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奪權時,跟隨曹操起家的舊部為什麼不幫助曹氏維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曹叡當皇帝的時候,司馬懿可以說是一個功勞非常強大,為人處事十分低調的人。

但是不管司馬懿怎樣低調、怎樣謙和,他畢竟不姓曹,也不姓夏侯,曹叡並不是不信任司馬懿,他只是更加信任宗室。

尤其是曹芳年幼的情況下,即便出現君權旁落的情況,曹叡也寧願它旁落到宗室大臣手中,而不是姓司馬的人手中。

更何況,曹叡還記得曹植的上疏和高堂隆臨死前的遺書以及祖父曹操那句「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所以曹叡死前,立曹芳為太子,並列出了顧命大臣的人選:燕王曹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

這五個人,大將軍曹宇是曹叡的皇叔,而且和曹叡關係極好,曹爽是曹真的兒子,曹肇是曹休的兒子,夏侯獻是夏侯淵的孫子,而秦朗雖然不是宗室,卻是曹操的養子,也跟宗室差不多。

很明顯,這份名單沒有司馬懿的份兒。

全是他們家親戚。

曹宇擔任大將軍的第一天便奏請曹叡下詔不許司馬懿進入洛陽城。

這一想法跟曹叡不謀而合,洛陽城裡有五個權力即將超過司馬懿的人,卻沒有一個人比司馬懿能力更強,功勞更大。

這種時候放司馬懿進城,簡直是引狼入室。

於是曹叡一道詔書,就把司馬懿趕回了長安。

這個時候的司馬懿跟鹹魚真的沒有什麼區別了。

但是,鹹魚也會有翻身的時候。

不管是曹叡還是五大輔政大臣都沒有想到,他們忽略了一個細節,一個致命的細節——確切地說是兩個人:劉放和孫資。

這兩人是曹魏老牌秘書。

早在魏國建國初期,兩人就同時擔任了曹丕的秘書郎,後來這兩人同時轉為左右丞。

黃初初年,秘書被改成了中書,於是劉放被任命為中書監,而孫資被任命為中書令,各加給事中。

曹叡即位後,這兩人的地位愈加尊崇。

這兩人跟司馬懿的關係很不錯,司馬懿從不拉幫結派,但他知道什麼人該接近什麼人不該接近,而身為領導秘書的劉放、孫資二人正是他結交名單上的第一名。

相反,宗室大佬們就不怎麼待見劉放、孫資二人,尤其是夏侯獻、曹肇和秦朗根本看不起劉、孫二人,相互關係鬧得特別僵。

所以劉放、孫資也一直把司馬懿當作自己人,而宗室親族則是外人中的外人。

在他們心底,是最希望司馬懿能夠成為輔政大臣的。

必須把這些膏粱子弟搞下去,把「自己人」司馬懿搞上來! 劉放、孫資作為機要秘書大部分時候都陪伴在曹叡身邊,但是大將軍曹宇等人也死守著曹叡,一步都不肯離開。

最後,曹叡病重,兩人讓曹宇趕緊去叫人,然後放一邊抹眼淚一邊啟奏道:「陛下百年之後,打算把天下託付給誰?」 曹叡雖然快死了,但腦子還很靈光,立刻知道二人想說什麼,不耐煩地一口堵回去:「不是說了,讓燕王輔政嗎?」 劉放沒有在意曹叡的語氣,他早就打好了腹稿,乘此機會開始慷慨陳詞:「陛下難道忘了先帝『藩王不得輔政』的遺詔了嗎?」 這句話對曹叡毫無殺傷力,在曹叡看來「藩王不得輔政」這道遺詔本身就沒什麼道理。

當然,劉放還沒說完:「陛下您知道嗎,您剛得病那會兒,曹肇、秦朗就調笑、戲弄您的愛妃們。

而燕王在城南屯兵,不讓大臣覲見陛下,這根本是豎刁、趙高這類權奸才會幹的事情啊!」

這句話殺傷力就大了。

自己還沒死,曹肇、秦朗就調戲自己的老婆們,曹宇就打算獨攬朝綱,這簡直與謀反無異! 曹叡聽得心頭火起,劉放正好上綱上線添油加醋:「如今皇太子年幼,國家卻面臨內憂外患的境地,陛下不做長遠打算,卻因為一己私恩把祖宗基業託付給這麼幾個平庸之人,臣下恐怕社稷危險啊!」 劉放這番話又說到曹叡心裡了,還揭開了曹叡最大的疙瘩。

