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始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桃園三結義最初是小說《三國演義》里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文言文原文
且說張角一軍,前犯幽州界分。
幽州太守劉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漢魯恭王之後也;當時聞得賊兵將至,召校尉鄒靖計議。
靖曰:「賊兵眾,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軍應敵。
」劉焉然其說,隨即出榜招募義兵。
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
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如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
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支在涿縣。
玄德祖劉雄,父劉弘。
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
玄德孤幼,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席為業。
家住本縣樓桑村。
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余,遙望之,童童如車蓋。
相者云:「此家必出貴人。
」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
」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
年十五歲,母使遊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及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
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
隨後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
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
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
恰才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
」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
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
」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
」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如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
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
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
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
雲長大喜。
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
飛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
」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實鑒此心。
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必,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祭罷天地,復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餘人,就桃園中痛飲一醉。
來日收拾軍器,但恨無馬匹可乘。
正思慮間,人報有兩個客人,引一夥伴儅,趕一群馬,投莊上來。
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莊迎接。
原來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張世平,一名蘇雙,每年往北販馬,近因寇發而回。
玄德請二人到莊,置酒管待,訴說欲討賊安民之意。
二客大喜,願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以資器用。
玄德謝別二客,便命良匠打造雙股劍。
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重八十二斤。
張飛造丈八點鋼矛。
各置全身鎧甲。
共聚鄉勇五百餘人,來見鄒靖。
鄒靖引見太守劉焉。
三人參見畢,各通姓名。
玄德說起宗派,劉焉大喜,遂認玄德為侄。
劉備為啥不救關羽?對於他們的關係你怎麼看?
劉備的祖父劉雄被舉為孝廉,官至東郡范令。劉備的父親劉弘早亡,少年劉備與母親以織席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劉備家屋舍東南角籬上有一桑樹高有五丈於,從遠處看上去就好像車蓋一樣,來往的人都覺得這棵樹長...
看《三國》經典故事 品世間百味人生(一):桃園三結義
中國歷史上不乏武將輩出的年代,在春秋戰國、隋唐、明朝這些朝代都湧現出了一大批軍事天才。唯獨三國這個年代為大眾所熟知,很大原因是因為羅貫中寫的這部《三國演義》。這部演義也被改編為評書、京劇等多種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