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璋果敢剛烈,率部擒獲關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編對於三國十二虎臣的描寫也逐漸進入尾聲,潘璋是小編要寫的第十一位將領。

在小編寫十二虎臣的過程中,依靠個人生平,根據每個人的經歷重疊對比,慢慢了解了孫策時期和孫權時期的東吳軍事動向。

東吳在孫策單飛之後,主要軍事任務是東征三郡,平定山越,西征黃祖,討伐本勢力南部和西部的山賊。

孫權時期主要的軍事任務為繼續平定山越,剿滅今湖北等地的山賊,烏林拒守長江,北抵濡須口,南郡爭奪戰,西征關羽,夷陵之戰,截江御曹丕等。

而東吳的各位將領都在不同戰爭中發光發熱,將點點光輝匯聚成三國時期戰爭史的完整篇章。

閒話少敘,我們還用老方法來看看江東十二虎臣之一的潘璋。

一:年幼市井,威懾賊寇

潘璋字文珪,東郡發乾人也。

孫權為陽羨長,始往隨權。

性博盪嗜酒,居貧,好賒酤,債家至門,輒言後豪富相還。

權奇愛之,因使召募,得百餘人,遂以為將。

討山賊有功,署別部司馬。

後為吳大巿刺奸,盜賊斷絕,由是知名,遷豫章西安長。

劉表在荊州,民數被寇,自璋在事,寇不入境。

比縣建昌起為賊亂,轉領建昌,加武猛校尉,討治惡民,旬月盡平,召合遺散,得八百人,將還建業。

潘璋字文珪,是東郡發乾人。

孫權十五歲的時候就作了陽羨長,那時候潘璋就跟隨孫權一起南征北戰。

潘璋早年時家裡非常貧困,但是他卻嗜酒,經常欠下酒錢沒有能力償還,經常被店家追到自己家裡催債,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潘璋都會表示以後富貴了一定會還,要是只根據以上的描寫,我們可以猜到三國歷史上估計又多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人了。

但是潘璋卻面臨了人生的一大轉機,他被人看上了,而且還是被孫權看中的。

小編也實在搞不懂孫權看上的是他的遊俠放蕩,還是心有大志

,總之,他被孫權看上了,從此走向了自己的仕途。

孫權招募潘璋以後,給了他一百多親兵,潘璋搖身一變也成為了將領。

老套路,孫權先派他討伐山賊,討賊有功後封為別部司馬。

後來又在城市中擔任城市刺奸,將所管轄城市治安治理的非常好,盜賊幾乎絕跡,因此而出名,不久後又升為豫章西安長。

當時劉表剛剛控制荊州時,西安縣經常受到賊寇的干擾,自從潘璋治理之後,賊寇都望風而逃。

沒過多久建昌又興起賊亂,於是潘璋又去鎮守建昌,升為武猛校尉,鞏固治安,懲治惡民,不到幾個月盡皆掃平,潘璋還召集了散勇,又獲得了八百士兵,平定一方後回到了建業。

潘璋

二:斬逃兵,減損失

合肥之役,張遼奄至,諸將不備,陳武鬥死,宋謙、徐盛皆披走,璋身次在後,便馳進,橫馬斬謙、盛兵走者二人,兵皆還戰。

權甚壯之,拜偏將軍,遂領百校,屯半州。

合肥之戰爆發時,張遼突襲孫權的故事廣為人知,孫權軍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吳將陳武戰死。

宋謙和徐盛軍隊紛紛後退,而潘璋所部在其後面。

在後退之時,吳軍呈現了潰敗的局面,為了減少損失,儘可能的給孫權贏得逃跑時間,潘璋於是斬殺了潰散部隊的兩個士兵,眾士兵看到逃跑是死,殺敵也是死,但是殺敵死後家人可能會受到優待,於是重整旗鼓,抵禦張遼。