曹叡何嘗不知道五位輔政大臣才能平庸,根本不是安邦定國的賢才。

他只是希望這五人能看在宗親的分上竭力保存曹家社稷。

但是從劉放的描述來看,這五人非但才能不足以安定社稷,就算是品行也極度不佳,一旦自己晏駕,這些人難保不成為權奸。

既然如此,何不換成才能卓越、品性也說得過去的異姓大臣呢?

想到這裡,曹叡心裡已經隱隱有了人選,但他還是問劉放、孫資:「那你們覺得誰比較合適呢?」

劉放想都不想就提出了一個人選,出乎意料的是,那個人居然是曹爽。

曹爽瞬間嚇了一大跳,從劉放開口說話的時候他就一直在觀察曹叡的臉色,沒多久他已經得出了結論:曹宇、曹肇、夏侯獻和秦朗的輔政大臣地位恐怕要保不住了。

可是自己呢?自己和劉放、孫資關係還不錯,這兩人或許不會跟自己為難吧? 曹爽在猶豫,到底投向哪一邊?沒想到劉放卻主動來拉攏自己了。

曹爽腦子亂成一團麻,頓時汗流浹背,一句話都說不上來。

劉放急了,狠狠踩了曹爽一腳,曹爽突然像被扎了一針一樣躥起來,順勢一把跪倒:「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確定一個人選後,劉放又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輔政大臣的第二個人選——司馬懿。

這一招,劉放在肚子已經推演了無數次,他相信不會有任何問題。

首先推出曹爽是為了讓曹叡放心,然後推出司馬懿是為了輔助曹爽,環環相扣,嚴絲合縫。

曹爽才幹太差,正好需要司馬懿這個能人輔佐,而司馬懿這個外姓大臣受曹爽制約,也掀不起多大風浪。

最重要的是,曹叡相信以司馬懿的性格,他對權力的威脅恐怕並不會比曹宇、曹肇這些人更大。

果然,曹叡當場就同意了。

鹹魚翻生了。

魏明帝曹叡晏駕變成了鹹魚,時年三十五歲。

同一天,齊王曹芳即位,司馬懿被提升為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並且與曹爽各自統領禁軍三千人,共執朝政,而且還被授予可以乘坐小車直接入殿的特權。

這是司馬懿第二次擔任輔政大臣。

這時候,離司馬懿被調離中央前往地方軍區任職已經過去十年了。

十年之後,司馬懿再次回到權力中樞,這時候,他已經是四朝老臣,兩任託孤輔政大臣,曹魏軍界頭號人物,手下嫡系將領遍布魏國各大軍區。

曹魏軍政兩界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和司馬懿相抗衡。

除了曹爽。

史載曹爽此人,在曹氏宗親中以低調謙和而著稱,從來沒有太大的野心。

而且曹爽在曹魏政壇的根基十分薄弱,根本就沒有自己的嫡系黨羽,名義上他地位比司馬懿高,但實際上,他根本沒有意願、也沒有信心跟司馬懿分庭抗禮。

所以剛剛當上輔政大臣的那段歲月,曹爽像敬重自己的父親一樣敬重德高望重的司馬懿,大小政務都要拿去跟司馬懿商量,聽取一下這位老前輩的意見,然後才小心翼翼地去施行。

人一旦掌權,是會變的。

曹爽也不例外。

曹爽剛剛當權,一個政治團體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主動依附在曹爽周圍,後來大權獨攬的「曹爽集團」被迅速建立起來。

