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那把羽毛扇哪來的,赤壁之戰的東風竟是靠它帶來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諸葛亮有一個民間傳說,說諸葛亮火燒赤壁時的東風都是靠這把扇子扇風起火才打敗曹軍的。

後來街亭之役之所以失利,據說也是因為當時忘了帶上那把羽毛扇。

不管傳聞真假,民間對諸葛亮的感念之情是毋庸置疑的。

關於扇子的傳說可能是誇大了,但是諸葛亮每次指揮打仗的確都是這樣的一身束裝,身著葛布巾,手持白羽扇。

在裴啟《語材》一書中曾記述了這樣的一件事,說是諸葛亮和司馬懿在渭水之濱對陣時,司馬懿著一身戎裝,但是他來到陣前卻見對面的蜀軍陣中的諸葛亮乘一輛沒有油漆的車,身著素衣,手持羽扇指揮著三軍。

司馬懿一看不由地讚嘆:「真可謂名士矣。

正是因為諸葛亮每次指揮作戰是總要手持一把羽扇,引起了人們豐富的想像。

在人們的眼裡,諸葛亮之所以有著非凡超群的本領,是因為他的那把經常拿在手裡的羽毛扇。

於是,關於這神奇的羽扇的來歷,也就有了各種傳說。

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說這把羽扇是水鏡先生送給他的。

因為一開始諸葛亮求學中未能領悟出先生的真諦,先生在盛怒之下,燒了他生平所著的所以書,還要把諸葛亮趕下山,在諸葛亮下山之時水鏡先生讓夫人送去兩件東西,一件是八卦衣,另一件就是這把羽毛扇。

在此之後,諸葛亮每次遇到難題心理煩躁不安的時候,便用那把羽扇輕扇兩下,頓覺神清氣爽,一邊扇,一邊想,便悟出了水鏡先生講的深奧道理。

後來他布陣行兵,只要羽扇一搖,便可計上心來。



但是,在另一個故事裡,羽扇則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送給他的。

說是黃承彥愛養鵝,又家藏古今奇書。

黃員外把女兒許嫁給諸葛亮時,還給了他很多書作為陪嫁。

諸葛亮如饑似渴地讀完那些書,又和黃夫人經常研究陣法兵法,終於博通文武,聞名遐邇。

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黃承彥宰鵝設宴為他餞行,用鵝毛做了一把扇子送給他,告戒說:「鵝性最機警,一有風吹草動,它便知動靜。

你將鵝毛扇帶在身邊,便可時時提醒自己機警謹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趣味三國:諸葛亮為何總是拿著羽扇?

導讀:諸葛亮每次出場都會拿著羽扇在三國裡邊是世人皆知,那麼他為何要拿著羽扇呢?難道是為了保持美男子的瀟洒,還是保持一個儒將的風雅呢?其實這裡邊還隱藏著一段小小的秘密。

諸葛亮所持「白羽扇」的來歷及傳說

諸葛亮是中國古代聞名謀士之一,人們對他形象最為深入的莫過於他手握白鶴茸毛做的「白羽扇」,這扇子可謂是非同小可,它已成為一個特定意義的道具,與諸葛亮的名字一樣家喻戶曉。諸葛亮的羽扇代表著才智和才華...

諸葛亮的扇子有何來歷?

說起三國,咱們腦子裡第一個蹦出的人物是不是諸葛亮呢?這個智力超群、才華橫溢、精於算計的謀士。除了這些,還有就是諸葛亮無論何時何地就手拿著一把羽扇,這是為何呢?難道是光光為了扇風?咱們來看看這把扇...

諸葛亮手中常拿的「白羽扇」的民間傳說

諸葛亮是中國古代著名謀士之一,人們對他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他手握白鶴羽毛做的「白羽扇」,這扇子可謂是非同尋常,它已成為一個特定意義的道具,與諸葛亮的名字一樣深入人心。 有民間傳說,諸葛亮博望燒屯...

諸葛亮羽扇的來歷(民間眾多說法)

一個故事,說這羽扇是水鏡先生給的。因為一開始諸葛亮讀書時沒能悟出先生的真諦,先生一怒之下,燒了生平著的書,把諸葛亮趕下了山。但他卻又讓夫人送去兩件東西,一件是八卦衣,另一件就是羽毛扇。當諸葛亮再...

諸葛亮隨身不離的羽扇到底有何用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對諸葛亮外表和才能的評價,提到諸葛亮的形象我們一定會想到他手持羽毛扇頭戴高帽,那麼問題來了,為何他要一直拿著這把羽毛扇呢?這把扇子有什麼神秘之處?諸葛亮草民...

揭秘:諸葛亮的?那把羽毛扇究竟是怎麼來的?

有民間傳說,諸葛亮博望燒屯,火燒赤壁,都是靠這把扇子扇風起火打敗曹軍的。後來街亭之役失利,據說也是因為忘了帶那把羽毛扇。《三國演義》里,特別是寫六出祁山時的諸葛亮,人們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