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易主的劉備 為何沒被罵成「三姓家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是「三姓家奴」呢,還是宏雅有信義的「劉皇叔」呢,群眾的眼睛自然雪亮雪亮的!

1

三姓家奴,是《三國演義》中張飛譏諷呂布的外號。

所謂「三姓家奴」就是說,呂布本姓呂,後來卻投靠了丁原和董卓,並且曾經拜丁原、董卓為義父。

在漢末三國的混亂時期,為了活命,為了求得更大的利益,轉換門庭,乃是很常見的事情。

比如後世化身為「武神」的關羽也曾投靠在曹操麾下,可為何單單呂布得到這頂高帽呢?

呂布這個人,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上的事跡是:「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甚見親待。

」然後,就是「董卓誘布殺原而並其兵。

《三國演義》里說描繪的比較詳細,說董卓送給了呂布一匹赤兔馬。

為了一匹馬,就把老闆給殺了。

在這之後呢?「董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甚愛信之。

稍遷至中郎將,封都亭侯。

」董卓很愛呂布嘛。

為了報答「乾爹」,「布守中閣,而私與傅婢情通。

」嗯,送給董卓爸爸一頂綠帽子。

這一段,被羅貫中描繪成了王允用美女貂蟬離間了董卓和呂布,其實正史中貂蟬並不存在。

終於,呂布覺得自己做人有點不地道,倒不是想洗心革面,而是擔心董卓找他麻煩——「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於是和王允談心,恰好王允和士孫瑞密謀要殺卓爸,趁機就和呂布說了。

一開始,呂布還扭扭捏捏:「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

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乃於門刺殺卓。

後來,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還攻長安,呂布戰敗,逃去南陽,「乃將數百騎,以卓頭系馬鞍」。

看到這裡,你以為呂布也很愛董卓的嘛,逃跑了還要帶著董卓爸爸的腦袋。

這樣想就錯了,南陽是什麼地方,袁術的地盤。

袁術和袁紹是兄弟,袁紹當年在洛陽的時候得罪了董卓,半夜逃出京城,但四世三公的袁家在京城的親戚都被董卓滅族了。

所以,董卓是袁家人的宿敵。

呂布往南陽跑,肯定是想好投靠袁術了,見面禮怎麼能少,人都殺了,還要拿爸爸的腦袋當政治資本。

2

到了南陽,袁術對呂布非常好。

當年董卓滅了袁隗滿門,呂布覺得自己砍了卓爸的腦袋還掛在馬鞍上一路帶到南陽,對袁氏有恩,於是在南陽非常囂張跋扈:「遂恣兵鈔掠。

大大方方地當起了強盜,袁術因此非常憎惡呂布。

所以,呂布在南陽也混不下去了,跑到河內投奔張楊,結果「楊帳下諸將皆欲圖之」,又投奔袁紹,結果「遣壯士送布而陰使殺之」。

呂布東逃西竄,最終在張邈處歇腳,並在張邈陳宮等的合謀下,乘虛占了曹操的濮陽,做了兗州牧。

曹操聽說了,立馬回軍和呂布交戰,沒兩年,就將兗州悉數收復,呂布戰敗,這次東奔下邳,投靠劉備。

後來,劉備引軍在淮上和袁術相拒時,袁術寫信勾引呂布說:當年你幫我殺了董卓,我很是感激的!後來你在兗州打了曹操,我也非常快樂!這次你要是再幫我殺了劉備,我袁術雖然是個蠢材,但是願為你出生入死!現在有二十萬斛米,先送給將軍,事成之後,可不止這些哦。

呂布看到信,居然十分高興,想也不想,二話不說,帶兵就襲擊了下邳,虜獲了劉備的妻兒。

呂布雖然把事辦成了,但袁術答應的二十萬斛米卻遲遲不到帳,恰好劉備敗走海西,飢困不堪,實在是走投無路了,忍辱向呂布請降。

呂布正生著術爸的氣,就又劉備和好,將他迎回徐州,讓他屯居小沛,自己居徐州。

再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曹操殺過來了,結果也是意料當中的,呂布被擒。

《三國演義》中,在白門樓上,曹操先後殺了呂布的部將高順和參謀陳宮,輪到呂布了。

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

布今已服矣。

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

」死到臨頭了,呂布還想認曹操作「乾爹」。

結果,曹操問劉備:「何如?」

劉備也是明眼人,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

3

對這樣一個反覆無信的小人,張飛罵他「三姓家奴」一點都不過分。

可是,同樣「十易其主」的劉備,為何沒人罵他是「n姓家奴」呢?

