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之古代那些皇帝們-三國番外之名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名將輩出,猛人如雲,僅《三國中》中為之立傳者不下半百,有名有姓者更不勝數。
群雄以呂布為首,曹魏有五子良將(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八虎騎(獨眼將軍夏侯惇、虎步關右夏侯淵、有天人之稱的曹仁、虎豹騎統領者曹純、 精忠救主的曹洪
、千里駒曹休、入為腹心出當爪牙的夏侯尚、抗蜀名將曹真)、還有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李典、李通、臧霸、文聘、呂虔、許諸、典韋、龐德、龐淯(yu)、閻溫)等;孫吳有三大都督(周瑜、呂蒙、陸遜)、太史慈、十二虎臣(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蜀漢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
三國時期可謂為將星雲集,各領風騷。
寫三國美色遇到的難題是美人難尋,而名將的難題則是選擇困難,只能按照個人所知挑選其中一二,略作簡述。
1.勇冠三國呂奉先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三國公認的第一猛將非呂布莫屬。
呂布先從丁原,後隨董卓,被王允離間後殺了董卓,後被被董卓舊部李傕[què]等擊敗,依附袁紹,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楊。
194年,呂布趁曹操攻打陶謙時與陳宮等叛亂,占據濮陽,但是兩年間被曹操擊敗轉而去依附徐州劉備,又趁劉備與袁術作戰時襲取了徐州,與劉備和好一陣又相互攻伐一陣。
198年,呂布先後擊敗劉備與夏侯惇(dūn)後,曹操親自出馬征討呂布,水淹下邳,呂布被部下叛變,城破被俘,被處死。
呂布善長騎射,膂力過人,被稱為「飛將」。
征討董卓的聯軍進攻虎牢關,先鋒的幾員大將,方悅、穆順、武安國、公孫瓚等人均幾個回合就被呂布戰敗,張飛與之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關羽夾攻又至三十回合,仍不能建功,劉備刺斜里偷襲,三英戰呂布,才略占上風。
由此可見呂布之勇。
袁術派大將紀靈征伐劉備,劉備向呂布求援,呂布為二人勸和,在營門中豎起一支戟,搭箭引弓,正中戟上的小支,紀靈見此懼怕,只得退兵。
有勇無謀可謂呂布的代名詞,且他為人反覆,驕縱自負,輾轉投靠各方諸侯,忠信全無。
曹操捉住他之後,本有些憐才,被劉備勸說「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呂布由此而死。
2.忠義無雙關雲長
三國第一猛將是呂布,但第一名將必然是關羽。
劉關張桃園結義,三兄弟共伐天下,關羽之勇、之忠、之義,經過後世的演義,更是將其封神入聖,清代尊其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紅花需要綠葉襯,三英戰呂布襯託了呂布之勇,關羽的綠葉就是華雄。
董卓手下大將華雄與征討聯軍大戰,先後斬了聯軍數人,袁紹嘆說「上將顏良、文丑未至」,旁邊關羽主動請纓,曹操命人溫酒助行,關羽「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
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
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
其酒尚溫。
」後來劉備反叛曹操,關羽被擒,曹操惜才重用關羽,在此期間袁紹的上將顏良、文丑也有幸做了一次綠葉,在《三國演義》中跑了趟龍套。
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後來得知劉備的消息,掛印營中,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終歸劉備。
關羽有勇有謀,威震當世,為劉備建蜀歷下赫赫戰功。
但他也自負,心高氣傲,在與黃忠同被封為五虎將時稱「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封,經人勸解後才接受。
後來他兵進樊城,一路大勝,驕傲自滿之下被呂蒙設計殺死。
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也是流傳甚廣。
關羽左臂曾被箭射穿,雖然療愈,但陰雨天氣經常疼痛,於是請醫生(《三國演義》里說是華佗)割開手臂,用刀颳去骨頭上的毒素。