集團的核心是六個人:何晏、鄧颺、丁謐、李勝、畢軌、桓范。

此時此刻的司馬懿,對於曹氏王朝大體上還是忠誠的。

但以司馬懿的性格,不可能不考慮自身和家族的命運。

曹爽又不失時機地下來一劑猛藥。

先奪人事權,再奪軍權,曹爽集團咄咄逼人。

司馬懿冷眼旁觀,稱病不出。

解除了司馬懿的行政權後,曹爽開始在行政機構中安排自己的人馬。

曹爽把自己的頭號謀主何晏安排到了吏部尚書的職位上,然後,鄧颺、丁謐也分別被安進了尚書台,再加上曹爽自己擔任錄尚書事,整個曹魏中央行政體系成了曹爽的一言堂。

至於畢軌和李勝二人,在丁謐的謀劃中將出任手握實權的地方長官與曹爽內外呼應:畢軌擔任司隸校尉,李勝擔任河南尹。

奪走司馬懿錄尚書事的實權後沒幾天,曹爽再次借天子之手下詔:命曹羲出任中領軍,統領禁軍;族弟夏侯玄出任中護軍,牢牢控制了禁軍人事任免權,而四大營中最精銳的武衛營則交給了另一個弟弟曹訓。

同時曹爽還把自己的其他弟弟全部以侍從的身份打發進宮廷,一時間,宮廷簡直成了曹爽家的後院。

何晏等人懷著各種目的大張旗鼓地依附在曹爽周圍,曹爽卻忘了一個最基本的政治原則:當你把小部分人劃入圈子之內,你就等於把大部分人踢出圈子之外了。

那些圈子之外的人會變成另一個圈子,而那個圈子的核心便是司馬懿。

曹爽機關算盡,卻幫司馬懿作了嫁衣。

當曹爽集團占據了魏國政壇大部分機要位置,一個蘿蔔一個坑,有新人上馬就有舊人下馬,那些被擠對下來的舊人便成了司馬懿集團最堅實的骨幹力量。

在這幫人中,司馬懿最為倚重的是曹魏的頂級謀臣蔣濟。

比起另一位頂級謀臣劉曄,蔣濟在知人料事方面稍微欠缺了一點,但在奇謀詭策上又超越了劉曄。

但他和劉曄有個共同點:高智商、低情商。

所以他跟曹爽集團幾位核心人物的關係都處得不怎麼樣,尤其是畢軌,因為北伐軻比能的事情被蔣濟彈劾得很慘,如今畢軌鹹魚翻身,很不給蔣濟好臉色看。

相反,司馬懿卻一直刻意地保持著跟蔣濟的良好關係。

司馬懿知道,當務之急不是在朝堂上和曹爽奪權,而是在曹爽最薄弱的環節鞏固自己的權力。

這個環節就是軍權。

這才是司馬懿的命脈,絕不容曹爽染指!

拜老朋友孫權所賜,司馬懿很快就找到了鞏固軍權的機會。

趁魏國大喪之際出兵打秋風一直是東吳的保留節目,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一優良傳統一直沒丟。

