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風流人物:三國演義中的十大虎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說英雄,三國真的讓人神往不已,有東坡憑弔的公瑾,有千古稱誦的孔明,更有許許多多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虎將!虎,森林之王,為將者,叱詫風雲、勇猛無匹可謂之虎將。

第一、呂布。

馬中赤兔,人中呂布。

三國中論勇猛以呂奉先為第一人,想必是眾望所歸。

先有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後有典韋和許褚雙戰呂布也未能取勝,而曹操接著一共派出了六名超一流或一流以上名將圍攻呂布,最後還是讓呂布輕鬆殺出了包圍圈。

呂布在三國里也算是個悲劇人物。

他雖然是個小人,但卻是真小人,所謂「雖多變卻不詐」,,這樣的人比起偽君子來應更可愛一點。

但是,真小人在白門樓早早地就身首異處了!

第二、關羽。

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都足以證明其勇。

關羽的軍事才能也是無可否認的,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獨立作戰,是劉備陣營中少數幾個有獨當一面能力的大將之一。

水淹七軍更是關羽的顛峰之作,連曹操都有了遷都以避其鋒的打算!此公死後更是被神化,他在人們的心目中就如北斗一般星光閃耀。

多少年來居然有不少人家把關公作為財神爺供奉,古往今來的武將恐怕只此一人吧?驕狂自大,自己不把自己當人(當神),是關羽最大的缺陷。

這種性格下顯現的忠義,在現代人看來,不免太過虛偽。

自大替關羽自己敲響了喪鐘。

對東吳諸將(準確的說應該是天下所有的將領)的極端藐視,使他最終自吞苦果,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被擒就不像第一次那麼風光。

被朱然、潘彰這樣的三流角色活捉,實在是一代名將的奇恥大辱!關羽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在最輝煌時種下了失敗的種子,關羽死於自己的盲目自信。

第三、趙雲。

被讚譽為「渾身是膽」的趙子龍,不少戰績都是單槍匹馬下成就,如逐文丑救公孫、臥牛山戰群匪、長坂坡救主、截江奪阿斗、漢水救黃忠,尤其是長坂坡一戰,更是七進七出,勇不可擋,傳為歷史佳話。

第四、張飛。

「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知道什麼叫「萬人敵」了吧。

這就是張飛張翼德。

「三國演義」里,眾人皆畏呂布之勇,獨獨張飛,屢屢跳出來要和呂布單挑。

而且,若以帶兵論,張飛的能力應當強於呂布。

攻占益州,張飛是戰功最大的一個,而且顯出了難得的謀勇兼備的名將素質。

漢中的戰役中張飛戰張頜,張飛用的是先驕其心誘敵出擊,再利用狹窄地形迫其主力決戰,使用尖鋒突破的戰術,一舉擊破,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傳說中,張飛善畫美人,由此可見其膽大心細。

可惜,張飛為酒活著,不可一日無酒,也因酒而死,在暴飲暴打一頓後,被壞恨在心的范疆、張達謀害。

名將隕落於小人之手!

第五、馬超。

西涼錦馬超,張飛並世雄。

當初為報父仇,孟起偕同龐德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狼狽逃竄,「潼關戰敗望風逃,孟德倉惶脫錦袍;劍割髭髯應喪膽,馬超聲價蓋天高。

」說的就是這事。

馬孟起後投張魯時,又在葭萌關夜戰張飛,真乃「前只呂布,後無來者」的虎將。

再後,先主遣人迎超,超將兵逕到城下。

城中震怖,璋即稽首。

諸葛亮對馬超的評價真的是一點都不為過:「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

」孟起這一世之傑一投靠劉備,劉璋等輩便立時震驚萬分,須臾就投降了劉備。

可惜的是,天不予壽,馬超四十出頭就亡故了。

否則北伐也不至於只讓魏延一人苦苦撐著了。

第六、張遼。

張文遠,逍遙津一戰,江東小童此後聞張遼之名,竟夜不敢啼!由他指揮的逍遙津戰役是戰爭史上可稱得上奇蹟的戰役。

先說逍遙津之前的一場戰役,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兵留張遼守合淝,孫權乘勝來攻,初戰失利。

大將太史慈策化了一計,派人到合淝城中放火然后里應外合。

守城最怕的就是這一招,張遼象事先知道一樣讓兵士夜不卸甲,城中的間細很快被捉,張遼翻手就玩了一招,讓兵士放火吶喊,做好埋伏,然後大開城門,太史慈中計所帶精兵被殲,自己也於此役喪生。

同為名將,太史慈與張遼相差何止千里。

逍遙津戰役張遼以絕對的少勝絕對的多,而且是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完成,真是奇蹟。

應該說孫權採取的戰略是正確的,當時曹操遠征張魯,合淝防線兵力薄弱,只有八千人,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孫權糾集了十萬人出征合淝,合淝和皖城互為犄角,無論攻那一方,另一方必然銜尾痛擊,孫權不宣而戰,用閃電戰先取皖城,張遼救之不及,只有在半路退回。

至此合淝成為孤城。

曹操遠在漢中,援之不及,一切只能靠張遼自己了。

張遼精選了八百死士,和孫權的攻城大軍正面硬憾,居然把孫權殺的要避其鋒銳。

守城軍士氣大震,戰以後能守,不得不佩服張遼。

孫權攻城十來天不能下,十萬大軍糧草補給不上,只得暫時退兵。

孫權和重要將領在逍遙津召開軍事會議,他萬沒想到的事發生了,張遼全軍傾巢而出突襲逍遙津。

我不得不佩服張遼的膽略和戰術,八千人和十萬人對比,動輒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張遼的自信來自情報的掌握和精確的判斷力,為求速度張遼使用的是全騎兵。