醫生在旁為他刮骨療毒,手臂鮮血淋漓,都漫出盛血的盤子,但關羽毫無懼意,與諸將士飲酒談笑,神色如常。
3.據水斷橋猛張飛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皆是讀書人",劉關張三人出身寒微,然義薄雲天,為後人敬仰。
劉備是織席販履、關羽是殺人逃難、張飛則是賣酒屠豬。
後世有評價「蜀之諸將,惟飛最雄",張飛之猛聞名於世。
公元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後來劉表病死,曹操大軍來攻,劉備攜帶軍民前行,大軍被曹操擊潰,只得留張飛帶二十餘人斷後。
張飛面對追兵,「據水斷橋,嗔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
羅貫中對此又做了進一步演義。
張飛見曹操不敢向前,「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
」正是「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
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
一般都認為張飛有勇少謀,史書中也記載了張飛惜才的事跡。
公元213年,張飛攻破江州,擒住了守將嚴顏,嚴顏面對張飛,面不改色,稱「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張飛為其忠義感動,將其釋放,引為上賓。
4.長坂護主趙子龍
蜀國五虎將,論勇猛當屬關張,要說智勇雙全當是趙雲。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戰果顯赫。
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治理地方也頗有政績。
趙雲被稱為常勝將軍,後世贊其是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救護劉禪的事跡被廣泛流傳。
《三國演義》里說他為尋找在亂軍中走失的糜夫人和劉備的兒子阿斗,在百萬曹軍中殺來殺去,七進七出,最後護著後主劉禪成功突圍,被曹操稱為「真虎將也」。
詩曰:「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
5.信布之勇錦馬超
曹操生平也經歷了很多敗仗,但是最慘的應該就是拜馬超所賜。
馬超被稱又「信布(漢朝開國大將韓信、英布)之勇」,智勇雙全,起初占據西涼,與曹操大軍在潼關激戰。
馬超率軍衝擊曹營,曹軍大敗,四散而逃,曹操當時穿紅袍,聽到西涼軍大喊「:「穿紅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馬上急脫下紅袍,又聽得大叫:「長鬍子的是曹操!」曹操驚慌,拿著佩刀馬上割了鬍子。
又有人大喊:「短鬍子的是曹操!」曹操聽見喊聲,立即扯起衣角包著下巴逃跑。
後來幸虧曹洪來救,曹操得以脫生,這就是割須棄袍的故事。
馬超後來被曹操使離間計分化涼州勢力,無奈之下投奔了劉備,為劉備建蜀立下了大功。
6.壯志未遂太史慈
東吳有十二虎臣,太史慈不在其列,並非是勇謀不足,而是因為他能文能武,為東吳開國守土,掌有大權,堪比一路諸侯,《三國志》將他與割據勢力劉繇、士燮並列做傳即是此意。
太史慈原為劉繇(yáo)部下,但不被重用,孫策攻打劉繇,與太史慈相遇。
孫策當時有多員大將跟隨,太史慈只帶一名士卒,卻毫不畏懼,與孫策大戰,孫策刺到了太史慈的馬,太史慈搶到了孫策的頭盔,直至雙方援軍趕來才停戰。
後來孫策擊敗劉繇,太史慈被擒。
孫策問「如果他被太史慈捉住會如何」,太史慈回答「未可量也」。
在孫策的誠意下,太史慈也被其感動投靠了孫策。
後來劉繇喪於豫章,太史慈主動請命前往收攏兵眾,臨行前說六十日內必返,其他人都認為太史慈會趁機自立,只有孫策對其極具信心,並在當日預先設下酒食,將一根竹竿矗立在營中視察日影,至日中,太史慈果然依約而回。
太史慈被孫策任命治理建昌、海昏等地,討伐劉磐,後來孫權即位,東吳大將中少有人能穩定局勢,孫權就讓太史慈征討流寇,治理南方的要務。
公元206年,太史慈去世,只有41歲,臨終前有言「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
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
7.英年早逝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三國演義》中把周瑜描寫成被諸葛亮三氣而死,實際史書里記載的周瑜比演義中要寬宏大量的多。
