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深度好文)學會深度閱讀(原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最近微信朋友圈經常出現這樣的後綴了,就是在某篇文章的標題後面,多了一個加括號的(深度好文)。
最初看到這個標識後,就進去仔細讀來,發現的確是好文章,有深度,洋洋洒洒把一件事情或一個道理講的通通透透,把一個名詞或者一個原理解析的完完整整。
於是,見到這樣標有(深度好文)的標題的文章,就忍不住點進去讀。
於是,上當了,並不是標有這個標識的都是深度好文。
有些文字不過500的短文,講一些雞湯類的大道理,並不做深度解析,也不分開揉碎了講一件事,就浮在表層說兩句閒話,編輯為了引人閱讀也標了(深度好文),打開一拉進度條,一看字號就覺得它「深」不到哪去,因為那麼大的字號,那麼短的篇幅怎麼可能有深度?當然,短文也有精品,但深度往往欠缺,像佛經那樣的微言大義的文字,一般人也讀不懂,深度也就失去了意義。
由此聯想開去,就覺得有必要對閱讀這件事說一下。
就是對於閱讀,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深度閱讀。
為什麼要深度閱讀?
2003年去北京開會,見到明基教父式的人物曾文祺,記憶猶深的話是:不要去網上獲取知識,多讀書(紙質書)。
曾公是創業大家,一人來到大陸,憑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精神在國內把明基一盤棋下到那樣大,也算是不小的功德了,他的話一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認為很多年輕人喜歡在網上看資料、找資料,看似也在汲取知識,但是,這些碎片化的圖形、元素和某個作品本身,只能提供一些氣質和靈感,但無法給予系統的知識。
當然,時過境移,到了今天的網際網路已經可以提供一些好的電子書給大家了,這另當別論。
比如,你喜歡某位作家,你就不能僅看他的一兩篇文章,就要真的拿他大部分的作品來讀,有的好作品,經過時間檢驗的作品要多讀幾遍,甚至每讀一遍時都做讀書筆記,還要順帶著看一些他的傳記,間錯著還要讀一些其別人對於他文章或作品的評論,進而從你自己從未想過的角度深入體會他的作品的魅力;再比如,你要真想學通某種技能,你可能就要對這項技能找到系統的教材認真從頭學起,知道整個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了解這件事從頭到尾可能出錯的地方,還要知道別人是怎麼做的,思考為什麼別人要哪樣做,打破那件事的神秘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這才算真的掌握了某種技能。
看一幅畫,方法也是如此,你站在一幅畫前,你遠近挪移位置,看透視,辨別油彩,分析乾枯,思量布局,觀摩筆法等都是需要深深思考才能得出結論,浮光掠影地看一幅畫就很難理解,這一幅畫到底好在哪裡,為什麼拍賣會上會有這樣好的成績,宣紙一紙或帆布一幅,墨跡幾處或油彩幾筆竟是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的原因是必須在深入品味之後才知道妙處的。
深度閱讀可以使人變得更系統,對某件事某個系統某個軟體某個作家某個畫家某個音樂家通曉來龍去脈,講得出子丑寅卯,深度閱讀可以使人變得有深度而不是浮淺,深度閱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類型,會讓你變得沉靜可愛,可以使你身邊的朋友與你久處不厭。
怎麼做深度閱讀?
深讀閱讀離不開記錄,古人說的「不讀筆墨不讀書」,今人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都大抵是一個道理,就是筆記很重要。
筆記是整理一個人思想的頂好的辦法,有做記錄自己生活的各種記錄的人,大抵生活品質一般是比別人好的。
那些堅持日記多少年或者終身的人,一般都活得相當有品質。
閱讀過程中有做讀書記錄的人,閱讀的效用往往比不做記錄的人也好很多。
因為做記錄,往往是對於閱讀過程中有價值的內容當時有了「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覺方才動手寫下來,或者覺得這句話寫得妙,或者寫得有道理,於是要記下來,記下來是加深理解或者增強記憶的方法,有些人說,我讀了書讀完了就讀完了,啥也記不住,試試做筆記,這是一個不錯的加強記憶的方法。
讀不通,先放放,閱讀不是任務。
你理解不了的書往往在現階段是價值不大的,或者需要你在其他方面有接納,或者你增廣自我見聞才可理解。
這是消極的深度閱讀方法,其原理在於隨緣,期望其他方面的知識偶然打通閱讀的主體,例如這本書看不懂,我先放放,看其他書,放了一段時間之後,書里原來看不懂的東西忽然懂了,再接著看。
當然,還有積極的方法,就是「啃骨頭」閱讀法,拿到一本書,依照當前自己的水平有些地方看不懂,
好,我決不放棄,我找到工具書,一個字一個字的摳出意思來,一句話一句話地理解,弄不通的就再上網查資料,找老師問找同學問找朋友問直到弄懂為止,這是硬拼的打法,不期待隨緣,出成績的機會大,但需要下的功夫也大。
例如,你需要學通中國文學史,你有很多文字不認識,那就查字典,一點點的找到出處,一個典故一個典故的解析,對於文學史中提到的大部分作品都拿來讀一讀。
後一種深度閱讀的方法更有益於系統學習某項專業技能或系統掌握某種專業知識。
深度閱讀的時間安排
深度閱讀需要完整的時間塊,現在因為有了網際網路,有了智慧型手機,拿起手機就要看看朋友圈的人如果讓他一天內不看手機,他會渾身不自在,智慧型手機將人的時間完全碎片化,因此,深度閱讀的時間塊就沒了保障,正在閱讀,手機忽然響了,閱讀便被打斷,這是不可取的。
深度閱讀的好處太多,我們要成就點啥大都需深度閱讀,因此,靜音或關掉你的手機,每天抽出完整的時間段用於閱讀是必要的,這個時間段可以是你早起的半個小時,或者你臨睡前的一個小時,或者別人午休時的半個鐘點。
你要對自己說,我這一小時內就是看這本書,手機堅決不看,堅決把精力放在書本上。
當然,為了加強自己的習慣養成,你可以把每天讀書的進度曬到朋友圈裡去,一方面自我監督,一方面讓朋友提醒你,這比你每天對著鏡頭斜上方45度自拍然後做各種表情曬出來要高大上得多。
有朋友或話會說你「裝」,但是當你裝著裝著裝成真的了的時候,他就再也不會說你裝,而是讚賞你,再過上兩年或者五年的時間,你會發現,他再找你合影時,會有仰視的目光。
深度閱讀這件事說完了,但願這篇文章算得上一篇「(深度好文)」。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錯而不知,這才是閱讀道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無論在手機里保存多少本書,書里的內容都不會被保存在腦子裡。這些內容既不能融入你的身心,也不能變成你無形的財富。與此相反,儘管抄完全書也不一定能記住全部內容,但某個詞、某段文章、作者的語氣和思想等...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首先你要會讀書
文/言小海閱讀大概是世上最簡單的一件事,只要識字,就可以徜徉於知識的海洋。但閱讀同時也是世上最難的一件事,平心而論,我們還記得多少曾經讀過的書?書中又有多少的知識轉化為我們自身的力量?人們常說讀...
讀一本好書,看一路風景,做一世好人,幫助自己影響一批人
2017年10月20日後,10天通過頭條號新手期方法(1)偉大的AlphaGO!與人工智慧機器人大家喜歡看什麼內容,是你需要注意前進的一個方向!
讀書,就是構建一個自己的知識樹
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問題,時間不夠用、不知道該讀什麼書、看不懂、看不下去,等等。這些問題普遍存在,對大家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造成了一定困惑。有很多專門介紹讀書方法的書,比如《越讀者》《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