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個字,他對曹操說了這句話,劉備張飛趙雲撿了一條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長坂坡和當陽橋大顯神威的趙雲和張飛,出盡風頭,卻也沒能挽救劉備大軍慘敗的命運。

奇怪的是,在當陽長坂擊潰了劉備的軍隊之後,曹軍主力沒有繼續追擊向東逃竄的劉備,而是徑直往南奔赴江陵。

江陵,這是荊州囤積錢糧的基地,戰略地位相當重要。

但殲滅劉備也很重要,按道理,如果曹操把劉備視為大敵,應該去追擊劉備才對。

是曹操目光短淺而放棄了這個機會嗎?不是,這和一個人的一句話有關。

這個人叫裴潛,是三國時期非常不知名的一個人。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基本沒聽過這個名字,他出現在《三國志》中。

當時,曹操接納了劉琮的投降,接見荊州文武官員。

跟這個裴潛聊天,就聊到了劉備。

曹操問裴潛說,你跟劉備在荊州共過事,你覺得劉備的才能怎麼樣呢?裴潛回答說:「如果讓他治理中原,他只能擾亂百姓而不能太平;如果讓他保衛邊境,足以成為割據一方的霸主。

」(太祖問潛曰:"卿前與劉備俱在荊州,卿以備才略何如?"潛曰:"使居中國,能亂人而不能為治也。

若乘間守險,足以為一方主。

隨後就是聽聞劉備在逃,曹軍在當陽長坂徹底擊潰了劉備,然後劉備向東逃,而曹操卻直奔江陵。

那麼,這個裴潛的這個評價有這麼大的份量嗎?這個裴潛是什麼人,曹操為何要徵詢他的意見呢?

裴潛,是河東聞喜縣人。

這個地名聽起來好熟悉,就是劉備初次當公安局長(安喜縣尉)的那個縣。

也就是說,劉備曾經是裴潛家鄉的治安長官。

那麼劉備在任職期間都幹了什麼事呢?

《三國志·典略》記載,劉備在安喜任上的大事,就是怒鞭督郵(可不是張飛乾的)。

當時朝廷有詔書,憑藉軍功取得官職的,會淘汰一部分,劉備極有可能屬於被淘汰的一批。

督郵到了安喜縣,劉備知道情況不妙,就去求見督郵,督郵稱病不見。

這讓劉備懷恨在心,劉備回到公安局,帶了自己的人馬衝進驛館,假稱「奉了市長(府君)的密令逮捕督郵」。

逮住督郵之後,劉備把官印掛在督郵脖子上,鞭打了近一百下並準備殺死督郵,在督郵的哀求下,劉備沒有殺死他,然後潛逃了。

這就是劉備留給安喜縣的一段糟糕履歷。

裴潛對劉備是有一些了解的,他說的那段話是有參考價值的。

在曹操問他話之前,劉備的經歷基本印證了裴潛對他的評價。

此時的劉備,先後依附過劉焉、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和劉表。

他所治理下的地方怎麼樣呢?官聲貌似不錯,但這只是表面現象。

劉備投靠呂布之後,四處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引起呂布的警覺和厭惡,把劉備打跑了(過重的稅賦和戰亂是劉備饋贈給小沛居民的禮物);

劉備去攔截袁術,在徐州襲擊並殺害了朝廷派駐的徐州刺史車胄,引發了一場大戰亂(徐州居民當然是受害者);

劉備後來投靠劉表,被安排駐紮在新野,劉備也是擴充人馬,按照推算,劉備至少有一萬兵馬,而荊州一百一十七個縣也不過總計有十幾萬兵馬,劉備顯然私自招募了很多人(如果是劉表發軍餉,肯定不夠養活這麼多人;分派下去老百姓必然負擔重)。

無論史書還是演義,都對劉備逃跑時有很多平民踴躍跟隨有描述,此事的確不假。

問題是,都是哪些人被忽悠走了?

是新野縣的人嗎?不是。

是劉備逃到襄陽城下,一番惺惺作態之後,陸續有很多不願投降曹操的人跟劉備走了。

這些人會是什麼人呢?常駐民還是流民?流民的可能性比較大。

荊州當時十幾年沒有戰亂,老百姓生活相對安定,加上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性格。

常駐民一般不會輕易搬家,而這些從北方過來的流民則不同,沒有不動產,當戰亂來臨自然選擇再次出走避難,這跟劉備沒有多大關係,也不能說明他有多麼得人心。

而劉備在小沛、徐州和新野的表現,本質上過早暴露了個人野心——在不恰當的時機擴充個人實力。

這給劉備帶來的是暫時的竊喜和隨後的沉重打擊。

呂布和曹操是直接出兵揍他,劉表是防範他。

這樣的人,在中原之地自然成不了大氣候,裴潛的評價還是很精準的。

而劉備此後入蜀的經歷,又印證了裴潛後半句評價。

這個裴潛真是把劉備看透了,或許正是因為這句話,讓曹操放鬆了對劉備的戒備,因為劉備此時依然還在中原流竄,覺得他成不了什麼氣候。

於是,曹操才去江陵,而沒有選擇追殲劉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誰這麼厲害,早就預見劉備入蜀能成霸業?

劉備自從成為諸侯以後,立刻就引起了天下人的重視,曹操那個「煮酒論英雄」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在他看來,天下能夠成為他真正對手的,也就只有劉備了。另外陶謙、孔融、陳登等人更是對他推崇有加,而程昱、...

劉琮投降曹丞相,張飛怒喝當陽橋

曹操兵進荊州,章陵郡太守蒯越以及荊州東曹椽傅巽等勸劉琮投降曹操,對他說:「逆順有一定的道理,強弱有一定的形勢。以臣屬的身份去抗拒天子,是對國家叛逆;以剛接手的荊州去抵禦朝廷大軍,必會陷入危險;...

劉備顛沛流離一生,鼎盛時期勢力究竟有多大?

看三國,我們一直是以第一視角看待劉備的集團的,尤其是考慮到《三國演義》深入人心的影響力,三國歷史之中,劉備成為我們心目中的主角,只是這個主角有點偏弱。無論再弱的主角,還是存在一定的勢力。那麼劉備...

蜀漢開國皇帝劉備的一生

劉備(公元161年7月16日—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