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荒唐的一次戰役:潰兵嚇跑勝利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881年,黃巢率起義的農民軍攻占大唐王朝的首都長安。

雖然僅僅4年之後,黃巢就被唐朝請來的沙陀僱傭兵鎮壓,身死國滅。

但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已經徹底動搖了大唐王朝本就危如累卵的政局。

到公元907年唐朝滅亡時,各地節度使經過20餘年的爭霸戰爭,形成兩大霸權勢力。

一個是盤踞在河東也就是今山西大部分地區的後晉。

另一個是以宣武為核心,占據河南山東一帶的後梁王朝。

兩者成為五代初期最有可能問鼎中原的兩股勢力。

勇冠諸胡的鴉軍

威震中原 暴打契丹的沙陀人

晉國政權由沙陀部首領李克用建立。

沙陀是西突厥的別部,雖然本身只是一個規模不大的部落,但卻以驍勇善戰聞名。

在中唐時期,沙陀人就號稱勁勇冠諸胡。

被吐蕃人收為藩屬後,又因為馳射趫悍過之,常在吐蕃寇邊時作為前鋒。

可以說是唐末至五代初期,東亞地區最強悍的騎兵。

沙陀歸降唐朝內遷後,逐漸融入邊地社會。

在為唐朝充當僱傭兵的過程中,李克用因率部鎮壓黃巢,戰功冠絕諸軍。

戰後他被加封為河東節度使,由此成為太原附近的軍政一把手。

沙陀騎兵是傳統的東方式通用騎兵,可以同時擔任遠程和近戰任務。

所以不但騎射能力極強,在需要近戰時,他們也會手持長槍馳突入陣,在近戰中揮舞鐵錘,痛擊敵人。

即可原始 又能衝鋒的突厥騎兵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河東財力匱乏,晉國騎兵每人只有一匹戰馬,沒有備用馬匹。

因此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繼位後規定,遇敵之前騎兵不准乘馬,以此保存戰馬的體力,便於騎兵戰時馳騁。

入主漢地之後,李克用父子將漢族步兵和自己的遊牧騎兵混編,組建了一支兵種齊全的軍隊。

李克用在位時兼并從中唐起,就步兵冠諸軍的昭義鎮。

李存勖繼位後則借著後梁內亂,收復了強藩魏博。

前魏博節度使訓練的8000銀槍效節都也盡歸其帳下。

這支善使長槍的步兵,堪稱晉國最精銳的步兵部隊,在日後多次戰役中發揮力挽狂瀾的效果。

唐代的槍兵

後梁政權則由黃巢降將朱溫建立,以位於今天河南開封的宣武鎮為根據地。

其軍隊主要來源於收編的黃巢起義軍殘黨和兼并其他藩鎮後所得的唐軍。

相比胡漢混合的晉軍,梁軍可謂是相對傳統的中原軍隊。

雙方征戰30餘年,歷經兩代君主,強弱幾度逆轉。

到907年,朱溫滅唐建梁,勢力到達極盛。

李克用困居太原,已難以對抗朱溫。

怎料李克用死後,其子李存勖繼位,通過三垂岡、柏鄉等一系列戰役的勝利,逆轉了雙方的戰局。

之後他又兼并幽州、魏博等大藩鎮,已經獲得了戰略上的優勢。

但918年雙方爆發的一次大戰,又讓晉國的優勢再度消失。

這場戰役情節的跌宕起伏,不禁讓人感慨現實有時候真的比小說還荒誕。

後唐的軍隊更接近傳統的唐朝軍隊

戰前內訌

戰前的後唐與後晉對峙形式

後梁貞明四年(918)七月,晉王李存勖率大軍渡過黃河南下,後梁方面緊急派兵構築防線。

由於梁軍防守嚴密,晉國也不願承受強攻的損失,雙方在位於今天山東鄄城北的行台對峙,陷入江局。

這對於深入敵境的晉軍而言十分不利,為了能儘快引敵出動,李存勖曾親率騎兵前去挑戰,希望引出梁軍主力決戰。

結果誘敵的小部隊反被梁軍伏擊,李存勖誘敵不成,反被打的狼狽而逃。

正當李存勖進退兩難之際,戰局竟意外出現轉機。

當時梁方兩員大將賀瑰長於指揮步兵,謝彥章善於指揮騎兵。

兩者都是當世名將,但賀瑰嫉妒謝彥章的聲望,恐其地位將來在自己之上。

於是埋伏士兵,以私通敵國,養寇自重的罪名,將謝彥章和其麾下副審澄、溫裕斬殺。

此舉讓後梁騎兵軍中多有怨恨,還導致後梁失去軍中了能統帥3000以上騎兵的將領。

繼任的騎兵將軍王彥章之前並沒有統帥大規模騎兵的經驗,直接導致導致梁軍騎兵戰力銳減。

王彥章以勇猛著稱 卻沒有多少大規模指揮經驗

胡柳初戰

李存勖畫像

梁軍內亂之際,晉軍卻選擇趁機出奇兵,繞過梁軍正面防線,直插後梁都城。

賀瑰發現後迅速率領大軍尾隨,兩軍於胡柳陂相遇。

此時晉國大將周德威認為此地是梁人故鄉,梁人為了保衛家鄉必然士氣高漲,與之激戰恐難以取勝。

所以主張派出騎兵騷擾,使梁軍無法安營,待梁軍疲憊之後再進攻。

但李存勖卻認為此時正是決戰的好時機。

周德威苦諫無果後,無奈出戰。

戰前對自己兒子說:吾不知其死所矣!