曹叡剛死,孫權就蠢蠢欲動,各項戰爭準備工作輕車熟路地開動起來。

確實,曹爽集團的軟肋就是軍權,他手裡沒有能帶兵的嫡系人馬,連個懂兵的人都沒幾個! 沒辦法,那就讓司馬懿帶兵吧。

曹爽無奈地簽署了調兵的詔令

戰爭過程比司馬懿預料得更加簡單,幾個回合東吳就被打跑了。

此時此刻,曹爽已經極度焦躁不安了,他不打算忍下去了,決定跟司馬懿來個硬碰硬。

他要把手直接伸進各大戰區和中央軍,直接伸進司馬懿的勢力範圍。

「司馬懿打東吳,我們就打西蜀……不過首先,我需要先接過雍涼戰區的指揮權。

幾天後,曹爽上疏,推舉中護軍夏侯玄督雍、涼二州軍事,接過了雍涼兵團的指揮權。

不過指揮權是一回事,控制權又是另一回事。

正始五年年初,曹爽上疏曹芳,請求親自率兵討伐蜀國——說是上疏,其實是自說自話,不過在批准自己之前,他偷眼打量著司馬懿,等待這個老傢伙的反應。

司馬懿認定曹爽伐蜀必敗。

諸葛亮死後蜀國進攻能力嚴重退化,但是諸葛亮遺留下的防禦體系還在,蔣琬、費禕、姜維、王平這些老將還在,更重要的是,秦嶺天險還在。

沙場老將曹真尚且鎩羽而歸,更不用說對用兵一無所知的曹爽、夏侯玄以及什麼鄧颺、李勝了。

諸葛亮之後,蜀國確實無可挽回地衰弱了,當時的漢中守軍只有區區三萬人。

在曹爽的六萬大軍(號稱十萬)面前似乎不堪一擊。

但是結果卻如司馬懿所料,經歷一番血戰,曹爽扔下無數牛馬、軍械和糧草後,大軍撤回了關中。

曹爽一敗塗地,比他老爹曹真還丟人敗興。

這件事情讓曹爽明白一個道理:玩軍事,他真的不是那塊料。

玩軍事不行,曹爽決定玩政治,正始八年四月,丁謐找到曹爽,又獻上了一條詭計:把郭太后遷回永寧宮。

這個消息讓修養功夫極好的司馬懿都忍不住跳腳罵娘。

如果說之前司馬懿的所有忍讓都有息事寧人的因素,那麼從這一天起,司馬懿已經做好了反擊的準備。

如果說之前司馬懿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保護手中的權力,那麼從這一天起,司馬懿已經做好了奪權的準備。

積蓄了整整八年的憤怒即將噴薄而出,曹爽和他的謀士們即將體驗到,什麼才是真正頂級水平的政治鬥爭:果決、殘酷而血腥。

正始九年除夕,司馬師帶回一個消息:少帝曹芳將於次年正月初六祭拜高平陵,曹爽、曹羲、曹訓三人同行! 機會就這樣來了,在司馬懿的授意之下,司馬師已經偷偷募集了死士三千人,平時藏身在洛陽城的民居內,只要一聲號令就能迅速集結。

這就是司馬懿奪權的主力。

可惜的是,從正始八年開始,曹氏三兄弟很少集體活動,曹爽每次外出都會在洛陽留下至少一個兄弟,這讓司馬懿根本找不到出手的機會。

所以,司馬懿只能耐心地等待著。

而如今,曹爽不知道哪根神經沒轉過彎,居然和兩個弟弟同時前往高平陵,還帶走了曹爽集團的大部分骨幹,洛陽城一瞬間就空虛了。

這就是司馬懿等待已久的機遇!

司馬懿跳下床,叫來了次子司馬昭,把自己的全部謀劃告訴了他,讓他準備準備,正月初六就動手。

一切按計劃展開。

司馬師首先衝出府邸,他要去皇城大校場集合全部死士。

半個時辰後,死士集合完畢,司馬懿帶上司馬昭直奔皇城,接過了這支部隊的指揮權。

司馬懿立刻下達了第一道命令:分出一部分死士前去攻占皇城武庫——萬一要跟曹爽幹仗,精良的武器裝備必不可少。

然後,司馬懿命令司馬師駐守宮城大門,防止洛陽禁軍反撲,司馬昭前往永寧宮「保護」太后,而他自己帶著剩餘的死士一路衝進皇宮,召集群臣。

當人到得差不多的時候,司馬懿宣布「曹爽兄弟無禮犯上,廢除一切職務」。

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讓魏國群臣一時無法接受,雖然曹爽很不得人心,但司馬懿這一手也太突然了,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中,默默權衡著自己的選擇。

無論在什麼時候,站隊伍都是個要命的問題。

這時候,司馬懿這些年來籠絡人心的成果終於展現出來。

首先跳出來表示支持的是太尉蔣濟。

緊接著,尚書令司馬孚也明確表示了和司馬懿穿一條褲子的決心。

那些早早趕來的大臣中有很多都被司馬懿暗中籠絡過,既然蔣濟都帶頭了,於是,大家紛紛表示擁戴司馬太傅的英明決定。

獲得大臣們的認可後,司馬懿帶領群臣前往永寧宮,向郭太后報告此事。

政治鬥爭跟軍事鬥爭不一樣,除了拳頭硬,政治立場正確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所以他必須取得太后的認可,讓自己的行動合法化。