東吳的大將程普認為自己年長,不服氣周瑜這個小年輕,經常折辱他,周瑜也不在意,對程普依然非常尊敬,時間久了,程普也被周瑜的風度折服,對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
周瑜與孫策自幼就相識,他二人同年,相交甚深。
孫策離開袁術自立,周瑜便一直輔佐他,在平定江東之戰中功績顯著,當時孫策、周瑜均只有21歲。
孫策對周瑜也非常信任,後來兩人分別娶了大喬、小喬。
公元200年,孫策中伏而死,將孫權託付給周瑜,時年周瑜也只有26歲。
孫權尚年幼,且江東剛剛平定不久,基業未穩,在此情形下,周瑜掌軍事大權,力挺孫權,當時孫權只是將軍,賓客禮節都很簡單,唯獨周瑜用君臣的禮節表達對孫權的支持,由此保證了政權的順利交接。
曹操也非常讚賞周瑜的才能,派人遊說周瑜投靠,被其斷然拒絕。
周瑜對孫權忠義,推薦了很多大臣,魯肅、甘寧等人就是被他推薦後得到了重用。
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年僅36歲。
唐朝時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吳偏將軍南郡太守周瑜」,同時代被列入名單的也只有關羽、張飛、張遼、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
8.白衣渡江呂蒙
論將士勇猛,東吳將士不輸魏、蜀,然而多英年早逝,大業未成。
孫權的父親孫堅死時36歲,哥哥孫策26歲,周瑜36歲,太史慈41歲,魯肅46歲,白衣渡江的呂蒙也是42歲身死。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成語說的就是呂蒙。
呂蒙身居要職,孫權讓他要多學習治政之要,他起初多加推託,後來覺得卻又必要,便開始認真學習。
過了一段時間魯肅來看他,呂蒙談及政事頭頭是道,魯肅非常驚訝,說其「非復吳下阿蒙」,呂蒙就回答說:「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魯肅去世後,呂蒙被孫權任命為大都督,當時劉備借荊州不還,孫權已經有意用武力奪回。
呂蒙接任大都督後,刻意解決關羽,麻痹於他。
219年末,呂蒙率軍偷襲關羽,他把精銳士卒埋伏在偽裝的商船中,令將士身穿白衣,化裝成商人,渡江占領了江陵,而此時的關羽驕傲輕敵,對呂蒙的行動義務所知。
後來關羽被曹操大將徐晃擊敗,又聽到江陵失守,急忙撤軍而回,回軍途中,數次派人與蒙呂蒙聯絡,呂蒙熱情接待關羽派來的使者,帶他到城中週遊,讓他到將士們家中去慰問,於是,有的人親筆寫信,說得到呂蒙厚待。
使者回到關羽軍中,將士們得知家中不但平安無事,而且所受到的優撫超過了平時,故軍無鬥志。
之後關羽被東吳大軍圍困,敗走麥城,父子二人被馬忠,荊州落入東吳之手。
《三國志》評價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擒關羽,最其妙者。
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
9.社稷之臣陸遜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是東吳四位大都督,深得孫權信任,其他三位均是早亡,只有陸遜獲得最久,死時63歲。
陸遜也是少年得志,21歲的時候就成了孫權的幕僚,屢立功勞,後來娶了孫權的侄女,經常與孫權討論治國大策。
呂蒙白衣渡江、偷襲關羽之戰中,陸遜鎮守陸口,麻痹關羽,查探敵情,觀察形勢,及時與呂蒙、孫權定下了征伐關羽的計策,此戰之後被孫權大加封賞,地位甚至在呂蒙之上。
陸遜最出名的一戰是夷陵破蜀。
221年,劉備領大軍為關羽、張飛復仇,連敗東吳,攻至夷陵一帶,雙方對峙。
劉備命大軍從巫峽至夷陵沿路紮下了幾十個大營,對東吳虎視眈眈,奉命抗劉的陸遜認為劉備大軍士氣正盛,命人堅守不出,消磨蜀軍的銳氣。
兩軍相持半年之久,時至盛夏暑熱,蜀軍無法急戰速勝,兵疲意懈,蜀漢水軍又奉命移駐陸上,失去水陸兩軍相互策應的主動權。
蜀軍深入敵國腹地,延綿數百里山川連營結寨,因戰線過長,運轉補給發生困難。
陸遜命令將士手持稻草,火燒蜀軍連營四十餘寨,劉備大軍死傷慘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
228年,陸遜與曹休在石亭大戰,斬擒魏軍一萬餘人,繳獲牛馬騾驢車乘萬輛,軍資器械無數,曹休僥倖逃脫,但不久便因氣憤發病而死。
陸遜不但武能安邦,文亦能治國,並且品質高尚,孫權把他比做成湯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與「王佐之資」的周瑜相提並論。
孫權對陸遜也是非常重用,229年封他為上大將軍、右都護,地位高於三公,244年在丞相簡雍死後,又封他為丞相。
孫權晚年時太子之爭,陸遜也被牽涉其中,被孫權懷疑夥同多人打聽宮廷機密,陸遜不勝憤忿而死。
10.江東止啼張遼