以後人的眼光來看,李存勖正面強攻的策略並不能算錯。

如果僅以輕騎兵襲擾未必能動搖梁軍的陣線,一旦梁軍頂住少量輕騎的騷擾,安營紮寨,兩軍又要進入對峙狀態。

而晉國財力弱,又遠離本土,打持久戰後勤更為不利。

發揮自身的野戰優勢一舉擊敗對手不失為上策。

晉軍的布陣是由李存勖親率河東與魏博兩鎮的精銳居於陣中,左翼由周德威統帥來自幽州的軍隊,其他河北南部的藩鎮部隊則被布置在右翼。

唐代的騎兵 重步兵與弓箭手

戰役一開始,李存勖就親率精銳的沙陀騎兵和銀槍效節都衝擊梁軍騎兵。

軍心不穩、指揮混亂的梁軍騎兵很快就被擊潰,向西逃竄,大將賀瑰和王彥章都在激戰中被打得單騎逃亡。

沙陀騎兵在這輪激戰中,贏得十分輕鬆,幾乎沒有多少人員傷亡,便取得了勝利。

沙陀騎兵在初戰中大獲全勝

潰兵建奇功

剛剛被後晉吞併的幽州軍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

戰役進行到這一步,按照正常的邏輯,梁軍敗局已定。

接下來的劇本必然是失去騎兵支持的梁軍步兵在晉國步騎的夾擊之下土崩瓦解,片甲不留。

但現實很多時候比小說都還要荒唐,因為虛構尚需遵循一定的邏輯,而現實有時則無邏輯可言。

晉國西線的輜重部隊遠遠的看見潰敗中的梁軍騎兵,竟誤以為梁軍騎兵在朝己方衝擊,落荒而逃。

民夫的潰敗很快波及到了周德威統帥的幽州軍。

幽州地區是近幾年才被李存勖征服的,接任節度使的周德威為了鞏固晉國在幽州的統治,進行了血腥的清洗,導致當地軍隊士氣低落,士兵大多不願為晉國作戰。

此時看到民夫潰逃,不願死戰的幽州軍以為己方戰敗,紛紛轉頭就跑。

節度使周德威控制不住潰兵,反而意外死於亂軍之中。

按《冊府元龜》記載,此戰幽州兵約占晉軍總數的三分之一,幽州軍的潰敗迅速蔓延全軍,很快晉軍便全線潰敗。

作為主帥的李存勖也只能指揮身邊的5000步兵,固守一片土丘自保了。

不過由於梁軍騎兵和主帥都已經逃離戰場,所以梁軍步兵稍加追擊後,便占據一座土山休整了。

不得不說這樣的情節發展,任何小說作者都想不到也不敢寫。

靠一波逃兵嚇退敵軍,逆轉戰局,放在小說里讀者早就大呼作者開掛了,但現實偏偏就是比小說還不講理。

五代軍事貴族形象

銀槍步兵的反攻

後梁浮雕上的武士

若是梁軍就此獲勝,此戰恐怕就要以其意外性名垂青史了,可惜梁軍靠好運取得的優勢,在晉軍絕對實力的面前並沒能長久。

當天中午一度潰敗的晉軍就重新集結。

重組之後的晉軍相比戰前兵力少了很多,大將李嗣源和其麾下萬餘部隊倉皇中直接逃過了黃河。

幽州節度使周德威與其子死於亂軍之中,幽州軍無人指揮重組。

加上其他未歸隊的軍隊,此時晉軍兵力已處於劣勢。

初戰失利對士氣的打擊,和士兵奔波半日的體力消耗,晉軍本該無再戰之力。

但晉軍依然選擇向占據地利的梁軍發動強攻。

李存勖親率沙陀騎兵和銀槍步兵向梁軍衝鋒,一舉將土丘上的梁軍擊退。

被驅逐到了山下的梁軍雖然一度重整陣型,但很快在晉軍步騎相繼、居高臨下的攻勢下土崩瓦解,死者接近三萬,約占總兵力的三分之二。

胡柳坡之戰再次說明了重騎兵與重步兵的重要性

胡柳坡之戰是晉梁爭霸中,具有轉折意義的一次主力決戰。

勝負天平的大起大落充滿了偶然和荒唐,雖然戰鬥力更強的晉軍在極其不利的情況下,依然靠更強的軍隊硬實力奪取了勝利。

但這場勝利對於晉國來說卻也是一場災難。

晉軍因為初戰的大潰敗,很多士兵逃亡後未能歸隊,加上潰敗中的損失和強攻土山付出的傷亡,兵力損失也在三分之二左右,與梁國相當。

相比地大人多的梁國,此戰晉國雖勝尤敗,之後數年都難以發動大規模攻勢。

雙方再度回到拉鋸對峙當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周德威的軍功都有哪些?周德威打過哪些仗

中國五代名將。字鎮遠,小字陽五,朔州馬邑(今山西朔縣)人。勇而多謀,久在雲中(今山西大同),諳知邊事。唐乾寧中,隨晉王李克用攻王行瑜,以功由鐵林軍使升檢校左僕射、衙內指揮使。周德威軍功赫赫周德威...

後梁(16):南下河南,李存勖的三個機會

上篇說到晉國大敗契丹,咱們這篇接著說。後梁貞明三年(公元917年)11月初1,這一天是冬至,北方的冬天很冷,冷到士兵們沒有心思站崗放哨。在大帳內吃完餃子的李存勖借著熱乎勁出去溜達一圈,他發現了一...

後梁(16):南下河南,李存勖的三個機會

上篇說到晉國大敗契丹,咱們這篇接著說。後梁貞明三年(公元917年)11月初1,這一天是冬至,北方的冬天很冷,冷到士兵們沒有心思站崗放哨。在大帳內吃完餃子的李存勖借著熱乎勁出去溜達一圈,他發現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