郭太后知道,自己即便反對也沒什麼意義了,只得承認了司馬懿之前叛亂行動的合法性,並授權司馬懿成立一個「專案組」,查處曹爽集團的不臣不法行為。

司馬懿的第一步已經成功了。

在一上午的時間裡,司馬懿先聚兵,再奪門,取得大臣支持,獲得太后懿旨,每一步都走得有條不紊、嚴絲合縫。

政治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赤裸裸的軍事問題。

曹氏兄弟在洛陽城中還留有許多中下級軍官和數量可觀的軍隊。

但這些大兵群龍無首,只需要一個有足夠權威的人領導,就能立刻轉化為司馬懿的武裝力量。

司馬懿想到了兩個人選:高柔代理大將軍一職,接管曹爽所部軍馬;桓范代理中領軍一職,接替曹訓所部兵馬。

司馬懿也犯了一個不該犯的錯誤,就是相信了偽裝得很好的兩面派恆范,司馬懿靜靜等待曹爽的反應,可就在這時候,一個司馬懿始料未及的突發情況幾乎打亂了司馬懿所有的部署: 桓范離開洛陽城,直奔曹爽而去!

理素質極強的司馬懿立刻恢復了果決,命令老臣王觀取代桓范前去收編中領軍直屬營,同時下令全軍戒備,隨時準備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見到曹爽,桓范也顧不得客套,立刻呈上醞釀多時的計策:「天子車杖在此,大將軍打算如何利用?」 曹爽想了片刻,壓低聲音道:「天子年幼權弱,能有何用?」 桓范一跺腳:「大將軍糊塗!天子才是唯一的求生之道!」 「司馬公所倚仗的乃是太后懿旨。

但太后懿旨和天子聖旨,哪個分量重?」 曹爽心說「分量都不重」,但話沒出口又咽了回去:「然則先生何以教我?」 「護送天子車駕至許昌,號召天下勤王,與司馬太傅武力決戰!」(以天子詣許昌,徵四方以自輔)桓范斬釘截鐵地說。

說完,桓范滿懷期待地望著曹爽,曹爽卻陷入了沉默, 廢材就是廢材。

曹爽的沉默讓桓范的心沉入谷底,他又轉向了邊上的曹羲:「事情都這麼明顯了,難道你們還不明白嗎?你平日裡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你們曹家的門戶就要倒了!」。

曹羲也不說話,裝死。

曹羲的心思跟他老哥一樣,都捨不得豁出命來跟司馬懿魚死網破,在他們的幻想中,最壞的情況不過是認栽,把大權還給司馬懿。

留一條命在,曹家的人還愁沒有一口飯吃嗎? 可憐曹氏兄弟跟司馬懿鬥了這麼多年,卻一點都不了解司馬懿。

桓范看到一臉死相的曹氏兄弟,心頭的絕望越來越濃,聲音幾乎都撕心裂肺了:「從這裡到許昌不過半天的路程,到了許昌就能招募一支像樣的軍隊,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軍糧,不過我已經把大司農的印綬帶來了,調集糧食完全不成問題啊!」

說完,桓范死死拉住了曹爽的衣袖,要曹爽立刻表態。

曹爽覺得再裝死下去也不是個事兒,於是提了個折中方案:「要不先派人探探太傅的口風?如果太傅決心趕盡殺絕,我等再從長計議不遲。

」 桓范聽了摘下佩劍一把扔到地上:「自尋死路,大勢去矣!」

司馬懿摸准了曹爽的心思,接二連三送來招降書,桓范急得火燒火燎,磨破了嘴皮子勸說曹爽。

曹爽卻一直搖著頭,說:「司馬公只不過是想奪權罷了,我交出權柄,保留爵位,至少還能做個富家翁。

桓范聽到這句話,癱倒在地上,號啕大哭:「你父親曹真是個英雄,怎麼生下你們這些蠢牛一樣的兒子!因為你們,害我橫遭滅族之禍啊!」(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何圖今日坐汝等族滅矣!)