劉備一生曾經投靠過多少人呢?挑出名的來說,先後追隨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孫權等人。

在這些依附或合作中,劉備一直是個說一套做一套的人,他總是在保護人的背後搞小動作,甚至反叛,與呂布的行為實在有相似之處。

劉備在曹操門下時,曹操「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但劉備還是要密謀害死曹操。

《三國演義》中說漢獻帝血書衣帶詔,詔令國舅董承聯合忠臣共同誅殺曹操,董承就找到了劉備。

雖說《三國演義》「七分史實三分虛構」,但這事還有點兒靠譜,正史有載:「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劉備)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

會見使,未發。

事覺,承等皆伏誅。

所以,這件事的實質一場由漢獻帝主導的政變,結果失敗了而已,這就跟呂布害死董卓的動機不同。

呂布投張楊,張楊帳下諸將想捉他送給李傕,只好灰溜溜地跑了;投袁紹,袁紹煩他居功自傲,想殺他,又灰溜溜跑了。

劉備就不同了,密謀殺害曹操不成,就投奔袁紹去,「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

」再後來,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吃緊,劉備投奔劉表,「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

為什麼這樣危險的人卻屢屢能夠為人所接納?有一個故事能說明劉備的為人。

劉備早年做平原相的時候,有個叫劉平的人是劉備仇人,不齒在劉備的管轄之下,因此劉平請人去刺殺劉備。

結果這個刺客到劉備府上自稱是來拜訪的客人,受到劉備的親切接待,殷勤備至,最後刺客不忍心殺劉備,把實情告訴了他。

劉備每次投靠別人都差不多是落荒而逃,光杆司令一個,但曹操、袁紹、劉表還是接納他,那麼就只有一個理由了——劉備的社會口碑好,刻意親近他顯示自己能跟大賢人做好朋友。

儘管劉備的內心深處是「奸詐」的,但他的名聲是他的無形武器,勝過千軍萬馬。

袁紹很早就對劉備有過評價,說他 「宏雅有信義」。

這樣的人,怎麼會有人罵他三姓家奴呢。

4

生於治世,越有道德的人越吃香;生於亂世,越不講道理的人越占便宜。

曹操是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治世之中,他也就會做個能臣,但是亂世之中,他就是獨霸一方的奸雄。

劉備恰恰相反,他在亂世中試圖講道德、講道理,這顯然不如曹操的霸道來得直接和有效。

諸葛亮幾次勸他圖謀劉表的荊州,他就是不忍心。

劉備唯一的歷史污點,可能就是入益州那回的居心叵測。

唯獨入益州這一次,劉備是真急了,他已經年過半百了,在荊州的時候就曾嘆自己「髀里肉生」,他實在是耗不起了。

但完事之後,他也沒殺劉璋。

劉備可不是大聖人,他是真狡猾,是真有城府,但他也是真喜歡當好人。

和呂布不一樣,劉備一直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一直用著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去爭取。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聰明的讀者也許大概已經猜出我要講的是什麼。

我講的三國系列,大致上都在影射萬科股權之爭的事情的。

這周,寶能的微信公眾號爆出一篇聲討萬科高層的文章,而後秒刪。

我粗略看了文章,內容就呵呵呵了,但他所說的那個人,是「三姓家奴」呢,還是宏雅有信義的「劉皇叔」呢,群眾的眼睛自然雪亮雪亮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呂布一個不講信用的人,難以成功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在三國時代一出場,就叱吒風雲,論單打獨鬥無人能敵,腳跨赤兔馬,更是威風凜凜。但呂布此人卻毫無信義,反覆無常,決定了他一生顛沛流離。三國時代,最看不起呂布的人,是快人快語的...

他是三國名將,卻一生坎坷,張飛一語道破玄機

在《三國演義》的前半部中,呂布是個重要的配角。他的特點非常鮮明。首先是武功高強。《三國演義》成書後,數百年來民間一直對小說中武將的武力進行排行,呂布都毫無爭議名列榜首,是小說中武力最強者。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