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肯裝瘋也不做皇帝 子孫卻因此免于靖康之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中國歷史上,為了爭奪皇位,父子兄弟間不惜自相殘殺,最著名的為唐代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殘害兩位兄弟,屠殺十個侄子。

不過,在中國歷史上也有皇子,寧可裝瘋也不做太子及皇帝,此人為趙元佐,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嫡長子。

宋太宗趙光義

據《宋史》記載,趙元佐自幼聰明機警,長得很像宋太宗趙光義,因此趙光義非常喜歡這個長子。

趙元佐十三歲那年,跟隨父皇打獵,一隻兔子跑到皇帝車駕前面,趙元佐一箭射中,令在場的契丹使者非常驚訝。

後來,趙元佐還跟隨父親「征太原、幽薊」。

趙光義因為是以皇弟的身份靠「金匱之盟」繼承皇位,按照「昭憲顧命」規定,趙光義死後要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廷美,趙廷美死後傳給趙匡胤的兒子。

成為皇帝後的趙光義並不想這樣做,於是施展陰謀手段,先逼死侄子趙德昭(即趙匡胤長子),接下來趙德芳也死掉。

《宋史·趙元佐傳》

公元982年,爆發了所謂的「趙廷美謀反事件」。

《宋史》載,趙光義誣陷弟弟想謀反奪位,藉此免去他的官職。

到公元984年,趙廷美被流放房州,「因憂悸成疾而卒」。

趙光義害死侄子,誣陷兄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保住皇位,將來百年後,再將皇位傳給兒子。

不過趙光義的苦心,並沒有得到兒子的理解。

趙光義最鍾意的繼承人是自己的長子趙元佐。

雖然他沒有明確封趙元佐為太子,但是已經讓趙元佐遷居東宮,封為楚王。

但是趙元佐與叔叔趙廷美關係很好,在「趙廷美謀反事件」中,群臣無一人敢言,唯獨趙元佐不斷為叔叔求情,「元佐獨申救之」。

影視中的趙光義

當趙廷美死亡消息傳到開封,趙元佐瘋了:「廷美死,元佐遂發狂,至以小過操挺刃傷侍人」。

趙光義非常關心兒子,「雍熙二年,(趙元佐)疾少間」,宋太宗立即大赦天下,顯然他還是希望趙元佐做太子。

不過,此時趙元佐的弟弟趙元僖也覬覦皇位,故意刺激哥哥。

趙元佐因為太宗唯獨不召他參加重陽節大宴,於是發怒,焚燒宮廷。

宋李嵩《朝迴環佩圖》描繪的宮殿局部

這次趙光義徹底憤怒,他當即下詔:「遣御史捕元佐,詣中書劾問,廢為庶人,均州安置」。

經過百官的再三求情,宋太宗才命人將趙元佐:「廢居南宮,使者守護」。

當宋太宗的第三個兒子趙恆即位,即宋真宗,就恢復大哥趙元佐的爵位,並委任他職務。

事實上,趙元佐並沒有真的瘋,他只是不願捲入皇室血腥鬥爭之中。

直到宋真宗的第六子宋仁宗趙禎在位時,趙元佐才病死,他一生都是富貴的。

北宋文人蘇轍在著作中說,趙元佐並沒有瘋病,只是裝瘋不願意做皇帝而已。

由此趙元佐被廢,他的子孫在日後「靖康之禍」中,並未被金人俘虜北上,可謂因禍得福。

影視中的宋徽宗、宋欽宗,「靖康之禍」被金國俘虜

後世對趙元佐的評價很高,比如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說:「三代而下,遂其至性,貞其大節,過而不失其中,幽光內韞,垂五百餘年,人無得而稱者,其楚王元佐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金匱之盟:一個母親的私心引發一連串悲劇

文/熊沾沾杜太后是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和第二任皇帝趙光義的母親。一朝兩位皇帝都是自己的兒子,這在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傳說宋太祖趙匡胤和趙光義年幼之時,有一次母親杜太后要帶著他們逃避兵災,就把兩個年...

大宋初年兄終弟及,宰相趙普緣何力挺?

歡迎戳右上方加關注!每天上午準時與您分享三篇優質文章~本文共734計字,閱讀僅需3分鐘~趙普和宋太宗趙光義都是陳橋兵變的主謀,當宋太祖趙匡胤去世後,趙普又成了宋太宗趙光義的股肱之臣,而且親手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