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古尋蹤臥龍崗》:寂寞唯有讀書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寂寞唯有讀書台
文/李遠
南陽是一個誕生奇蹟的地方,一座城市竟有兩處古代名人讀書台,極為罕見。
一個是位於石橋鎮張衡墓旁的張衡讀書台,曾造就出張衡「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一個是位於臥龍崗上的澹寧讀書台,曾經孕育出一代賢相諸葛亮。
X
進入臥龍崗大門往右拐行,但見一壠土崗橫臥,崗嶺林立茂盛,鬱鬱蔥蔥,頓生神秘之感。
拾階而上,穿過由中國書協名譽主席張海題寫的讀書台指道牌坊,繼續前行,一座建築掩映於叢林之中,單檐歇山頂,四角挑梁各系一風鐸,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前築月台,門額上「澹寧讀書台」,書體筆力峻拔,古拙蒼勁,為1939年曾任河南省建設廳廳長龔浩所題。
門額兩側懸掛清代南陽著名書法家張允文題寫的楹聯:「讀書以篤行君子之德,彈琴而詠歌先王之風。
」裡面供奉有諸葛塑像一尊,室內壁嵌有龔浩書《澹寧讀書亭記》《抗戰紀念碑》《蔣百里先生紀念碑》等五通碑刻,以及張軫題「奮乎百世信為雄,爭與名山傳不朽」石刻對聯。
「青石小徑通幽深,兩排柏樹隔世塵。
躬耕於彼讀於此,閱盡眾人待佳人」。
看看讀書台門前光滑的青石,以及林間樹上眼花繚亂的紅綢,就知古往今來,有多少讀書人到此膜拜,緬懷諸葛先賢遺風。
澹寧讀書台環境幽靜,視野開
闊,由此西望武侯祠,亭台樓殿掩映於叢林樹石潭水之間,與夕陽餘輝相映,風景如畫,使人流連忘返。
明代文學家陳洪謨有詩讚曰:「半畝青松巢水鶴,一簾斜日貫晴虹。
」澹寧讀書台是諸葛亮躬耕南陽十年間靜心讀書、努力修業的地方,諸葛亮滿腹經綸的才華和經邦濟世的才能,都和這個讀書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當遊人駐足停留在這個滿是松柏的高崗上,腦海中浮現的不是劉備求賢若渴的三顧茅廬,也不是三國時期的叱吒風雲,而是諸葛亮那穿越千年的高歌長嘯和那青燈黃卷的朝吟晚誦,沒有這些,就沒有後來的「功蓋三分國」,也沒有名垂千古的《出師表》。
東漢南陽作為光武帝劉秀髮跡之地,被稱為南都、帝鄉,顯赫的政治地位和經濟繁榮,讓南陽成為文化昌盛和薈萃之地。
自古以來,南陽就是一個瀰漫書香的熱土,余香裊裊浸潤南陽盆地千餘年,人才輩出群星閃耀。
而當年顛沛流離、內心彷徨而胸儲大志的諸葛亮,希望能夠知曉天下,閱讀到當時最先進的思想書籍,他需要一個自食其力的安身之地,需要一個晴耕雨讀的理想場所,而南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圍,深深吸引了諸葛亮深邃的目光,南陽似乎與之前世有約,也向他張開了寬厚熱情的臂膀。
諸葛亮曾在《誡子書》中寫道:「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在他看來,一個人只有通過勤奮讀書學習擁有廣博才幹,方可實現自己的理想。
諸葛亮十年躬耕生涯,是潛心苦讀的十年,也是心靜絕塵的十年,他的心寂寞而孤獨,而讀書則成了諸葛亮宣洩情感的最佳渠道,與其說南陽成就了諸葛亮,不如說讀書成就了諸葛亮。
平日勞作之餘,諸葛亮端坐高崗之上,手捧史書儒學典籍,日復一年,沉醉其中,崗坡上茂密的樹林,似乎見證了諸葛亮勤奮的身影;臥龍潭水的微微涼風,曾經吹起諸葛亮凌亂的衣襟。
如今漫步於讀書台前,望著諸葛亮塑像手不釋卷的樣子,不僅讓人肅然起敬!而那種閱讀的優雅姿態,早已穿越千年,成為經典和永恆。
諸葛亮的成長離不開南陽,離不開讀書,更得益於他獨特的讀書方法。
羅貫中《三國演義》介紹諸葛亮時說:「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
此四人務於精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
」「務於精純」是以徐元直為代表的大多數人治學和思維方法。
而諸葛亮卻跳出了這個條框和定勢,博覽群書卻「觀其大略」,這就是他的獨特和過人之處。
這也是諸葛亮說「公等仕進可至刺史、郡守」,而他「常自比管仲、樂毅,其才不可量也」的原因,言語之中充滿著自信和霸氣,而後來諸葛亮的預言也成為現實。
宋代著名理學家、思想家朱熹《觀書有感》有言:「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意為讀書要細心品讀活學活用,說的極富哲理,也耐人尋味。
在《三國演義》「舌戰群儒」中,關於讀書目的和用途,諸葛亮曾有深刻高論震驚四座:「儒有君子小人之別。
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
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不知道這些高深莫測的理論,是不是出自諸葛亮之口?但諸葛亮未出茅廬已三分天下的宏偉設想,卓越超群的軍事才能和深有成效的治蜀本領,哪一條不是諸葛亮學以致用「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涉及當時」的最好證明?
龍崗之上躬耕時,寂寞唯有讀書台。
諸葛亮何以從一介布衣
陋室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圍觀諸葛廬
唐·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今河南南陽),西...
諸葛亮身上竟然藏著個大謎團
前些時,有學者考證稱《三國演義》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不靠譜,其描述中地理方位非常混亂:關羽從許昌去河北投奔劉備,本可以直接向北前往鹽津或者滑縣,渡過黃河進入冀州。羅貫中卻讓他莫名其妙地向...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的地方,如今人潮湧動,已不再是當時的隱居
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個典故便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當時的諸葛亮住在那兒?現在這個地方是否還存在?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曾提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