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唐宰相獻三州土地投降契丹,兩國調兵遣將,大戰一觸即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上篇說到,後唐明宗李嗣源成功策反契丹幽州節度使盧文進,盧文進率領軍民10多萬人納土歸降。
契丹遭到立國以來的最大挫敗,太宗耶律堯骨因國內政治風雲變幻,無力發動軍事報復,只能將仇恨埋於心間,以俟來日。
盧文進歸唐的當月,堯骨派遣使者到後唐,攜帶正式的國書求取碑石:斂葬阿保機的「太祖陵」竣工在即,陵前缺少一塊旌表太祖功德的石碑。
按照皇家儀制,石碑尺寸相當巨大,契丹境內尋覓不到符合規範的巨石,所以請唐國襄助。
明宗愉快地接受了契丹客人的請求。
11月,第二批契丹使團30多人又來到東都,進一步表達和平的願望,得到了明宗的善意回應。
他對近臣說:「各自安守邊境,使人民得以從戰亂中解脫,是朕的夙願。
既然契丹人也願意息兵休戰,朕怎能拒絕?」
明宗指定飛勝軍指揮使安念德回訪契丹,特地向契丹太后述律平獻上瓔珞刺繡被褥,以示敬意。
第二年正月,雙方使節再次互訪,互贈國禮。
一系列的外交活動,似乎表明兩國關係趨於正常化,走上了睦鄰友好的康莊大道。
契丹太宗堯骨即位的第三年,國內局勢基本緩和。
堯骨開始頻密地檢閱部隊,查校軍籍。
正月里,他突然晉封一位漢人「乾哥哥」為守中書令(代理宰相)、興國軍節度使。
這位「乾哥哥」就是王郁,神冊六年叛逃至此,誇說鎮州的「燕姬趙女擠破門楣」,令阿保機心癢難撓,急不可耐地奔赴鎮州,還當場將王郁收為義子(可參見契丹往事3《遼太祖不聽述律皇后的勸諫,收下乾兒子卻失去了親兒子!》)。
王郁已在契丹政壇沉寂了三年之久,自平滅渤海國後,並無尺寸之功,此時擢升他是何用意?
兩個月後,答案揭曉:後唐義武軍節度使、兼中書令(宰相)王都派遣密使謁見耶律堯骨,獻上全境(定州、易州、祁州)土地、軍民,歸附契丹。
請堯骨儘快派人接收並給予必要援助。
明宗李嗣源不是暗中把盧文進給「統戰」過去了嗎?你做初一,怨不得我做十五,玩陰的,耶律堯骨也會!
原來是為了酬答「誘降」大功,堯骨哪能無緣無故地升賞王郁呢?王都那時已經被王郁忽悠「瘸」了!
王都和王郁都是前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的兒子,王郁是親生的,王都是認養的。
王郁是李克用的女婿,王都是李存勖的親家(他的女兒嫁給了李存勖的長子亦即李克用的長孫)。
他倆既是「兄弟」,也是平輩姻親。
說是忽悠,也不盡然。
王家兩兄弟關係有好幾層,不過並不親近,客觀地說還是冤家!
他倆都想接老爹王處直的班。
王郁占著「親生」的優勢,本來沒王都什麼事,奈何王郁常年不在老爹跟前。
節度使一職是王處直從侄子王郜那搶來的。
王郜被逼逃走時順手抄走了堂弟王郁,一同投靠李克用,王郁還成了李克用的乘龍快婿。
後來,王處直命人傳信叫王郁叛變,去請阿保機來攻打李存勖,事成就讓王郁接班。
王都一看不是事,立馬「反水」把王處直廢了,搬來李存勖應付阿保機,還把女兒嫁給了李存勖的長子李繼岌。
從此,王都坐穩了義武軍節度使的位置。
莊宗李存勖一朝,王都備受恩遇。
可是明宗一上位,他女婿李繼岌被迫自殺,王都就添了塊心病。
王都囚禁義父,篡位自立,明宗也鄙薄他的為人。
多年以來,義武軍轄區內的賦稅從不上繳中央,所有地方官吏全是王都私人任命。
明宗朝的樞密使(副宰相兼國防部長)安重誨認為此風不可長,逐漸加以規範。
為防範契丹入侵,朝廷調集戍卒前往幽州,多次穿越義武軍轄區。
幾件事並舉,王都越來越不安。
他暗地勾搭鄰近的幾鎮節度使,想結盟對抗中央,別人都不搭理他。
成德節度使王建立和歸德節度使王晏球忒不地道,還把這事捅給了朝廷,眼看明宗就要著手解決義武軍問題了!
