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在晉代魏過程中的貢獻有多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和平定淮南第一次叛亂之後去世,司馬師作為他的合法繼承人主政之後,面對的局面很複雜。

在朝內,司馬氏的野心剛剛凸顯,朝內有一批大臣對曹魏懷有忠誠,手握重兵的大將們並未明確的支持或者反對司馬氏,他們的主要目的是維持自己的權勢和軍隊;邊境之外,新主政吳國的諸葛恪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對曹魏擺出了進攻態勢。

司馬師執政不足五年,時間雖短,對內他平定了李豐等人的政變,一面用雷霆手段處死李豐、夏侯玄等人,一面對其餘不涉及其中的世家大族予以安撫和示好,穩定了朝內局勢。

同時任用和招募大批人才,為司馬氏集團內部的新舊更替打下基礎。

在身患眼疾的情況下,親自率軍平定毌丘儉、文欽的淮南二叛,基本上穩住了淮南地區的形勢。

對外,在東關慘敗之後,自承責任安撫諸將,然後在合肥新城擊退諸葛恪獲得大勝。


他延續了司馬懿的未竟事業,在生前基本完成了晉魏禪代的各項過渡工作和執政團隊建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氏在奪權過程中鎮壓了哪些反抗勢力

司馬懿殺曹爽之後,魏中央軍政大權全歸其掌握。可是,反對司馬氏的活動還不斷發生。主要有如下幾件事。王淩圖謀廢立事件王淩是王允之侄。正始初,官至征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後遷車騎將軍、司空。司馬...

司馬師:一千八百年前的殺妻狂魔······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