唐朝評武廟六十四將,曹魏入選的僅張遼一人(魏國鄧艾雖然也被選中,但當時已經是司馬氏當政,不應算作曹魏了)。
張遼曾分別跟隨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等人,呂布敗亡後,歸降了曹操,此後隨曹操四處征討,戰功累累。
公元215年合肥之戰中,張遼已800將士衝擊孫權的十萬大軍,打到了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後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
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
221年,張遼駐守雍丘,在此期間染了重病,即使如此,孫權依舊對其非常忌憚,「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第二年,張遼不負眾望,抱病擊敗吳國大將呂范。
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被稱為曹魏五子良將,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為曹魏政權的穩固立了大功。
11.古之惡來典韋、虎痴許褚
曹操身邊有兩大保鏢,典韋和許褚,兩人均為力大無窮,勇猛難敵,並且這二人對曹操也是忠心耿耿。
典韋形貌魁梧,膂力過人,軍隊的牙門旗又長又大,沒人能舉得動,典韋一隻手就把它舉了起來。
他先是跟隨張邈,後來投奔了曹操,歸於夏侯惇麾下,因作戰勇猛,被曹操任命為都尉,隨身保護他。
曹操與呂布交戰時被困於濮陽西寨,典韋以十餘枝短戟刺殺敵軍,一戟一人墜馬,並無虛發。
此後曹操中陳宮之計被困於濮陽城中,典韋拚死保護曹操逃出四處起火的濮陽城。
公元197年,宛城張繡投降曹操,後來因曹操侵犯其叔母而反叛。
張繡害怕典韋勇猛,先讓部將胡車兒請他飲酒,將其灌醉偷走了典韋的武器,隨後發動叛亂,典韋獨身一人於曹操營帳轅門前奮力抵擋敵軍,終因寡不敵眾,背後中槍,血流滿地而死,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從前門而入。
典韋死後,許褚就成了曹操的貼身保鏢。
211年,曹操征討韓遂、馬超,在渡河時被馬超大軍追殺,許褚扶曹操上船,一隻手推著船渡河,一隻手斬殺登船的敵人,護送曹操安然渡河。
後來,曹操與韓遂、馬超等單獨談話,左右皆不隨行,僅帶許褚一人,馬超自負其勇力絕人,想要暗中偷襲曹操,但平日經常聽聞許褚的大名,懷疑隨從的即是此人,也不敢輕易動手。
《三國演義》里有段馬超和許諸的大戰,兩人不分勝負,許諸戰的興起,「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虎痴裸衣戰馬超也被後世傳頌。
12.曹魏八虎騎
曹操的父親曹嵩本家夏侯氏,曹家、夏侯家均是人丁興旺,出了很多名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洪 、曹休、夏侯尚、曹真被評為曹魏八虎騎,其中以夏侯惇為首。
夏侯惇對曹操非常忠心,當時各將領都授予魏的官號,只有夏侯惇仍受漢朝官職,便上書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於魏。
但曹操卻認為夏侯惇與他同為漢官,屬於漢朝同僚,夏侯惇怎能屈就魏的官號,可夏侯惇依然強烈請求,最終曹操答應了他的請求封其為魏前將軍。
曹操起兵時,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他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
夏侯惇左眼被箭射瞎,《三國演義》中對此作了一些杜撰。
寫道夏侯惇在徐州攻防戰時迎戰呂布部將高順,高順敗逃,夏侯惇從後追趕,不料遭另一名敵將曹性射箭偷襲。
夏侯惇左眼被射中,痛得怒吼一聲便匆忙用手拔箭,卻不慎連著眼珠子拔了出來。
夏侯惇立即大喊:「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便把眼睛塞進嘴巴吞咽下去;然後又挺槍縱馬,上前殺了曹性報回一箭之仇。
三國紛爭,良禽擇木而棲,三姓家奴呂布也罷,忠義無雙關羽也好,能在滾滾歷史洪流之中留一名姓者,皆非凡人。
2018年8月27號
姜太公廟中陳列的64位名將,三國占8位,東吳比蜀漢和曹魏還多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在周文王時期被封國師,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軍師。輔佐武王伐商後成為了齊國的十足。由於歷朝歷代將他不斷地神話,於是就有了後來的「代天封神」故事,被神化的姜太公因為成為...
