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四大常勝猛將:一位六百破五十萬,後一位天下無敵秒殺前三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五代時期猛將如雲,其中有四位常勝將軍值得點讚。

這四位常勝將軍,從來沒打過敗仗,一位生擒契丹七百酋長,一位屢擒敵軍主將,一位六百騎大破五十萬軍,第一位天下無敵,秒殺前三將。

王晏球(871—932)。

後唐名將,一生從無敗績。

初隸宣武軍朱溫帳下,沉勇有謀略,屢立戰功。

後降後唐,賜姓名李紹虔,並與霍彥威攻契丹以捍衛北疆。

李嗣源稱帝後,王晏球被拜為歸德節度使。

天成三年(928年)四月,義武節度使王都反於定州叛亂,王晏球大敗之,又大敗契丹首領惕隱,抓獲其下七百多位酋長。

定州防守堅固,不能急攻。

偏將朱弘昭、張虔釗造謠說王晏球不敢攻城。

李嗣源得知後,命他加緊攻城。

王晏球提出久圍之策,李嗣源答應。

結果定州城中糧草盡絕,王都部下馬讓能開城門出降,王都及親族自焚。

王晏球因功授天平軍節度使,不久,改平盧軍節度使,並加兼中書令,六十二歲死於青州。

周德威,生卒不詳,後唐名將,勇猛而多謀,長得人高馬大,麵皮黝黑,喜歡親自出馬交鋒,親身搏鬥,非常驍勇,曾先後生擒朱梁陳章和幽州單延珪等勇將,又生擒朱溫部將朱友寧、氏叔琮斬首。

開平二年(908年),周德威又生擒黃角鷹、方骨侖等梁將。

後梁開平四年(910年),周德威於高邑大敗梁軍,斬首兩萬多。

後梁乾化二年(912年),周德威率兵大戰燕將單延珪率領的一萬精甲兵。

生擒單延珪,斬首3000級。

後梁貞明四年(918年),周德威率3萬助李存勖攻大梁,李存勖不聽周德威勸告,率軍與梁將王彥章正面交鋒,梁兵攻擊李存勖輜重部隊,士卒大亂,湧入周德威軍中,沖亂隊形。

結果,周德威捲入混戰,最終力竭戰死胡柳坡。

李存勖的一個失誤,損失一員大將,痛心疾首,悔恨不已。

後追封周德威為太師,後唐明宗時加封太尉,配享莊宗廟,後晉高祖追封為燕王。

符存審(862—924),後唐名將,一生未嘗敗績。

原名存,字德祥,因被李克用收為義子並賜國姓,為李克用「十三太保」之一。

符存審歷經百戰,未嘗敗績,曾經多次與後梁交戰並擊破朱溫、驅逐北漠契丹。

符存審作戰甚是勇猛,「冒刃死戰,血流盈袖」,曾生擒汾州李瑭。

天佑九年(912年),符存審率600騎大破朱溫率領的五十萬軍,嚇得朱溫大病一場。

天佑十二年(915年),率騎兵二千擊退劉鄩一萬軍。

天佑十四年(917年),符存審以五千騎擊退契丹三十萬大軍,俘獲敵軍上萬人。

後又與梁軍激戰,大小百餘戰,未見敗績。

符存審不但有勇,而且有謀,「緩師示弱」之計用得最為精妙,200騎擊退數萬梁軍。

後來,符存審年老多病,卻一直鎮守北疆。

符存審病重時,想回京就醫,郭崇韜嫉其功勞大,把奏章全部駁回。

結果,符存審想臨死見皇帝一面的願望都沒有實現。

符存審死後,莊宗後悔不已,廢朝三日,追贈尚書令,天成年間配饗莊宗廟廷,追封秦王。

李存孝(858―894年)。

五代第一猛將,原名安敬思,武藝非凡,勇猛過人。

傳說少年就打死老虎,故稱「打虎李存孝」。

晉王李克用在代北擴大地盤時,遇到安敬思,因其勇武有力,且還是孤兒,便將他留在帳下,收為義子,稱十三太保。

史書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

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天下無敵,與西楚霸王項羽齊名,被譽為「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在後人評說中更有「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

李存孝最為有名的是手下5百人的飛虎軍,多次同他並肩作戰,取得了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令對手聞風喪膽,名揚天下,所以李存孝又有「飛虎將軍」之稱。

李存孝的勇力,可以秒殺前三將,因為李存孝與李克用反目時,符存審不敢伸手。

周德威和王晏球都歲數小,更加不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