孫權差點把老命也丟在逍遙津,幸虧馬跑得的快,因為騎兵式突襲,工事兵配合不上,斷小師橋的命令沒有及時執行,孫權撿回了小命。

羅貫中作詩稱讚孫權的馬快『逍遙津上玉龍飛』實則是刻骨的諷刺。

手下將領幾乎被一鍋端,逃走的都寒了膽,再沒人敢跟張遼交鋒,倒致孫權的全面潰敗。

」後曹丕征吳,以張遼等為大將,卻為東吳徐盛所破,張遼中箭身亡。

名將不敗,神話破滅,可惜可惜。

第七、甘寧。

甘興霸,東吳第一名將也。

興霸最初在劉表手下,跟隨黃祖,期間射殺來犯的吳將凌操。

後改投明主孫權,在赤壁之戰其間,頗受大都督周瑜賞識,立下赫赫戰功。

後期與曹操在合肥的一系列爭鬥中,甘寧更是確立了他在東吳第一名將的位置(其時太史慈已亡)。

曾創下百人夜襲曹營,不折一騎,安然而返的奇蹟。

甘寧在此戰中的表現足以掠美張遼逍遙津之戰的完美表演。

他與凌操之子凌統的一段由仇人到兄弟的故事更是值得稱道。

甘寧,最後在劉備伐吳的戰爭中被南蠻番王沙摩柯一箭射死。

美中不足,與張遼一樣未能克盡全功。

第八、典韋。

曹操早期的貼身保鏢,使一對八十斤重的鐵戟,可見勇力過人。

曹操征討張繡時,張繡聽取賈詡之言,獻宛城而降。

哪知曹操好色,做了次張繡的便宜叔叔。

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又是賈詡獻計,張繡造反。

典韋為掩護曹操逃命,身中數十刀而死。

後來曹操說起這宛城之戰,不痛子曹昻、侄曹安民之死,而獨泣典韋耳。

不過兇手賈詡後來投靠了曹操,居然混得很不錯。

此中可見曹操用人的策略。

第九、許禇。

典韋的後任,對曹操也是極為忠心。

許禇成名是因為當時在家鄉與抵擋流寇侵犯,在陣前居然拽住一頭牛的尾巴,走了百步有餘,真是位牛人!曹操很是看重許禇,稱之為「吾之樊噲」。

自征張繡開始,一直至曹操亡故,許禇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總是被用為先鋒之職,以振士氣。

在官渡之戰、在赤壁之戰中均可看到仲康活躍的身影,當然最膾炙人口的要算那次在渭水光了膀子單挑西涼超哥了。

曹操死時許仲康哭至吐血,忠心可鑑。

其子許儀後來為鍾會所殺。

第十、周泰。

周幼平,「此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

」赤壁之戰後,曹操、孫權數次會戰於合肥一帶。

特別是曹操平定漢中後的逍遙津之戰,規模甚大。

孫權用兵不當,被曹軍困住,周泰挺身殺入重圍,身中數槍,終救得孫權。

戰後周泰背上竟似刀刻過一般,盤根遍體。

孫權深感其忠勇,撫著傷疤一個一個問過去,問一個便讓周泰喝一盅酒,結果周泰大醉。

幸有名醫華佗,周泰之傷得以治好。

孫權:「幼平,卿為孤兄弟戰如熊虎,不惜軀命,被創數十,膚如刻畫,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卿吳之功臣,孤當與卿同榮辱,等休戚。

幼平意快為之,勿以寒門自退也。

」周幼平,黃武年間(222—229年)病卒。

此後,蜀滅,吳亡,三國歸晉,名將凋零!

古典書城(微信號:gudianshucheng)最受古典文化愛好者歡迎的公眾號,為您分享關於中國的方方面面。

全球通史(微信號:quanqiushi)縱觀全球歷史文化風貌,趣味解讀世界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十大戰將,關羽只能排第七

第一名呂布呂布,字奉先,公認的三國第一戰將,因為生在織布機上,所以得名「呂布」。呂布掌中方天畫戟,胯下赤兔寶馬,天生一副板骨,人擋殺人,佛擋殺佛,與人對敵,基本都是秒殺,虎牢關惡鬥劉關張,不落下...

「分析」三國武將戰力排行!孰強孰弱?

第一當然是「飛將」呂布,無可爭議。呂布從來沒有輸給過任何2名超一流名將的聯手。曹操用典韋和許堵雙戰呂布也未能取勝,一共派出6名超一流和一流以上名將圍攻呂布,還讓呂布殺出了包圍圈。紀靈與關羽大戰5...

讀史記之古代那些皇帝們-三國番外之名將

三國時期,名將輩出,猛人如雲,僅《三國中》中為之立傳者不下半百,有名有姓者更不勝數。群雄以呂布為首,曹魏有五子良將(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八虎騎(...

三國十大人氣名將,總有一個是你喜歡的

三國時期名將眾多,一部三國演義讓後世對這一時期的名將更是非常熟悉,幾乎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喜歡的名將。今天不論武力,不論地位,只是單純的以他們在後世的人氣和知名度列出其中十位人氣名將。既然是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