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後期一小將,單槍匹馬,七進七出敵軍陣營,人稱小趙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早期的三國,名將輩出,魏蜀吳都有叫得上名號,且被後世熟知的名將。

但名將們也抵不過時間的消耗,或戰死,或病死等。

逐漸到了三國後期,名將凋零殆盡,一個個消失在歷史的舞台上。

到了三國後期魏末晉初,一員小將橫空出世,為三國後期增添了不少色彩,他就是文鴦。

文鴦,並不比三國早期的名將遜色。

本名文俶,字次騫,小名阿鴦,世稱文鴦。

文鴦早年在曹魏做官。

嘉平六年(255年),大將軍司馬師廢魏帝曹芳。

時任鎮東大將軍的毌丘儉和揚州刺史文欽等被司馬師的不臣舉動激怒,決定起兵勤王。

第二年,文鴦隨父親文欽與毌丘儉在淮南起兵,討伐執政的司馬師。

司馬師暗中領軍從汝陽來到樂嘉,令文欽和毋丘儉大為驚慌,驚愕的不知怎麼應對。

當時年僅十八歲的文鴦向父親獻策,說:「趁敵人還未站穩腳步,現在襲擊,一定可以大敗敵軍。

」文欽聽從文鴦計策,分兵兩路,趁夜夾擊司馬師。

文鴦在歷史上第一次精彩的表演開始了。

十八歲的文鴦先率兵到達司馬師寨前,讓士兵擊鼓喧鬧,大叫司馬師的名字,司馬師全軍震動。

司馬師眼睛受過傷,醫生曾勸他不適合遠征,因這是重要一戰,司馬師決定抱病出征。

文鴦突然來攻,司馬師大為驚慌,帶傷的眼珠從眼眶中迸出,疼痛難忍。

司馬師怕動搖軍心,咬著被頭堅忍疼痛,被頭都被咬爛了。

文鴦率兵鼓譟了一夜,文欽仍沒來會合。

天明後,文鴦見魏軍兵馬強大,只好撤退。

據《晉書》記載,文鴦走後,當時已經眼球爆出、血流遍地的司馬師命令眾將追趕,諸將問:「文欽父子驍勇,並沒有受到挫敗,必定不會善罷干休。

」司馬師說:「一鼓作氣,再而衰。

文鴦鼓譟,卻沒有得到回應,他們氣勢已經受挫,不走也不行!」

這時的文欽要率軍回壽春,文鴦認為一定要挫一挫司馬師軍士氣,便帶領驍騎十餘人一同殺入司馬師軍中。

文鴦所向披靡,然後才引兵離去。

接著司馬師派左長史司馬班率驍將八千趕到,文鴦又單槍匹馬沖入數千騎兵陣中,轉眼間便殺傷百餘人,進出六七次,司馬班的追騎不敢靠近文鴦。

文鴦才十八歲,便有如此勇氣和武力,難怪有人稱他為小趙雲。

最後,文欽還是兵敗,文鴦隨父投奔吳國。

魏國鎮東大將軍諸葛誕在壽春起兵反司馬昭,吳國命令文欽父子及全端、唐咨等人去壽春支援諸葛誕。

但諸葛誕卻殺了文欽,文鴦和弟弟只好向司馬昭投降。

西晉代魏後,文鴦仍在晉朝為官,任平虜護軍。

泰始六年(270年),是文鴦名震天下的一年。

這一年,禿髮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在河西舉兵反晉,先後擊殺胡烈、蘇愉、牽弘、楊欣等封疆大吏,晉武帝司馬炎為此寢食難安。

文鴦臨危受命,率領涼、秦、雍州三州的軍力大破禿髮樹機能,令胡人部落二十萬人歸降,從此名聞天下。

後來文鴦被任命為東夷校尉、假節,他正要上任時,向司馬炎告辭,司馬炎不喜歡文鴦,竟用別的名義把文鴦免官了。

司馬炎駕崩後,晉惠帝司馬衷即位。

當時,皇后賈南風發動政變。

東安王司馬繇是諸葛誕的外孫,一直對當年文鴦背叛諸葛誕,致使諸葛誕兵敗身亡而被屠滅三族的事心懷怨恨。

在政變後,諸葛誕誣告文鴦與楊駿一同謀反,文鴦因而遇害,被屠滅三族。

他死時,年五十五歲。

文鴦之勇能與張飛並提,有詩讚曰:「昔日當陽喝斷橋,張飛從此顯英豪。

樂嘉城內應無敵,又見文鴦膽氣高。

」而在毛本(毛綸、毛宗崗)當中,贊詩前兩句的人物被改為了趙雲,「長坂當年獨拒曹,子龍從此顯英豪。

樂嘉城內爭鋒處,又見文鴦膽氣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此人若不被冤殺,中華民族將免受一場浩劫

公元291年的洛陽,一個心灰意冷的中年人抬頭看了看劊子手手中的屠刀,又回頭看了看自己的三族親人。然後他無奈的閉上了眼睛,引頸就戮。這個被夷滅三族的人便是有後三國第一猛將之稱的文鴦。他的死,使西晉...

後三國之逆天猛將文鴦

後三國之逆天猛將文鴦文俶(wénchù),字次騫(cìqiān)(238?-291),小名阿鴦,世稱文鴦,譙郡人(治今安徽亳州)。魏末晉初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