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讀書可以多刻苦?為了避免紛雜,有人引刀自宮?只為好好學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有一些人,面對一篇作文,就算是絞盡腦汁,用盡腦細胞也想不出來。

相反,那些愛好看書,喜歡看書的人,寫文章時,得心應手,信手拈來,分分鐘就可以把一篇作文搞定。

網絡圖片

那麼,古代人讀書可以多刻骨呢?有一個成語叫,囊螢映雪,囊螢:晉代車胤小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

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史料記載: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晉孫康,京兆人,性敏好學。

家貧,燈無油,於冬月嘗映雪讀書。

除了裝螢火蟲照明讀書,那麼是誰有懸樑刺股呢?

網絡圖片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髮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髮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風雲人物。

這裡還有一則趣聞,明代時有些讀書人為了斷絕自己的私心雜念,好安心讀書,也不惜引刀自宮,對自己大下狠手。

比如嘉靖年間,擔任戶部主事的福建人柯維麒,為了能集中精力修撰《宋史新編》,決心以史學前輩司馬遷為榜樣,摒除男女之欲,拋棄床笫之歡,自願割除了自己的。

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

網絡圖片

雖然古人的經歷與故事,很讓人激勵,告訴我們廢寢忘食地刻苦學習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為了學習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體,讀書也是需要適可而止的。

上面的明代人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寓言故事兩則(關於勤奮)

晉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侯到了三更半夜的時侯很容易打盹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已的頭髮上,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