堯骨登極後,契丹人都不記得阿保機還有個 「乾兒子」,王郁也慘得快混不下去了!
形勢比人強啊!王氏兄弟懷著不同的目的,捐棄前嫌,終於走到了一起!
明宗詔諭王都懸崖勒馬,王都一意孤行。
王都的義武軍和盧文進的平州不同。
平州在契丹南疆,與後唐接壤,從地理角度看,盧文進降唐對兩國均勢影響不大;義武軍地處後唐腹心,離北都太原咫尺之遙。
如果叛逃成功,契丹獲得如此形勝飛地,後唐必定寢食難安!
4月,王都被撤除所有本、兼職務。
朝廷任命歸德節度使王晏球擔任平叛總指揮,率橫海節度使安審通、鄭州防禦使張虔釗,徵發各地兵馬開往義武軍討伐王都。
睿智如耶律堯骨,自然也知曉利害,他調奚族猛將禿餒率一萬多契丹鐵騎火急接應王都。
兩國新君即位後的首場大戰,一觸即發!
契丹往事 21
延伸閱讀:契丹往事 20《遼太宗遣使赴後唐報喪,唐明宗輟朝哀悼,兩國邦交乍暖還寒!》
契丹往事 19 《她是契丹王朝初期最有權勢的女人,扶助建國開基,冊立第二代帝王》
契丹往事 18《他藏書萬卷,雅擅丹青,妻子卻不能忍受他的暴虐,削髮為尼!》
販史者每日更新,感謝各位讀者大大關注,期盼留言指教!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參考書目: 脫脫等 《遼史.太宗本紀》 歐陽修《新五代史.四夷附錄》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後晉高祖石敬瑭:後晉皇朝第一人
石敬瑭,生於唐景福元年(892年),卒干後晉天福七年(942年),太原沙陀族人,五代時後晉王朝的建立者,即後晉高祖,936年至942年在位。石敬瑭年輕時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
盤點五代時期的8大猛將,鐵槍王彥章排第三,有一人與項羽齊名
五代十國時期,是唐朝之後的一個大動亂時期,長期的繁鎮割據,彼此間的征伐,讓中原實力大為衰減,這也是為何後來的遼國和金國能如此囂張的欺虐中原王朝的主要原因;但是在那個動亂時期,誕生出的名將猛將也是...
史上唯一的伶人天子李存勖竟是死於乳漿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對於政權更迭的五代來說,任何一個政權在源遠的歷史長河裡,就如曇花一現般,很快就消逝在歲月里。在五代十國後期,周世宗柴榮胸懷大志,決心統一中國,當然他也有這個實力。但周世宗之...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十朝元老
在古代,能歷經三朝已經不錯了,四朝真是難得,五朝就是開掛了,要說十朝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啊。在歷史上呢,還真有一位十朝元老。後世史學家出於忠君觀念,對他非常不齒,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更斥其...
五代四大常勝猛將:一位六百破五十萬,後一位天下無敵秒殺前三將
五代時期猛將如雲,其中有四位常勝將軍值得點讚。這四位常勝將軍,從來沒打過敗仗,一位生擒契丹七百酋長,一位屢擒敵軍主將,一位六百騎大破五十萬軍,第一位天下無敵,秒殺前三將。 王晏球(871—932...
「五代十國」 十大名將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是中國歷史上的又一段大分裂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
五代人物剪影|歷史書上的耶律阿保機竟多次敗於李存勖之手
【五代人物剪影系列之十:李存勖三箭定天下(其七)】李存勖的父親李克用離世之時,曾留給他三支箭,一支射燕,一支射梁,還有一支射向的就是契丹。作為具有軍事天才人設的李存勖,相當徹底地完成了前面兩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