可惜桓范聰明了一輩子,卻在最後關頭押錯了籌碼,他又能怪誰? 正始十年正月初七清晨,曹爽終於扔下佩劍,舉手投降。

投降的結果是曹爽和他的兄弟們,身為曹氏宗族,世代蒙受皇恩,還親手接過先帝的遺詔,卻包藏禍心,跟何晏、鄧颺、張當等人圖謀造反。

和同謀桓范等一起判處大逆不道罪。

這樣的判決,意味著曹爽集團骨幹被全部誅三族,數百顆人頭轉眼之間就將滾滾落地。

正始十年正月下旬,曹爽、曹羲、曹訓、何晏、鄧颺、李勝、畢軌、桓范…以及他們的全家三族被盡數斬首。

三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涉及範圍最廣、最驚心動魄的權力鬥爭以最血腥的方式落下帷幕。

隨著曹爽覆滅,司馬家族權傾朝野,司馬懿下一個目標是夏侯家族,此時夏侯家族最大的當權派是征西將軍,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的夏侯玄。

夏侯玄也是曹爽一手提拔起來的,但身為夏侯家族的頂樑柱,夏侯玄只能算曹爽的盟友而不是黨羽,而且手握重兵,因此逃過了年初的大清算。

當然,逃得了初一逃不過十五,司馬懿大權在握,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夏侯玄的兵權擼掉。

這事兒並不難辦,夏侯玄在雍涼軍區本來就沒有根基,伐蜀大敗之後更加灰頭土臉。

司馬懿一紙調令,夏侯玄就乖乖滾回洛陽,轉任大鴻臚,成了一名外交官,然後又改任負責宗廟祭祀的太常,名義上是九卿之首、地位尊崇,但說白了就是職業神棍。

接下來,司馬懿讓郭淮收拾夏侯玄的叔叔夏侯霸,夏侯霸無奈之下叛逃蜀國,對於這個消息,司馬懿一點都不在乎。

夏侯霸是死是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夏侯家族在軍界的勢力已經被肅清了。

司馬懿幹掉最後一個曹家的人是當時曹魏軍界的頭號人物大司空、都督揚州諸軍事的王凌。

王凌是美人計的設計者王允的侄子,和所有職業軍人一樣,王凌性格粗魯,但是愛憎分明,對於曹氏家族忠心耿耿。

可惜的是,王凌剛搭上楚王曹彪這面大旗,還沒拉起造反大旗來,就被一個叫楊康心腹出賣了。

嘉平三年五月初二,司馬懿親自率領大軍走水路南下征討王凌。

出兵之前,司馬懿先是以天子名義發了一封詔書,把王凌罵了一頓,無非是以下犯上,不聽號令,實在無禮一類的話,並沒有涉及謀反大罪。

赦令的最後話鋒一轉,又宣布赦免這一系列罪名。

然後又以私人身份給王凌寫了一封信,告訴王凌說天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王師已經開到你家門口了,但是我呢打算網開一面,你自己看著辦吧。

結果王凌又鑽到了司馬懿的套子裡面去。

活活被逼自殺而死。

王凌死後,一場大清洗立刻橫掃揚、豫二州。

司馬懿要的並不只是殺戮,而是殺戮所帶來的震懾。

他的震懾立竿見影,曹魏政壇再次陷入恐懼中,惶惶不可終日的大臣們急不可待地向司馬家族表忠。

然後,司馬懿又開始料理皇室宗親。

楚王曹彪立刻被揪出來,人證物證俱全,無話可說。

一個月後,楚王曹彪被賜死,他的家族子女全部貶為庶民,遷徙到平原郡軟禁起來。

有了這個契機,司馬懿上奏朝廷:將所有宗室親王全部遷到鄴城嚴加監管,嚴禁這些親王與外界人士擅自聯繫,連親王之間都不能相互來往。

曹芳准奏。

司馬懿又任命自己的第五子司馬伷為寧朔將軍,專門負責監管這些親王。

這些血統高貴的皇室貴胄,一夜間淪為階下囚。

曹氏家族的力量已經被徹底剪除了。

來源:悟空問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魏那些窩囊皇帝(2)悲慘世界終於降臨

公元239年(景初三年),魏明帝曹睿去世,太子曹芳繼位。少主年幼,曹睿在臨終前委託曹爽、司馬懿輔政,一段腥風血雨的旅程即將開始。八歲的曹芳暫時還不能有什麼大作為,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裡,曹姓舞台的...

協助司馬懿篡奪最高權力的人到底有哪些?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司馬懿在曹魏第三位皇帝曹芳的時代,發動了一次軍事政變,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件。在這次政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