《三國演義》之曹魏十大猛將,第一潛能爆發能和呂布打成平手
《三國演義》是以蜀漢劉備為主角,而曹魏則是「亂臣賊子」,但是這終究改變不了曹魏幅員遼闊,麾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雖然看起來曹魏的頂級盟將並沒有劉備的多,但是數量上,可以說曹魏碾壓蜀漢和東吳;現在...
三國死得最鬱悶的五大名將,實力可以傲視三國,最終卻都死不瞑目
熟讀三國的朋友相比都知道,三國有太多的名將,太多的故事。例如: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關雲長千里走單騎;諸葛亮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張飛當陽橋喝退百萬雄兵;馬超渭水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等等名將故事,簡直可以...
三國時期的十大名將排行榜
說真的小編寫到這都不知道怎麼下手了,因為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名將好像雨後的竹筍,太多了,肯能好多人都聽過一呂二馬三典韋, 四關五趙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 二張徐龐甘周魏, 槍神張繡和文顏, ...
宋朝人眼中的三國名將,只有13人,曹操,趙雲不在其中
南宋有一位安陽人,叫張預,寫了一本《十七史百將傳》,又稱《百將傳》、在當時有一定知名度,也反饋當時宋朝人眼中的名將。十七史者,自周到五代。歷約春秋戰國(取吳越齊魏秦燕越趙)、秦、兩漢、 三國(魏...
三國十大戰神排行榜,呂布、馬超難上榜,此人第一你絕對服氣!
所謂戰神,並非必須是常勝將軍,也並非必須力能扛鼎,在某一次戰役中取得過輝煌戰績,或統帥了傑出的戰役,令敵人聞風喪膽者,在敵人心目中就是戰神。那麼今天我們來捋一捋三國時期,都有哪些猛將屬於戰神級別...
三國7大頂級戰將,第2位率七千人打敗十萬大軍,第4位影響一千年
中國歷史上有一段時期很奇怪,按道理是沒有的,但實際上存在,那就是三國時期。三國,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三國時期的名將不計其數,但真正算的上頂級名將卻不多,只有下面這七位。第一位是周瑜。
歷史上的三國武將前十排名,別再提呂布典韋馬超!
歷史上的三國武將前十排名,別再提呂布典韋馬超!在真正的歷史裡面,三國時期的人物是不存在像演義小說中的單槍匹馬,單打獨鬥的這一種情況的,更沒有隊中的主將主動上前衝鋒陷陣的狀況,在正史的三國武將排行...
三國歷史上真正的頂級名將,只有這八位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之時,群雄並起,名將輩出。可以說,一部三國史,就是一部英雄史。金戈鐵馬,硝煙瀰漫的三國戰場,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將領,締造了一段段不朽的軍事傳奇。
被歷史認可的三國九大名將,吳國人數最多,關羽排行第四
魏蜀吳三國入選武廟十哲的將軍有九位,這九位將軍各有所長,都能統領三軍,獨當一面。一、諸葛亮 諸葛亮未出隆中便知三分天下,外交聯合東吳,幫劉備出謀劃策、治理後方。劉備去世後,諸葛丞相幾乎以一己之力...
三國最值得擁有的十大「巔峰」武將,得其三者得天下!
俗話說:生逢亂世出梟雄,三國是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時代,英雄將領著實大把大把的數不盡數。熟讀三國的人,一定有聽過「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句話,它說的就是三國演義上的將領排名。其實,真...
三國時期的頂級名將,或許他讓你意想不到!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留名青史的軍事將領也不計其數。可以說,這既是一部三國史,也是一部英雄史,他們創造了一段段不朽的軍事傳奇。然而,真正能稱得上頂級名將的卻是屈指可數。所謂頂級名將必須具備超乎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