戰後孫權大加讚賞了潘璋,升為偏將軍,於是又增加百校,駐軍屯在了半州。

三:部下擒關羽,夷陵立戰功

權征關羽,璋與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

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

權即分宜都巫、秭歸二縣為固陵郡,拜璋為太守、振威將軍,封溧陽侯。

甘寧卒,又並其軍。

劉備出夷陵,璋與陸遜并力拒之,璋部下斬備護軍馮習等,所殺傷甚眾,拜平北將軍、襄陽太守。

馬忠

孫權征討關羽的時候,潘璋和朱然被任命斷掉關羽逃亡西蜀的退路,在臨沮和夾石之間的地方遇到了關羽的敗軍。

潘璋的部下馬忠擒獲了關羽,並且將關平和趙累等人一併抓獲。

孫權便將都巫、秭歸二個縣合併為固陵郡統一管理,升潘璋為太守,振威將軍,並且封為溧陽侯。

不久後甘寧去世,潘璋又將甘寧的部下合併。

劉備為報關羽和荊州之仇時,挑起了著名的夷陵之戰,潘璋和陸遜一起統兵禦敵,潘璋所部的將領在戰鬥中斬殺了馮習等劉備軍的將領,且在局部戰爭中對劉備軍打擊極大。

夷陵之戰勝利後,潘璋被封為平北將軍和襄陽太守。

四:火燒浮橋,智解敵軍

魏將夏侯尚等圍南郡,分前部三萬人作浮橋,渡百里洲上,諸葛瑾、楊粲並會兵赴救,未知所出,而魏兵日渡不絕。

璋曰:"魏勢始盛,江水又淺,未可與戰。

"便將所領,到魏上流五十里,伐葦數百萬束,縛作大筏,欲順流放火,燒敗浮橋。

作筏適畢,伺水長當下,尚便引退。

璋下備陸口。

權稱尊號,拜右將軍。

夏侯尚

在夷陵之戰後不久,孫權又和劉禪重歸就好,於是和魏國又發生了矛盾。

魏將夏侯尚率軍攻打南郡,將前軍調出三萬人馬製造浮橋,順利渡過大江從百里洲登案,諸葛瑾和楊粲率兵救援,但是效果不佳,渡河的魏軍依舊絡繹不絕。

潘璋認為敵軍過江的水較淺,不能很好地作為屏障,不應該直接抵抗。

於是潘璋命令將領在渡江的上游五十里地建造一座城池,看法蘆葦數萬束,綁在一起做成筏,想在筏上點火,讓著火的筏順流而下撞擊,燒毀浮橋。

蘆葦筏戰術成功後,夏侯尚又因長時間進攻沒有進展,於是選擇了退兵,解了南郡之圍,戰勝後被封為右將軍。

五:老而奢侈,子嗣紈絝

璋為人粗猛,禁令肅然,好立功業,所領兵馬不過數千,而其所在常如萬人。

征伐止頓,便立軍巿,他軍所無,皆仰取足。

然性奢泰,末年彌甚,服物僣擬。

吏兵富者,或殺取其財物,數不奉法。

監司舉奏,權惜其功而輒原不問。

嘉禾三年卒。

子平,以無行徙會稽。

璋妻居建業,賜田宅,復客五十家。

潘璋的為人是比較粗線條的,但是對於軍隊又能嚴令分明,他本人也喜好建功立業。

雖然潘璋領兵大約數千人,但是有潘璋的帶領下戰鬥力能夠像一支萬人部隊勇猛。

潘璋在戰時駐紮的情況下,還曾設立軍中市場。

很多兄弟部隊缺少的物資,潘璋優先會用軍中市場來解決。

潘璋英明了一生,卻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恢復了自己年輕時的壞習慣,那就是生性奢侈而且酷愛錢財,有時候還變本加厲居然連所穿的衣服都有僭越的意思在裡面。

軍中有些將領士兵家境不錯,他居然會謀財害命,搶奪財寶。

東吳的監察機構曾經向孫權反映過這些問題,但是孫權引為潘璋曾經的功勞並沒有深究。

潘璋在嘉禾三年去世,他的兒子潘平繼承了潘璋的缺點,依舊有市井無賴之徒的氣質,最後被孫權強制遷徙到會稽。

而潘璋的妻子被留到了建業,賞賜了很多田宅,和免除徭役的佃農五十家。

我們可以看出來,潘璋的軍事生涯可圈可點,但是他的性格畢竟成為他一生的美中不足。

雖說人無完人,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卻對他的兒子有莫大的影響。

潘平也不負眾望成為了市井之徒,無賴的代表。

有時看官們還會和小編聊聊江東十二虎臣的子嗣們不仕或犯罪的事實。

也許有時候並不能完全怪孫權晚年無能,也許就是常年出征在外疏忽了教育,軍二代不思進取。

也可能是子隨父「性」,最後將缺點傳承並且無限放大吧。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由全網統一帳號:「只聊三國」原創。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轉載,近期本人已開展全網維權,請君自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