單力薄向袁紹求救;袁紹卻為小兒子的疥瘡之事精神萎靡。

這場戰爭還沒有正式開打,勝負基本已定了。

陣勢拉開了,仗總是要打的。

曹操大兵壓境,劉備不敵,匹馬逃出徐州,投奔袁紹,張飛也逃散了,只有關羽護著劉備家小死守下邳,被曹操包圍,後來在張遼的勸說下,打著「降漢不降曹」的旗號,暫時託身於曹營。

再說劉備投奔到袁紹這邊,袁紹上一年八月起兵,直到來年春天才決定正式開戰,這已經差不多小半年過去了。

打仗不是過家家,尤其是幾十萬人的戰爭,人力物力等等耗資巨大。

袁紹雖說人多地廣,這麼耗著也不是個事啊。

真是家大業大經得起摔打嗎?看他前面對冀州牧韓馥的難看吃相,也說明他並不是有多經得起耗嘛。

雙方交戰,關羽為曹操出力,將袁紹這邊大將顏良文丑誅殺。

袁紹怒而欲斬劉備,劉備言寫信給關羽。

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遂掛印封金,離開曹操,尋找劉備,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直到古城遇到張飛,兄弟相會,得知劉備下落,關羽和孫干來冀州尋找劉備。

正好劉備在袁紹處混不下去了,想離開袁紹。

得知孫干送來的消息,思謀脫身之計。

簡雍出主意就說要到荊州說服劉表共破曹操。

袁紹一想劉備和劉表是本家,去遊說也很合適,就答應了,劉備遂離開袁紹,和關羽一起前赴古城,劉關張三人又匯合一處。

這幾次小打小鬧算是官渡之戰大餐前的開胃菜。

袁紹得知劉備脫身計策,大怒,欲發兵攻打劉備,郭圖勸阻說:「劉備不足慮,曹操才是勁敵。

劉表雖然占據荊州,也不夠強大。

江東孫策實力雄厚,可以和孫策結盟,共圖曹操。

」袁紹同意,派使者來會孫策。

不料孫策去世,孫權繼位。

曹操這邊得知孫策去世,欲趁機伐東吳。

侍御史張紘進諫:「趁人新喪,伐之不義,不如趁機交好。

」曹操同意,於是封孫權為將軍,兼領會稽太守。

袁紹使者陳震回去見袁紹說:「孫策已亡,孫權繼立。

曹操封孫權為將軍,結為外應。

」袁紹大怒,遂起冀、青、幽、並等處人馬七十餘萬,望官渡出發,復來攻取許昌。

官渡之戰正式拉開序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要是此人在的話,諸葛亮就算一根蔥!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人物。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於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

袁紹手下謀士武將雲集絲毫不弱於曹操

四大謀士:審配審配,字正南,以正直不得志於韓馥,袁紹領冀州,被委以腹心之任,並總幕府。河北平定,袁紹以審配、逢紀統軍事,配峙其強盛,力主與曹操決戰。官渡戰敗,審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譖見疑。袁紹病...

三國篇 第六十六講 南征之謀

各位看官,上一講我們講到,袁紹謀劃稱帝,因部下反對,沒有成功。曹操攻占河內,殺了依附袁紹的眭固。袁紹想要集結兵力,一舉消滅曹操。袁紹任命審配、逢紀主持軍事事務,田豐、荀諶、許攸為謀士,顏良、文丑...

官渡之戰-歷史上一個以弱勝強的經典案例

東漢末年,腐朽不堪的政權已經到了存亡之秋,黃巾起義更是沉重的打擊了封建王朝,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各地諸侯逐漸壯大自己的勢力,各地形成了軍閥割據的局面,當時的割據勢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紹、河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