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能力一般 死後卻成武聖二代 原來他的盛名只是精神產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桃園結義排名第二,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五虎上將之首,看到這些描述,基本沒誰不知道這說的是誰?三國演義中的武聖關雲長,不過,只能限定在演義中。
跳出演義,回歸歷史,有沒有桃園結義,還真的不好說;過五關斬六將也是虛構;至於斬華雄,是他搶了孫堅的功勞;至於聲震華夏的水淹七軍,只是天災而已。
關羽一生,爵位不過是漢壽亭侯,這個名字儘管聽上去很有氣勢,但是最低一級的爵位。
在《三國志》中,關羽是和張飛、趙雲、馬超、黃忠放在一個傳里的。
要知道,被關羽所鄙視的陸遜可是被單獨列傳的。
可見在關老爺生活的那個年代,他並沒有享受到人們的熱切擁戴。
在唐朝以前,聖人只有一個,即文聖人孔子,唐朝中期,又增加了武聖人的封號,第一位武聖人是周朝的開國功臣姜尚——姜太公,而關羽只是姜太公的陪祀之一。
兩百年後,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調整陪祀隊伍,關羽和張飛被逐出了武聖廟。
關羽「被下崗」,結局未免慘了點。
但關老爺很快捲土重來,一舉取代姜太公成為新的武聖人。
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關林志》記載,宋徽宗年間,關羽的老家山西解州發生了一場災害——解州鹽池連續八年沒有產出一粒鹽。
根據上古傳說,蚩尤與黃帝大戰,失敗後倒地化為鹽池,如今鹽池不出鹽,十之八九是蚩尤作怪。
由於解州鹽池的收入占全國總稅收的六分之一,這讓宋徽宗十分憂慮。
龍虎山天師道掌門人張繼先張天師被請來作法除妖,張天師作法多次,不見效果,想到了生於解州的名將關羽,於是,便請關公下凡,大戰蚩尤。
以現在的眼光看,這齣比「關公戰秦瓊」還要荒誕的做法經不起任何推敲,但不知什麼原因,「關老爺下凡」之後,鹽池又開始出鹽了,關老爺的威名不脛而走。
「公元1104年,宋徽宗以自己的年號為封號,以道教的真君作為神職,敕封關羽為崇寧真君。
」吳健華說,從此,關羽「邁出」了走上聖壇的關鍵一步。
有宋一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尷尬的王朝,它的經濟興盛繁華,但軍事能力之差也赫赫有名。
面對遼國和金國的入侵,帝國上下急需一位名將作為偶像以激發士氣,在這樣的背景下,關羽就捨我其誰地登場了。
在北宋民間藝人所營造的江湖世界裡,關羽是一位壯志未酬的悲情英雄。
百姓的悲憤和關羽的悲情碰撞之後,關羽的形象陡然高大起來。
北宋蔡滌所著《鐵圍山叢談》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民間小孩子非常喜歡看皮影戲,每看到關羽被害時,就會流淚哭泣,請表演者停下。
民間對關羽的訴求和帝國軍事失利的無奈一脈相承,面對金兵鐵蹄的南下,宋徽宗也急需一位忠勇的軍人榜樣來激勵將士抵抗侵略。
在汴京(今開封)淪陷前,宋徽宗連續三次追封關羽,最後一次是在宣和五年(公元1123)追封關羽為義勇武安王。
從生前最低級別的漢壽亭侯到義勇武安王,關老爺從關張趙馬黃的「五虎上將」中單列出來,超越了那個時代的所有人物,開始一步步走向聖壇。
這一時期,民間各地修關公廟、祭祀關公也成為習俗。
宋元時期,三國故事已經開始流行,每年五月十三誕祭、九月十三秋祭定期舉行,且規模盛大。
宋元時期,由於關公信仰影響日廣,雜劇中出現了許多關公戲,如《關張雙赴西蜀夢》、《關雲長古城聚義》等,通俗易懂,盛於民間。
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中,涉及關羽的就有二十多回,其中有十四回不惜濃墨重彩,極力美化關羽。
關羽的傳說越來越廣,關羽的形象也在民間藝人和文人的筆下不斷「改造」和「升級」,以滿足普通百姓對這位蓋世英雄的崇拜。
英雄就應該與眾不同,就應該卓爾不群,在《三國志》中,關羽的掌中兵器是槍或矛,但既然關羽已經有別於張趙馬黃,那關老爺的兵器就不能是槍。
1909年,在內蒙古額濟那旗宋代佛塔中出土了一張關羽的畫像,這裡關老爺手持的就是現在我們所熟悉的青龍偃月刀。
而根據《武經總要》記載,青龍偃月刀原稱掩月刀,它並不是一種實戰兵器,而是宋代儀仗隊的禮儀用具。
宋代人為何要將關羽的兵器換成偃月刀,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兒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偃月刀不會有哪個將領使用——因為它的造型不適合實戰——只是它在關老爺手裡,能襯托出他的與眾不同。
或許正因為如此,關羽的老鄉、元代戲劇家關漢卿在他的名作《關大王獨赴單刀會》中,為觀眾活脫脫地刻畫了關羽和青龍偃月刀形影不離的經典形象。
試想,關羽假如拿著一把長槍,又如何能展現他卓爾不群的風度呢?
《三國志》注《蜀紀》、《魏氏春秋》中,曾撰寫了關羽與曹操爭秦宜祿前妻的故事。
這件事實在是有損關老爺的光輝形象。
到了元代雜劇《關公與貂蟬》里,這個故事的女主角換成了貂蟬,情節也不再是關羽垂涎女色,而是貂蟬愛慕關羽,身負興復漢室大業重任的關羽卻不為所動,如此「改造」,更加符合市井百姓的口味。
小說《三國演義》更是將關羽塑造成了「神勇無雙、忠義絕倫」最為契合百姓理想的形象,原本關羽人生「污點」的土山降曹被「改造」成了傳頌千古的「身在曹營心在漢」;而令人盪氣迴腸的華容道一節,更是將關羽的重義氣形象推向極致。
《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使關羽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在民眾中的威望日益攀升。
官方看到了關羽可以彰顯的聖人品行,也成了民間有口皆碑的道德楷模,關羽也開始成為上層統治者與底層民眾信仰溝通的渠道。
明萬曆年間,關羽得到了皇帝的三次加封,榮登「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之位。
明朝末年,關羽正式取代姜太公,成為新的「武聖人」。
關公信仰文化到明清時期達到鼎盛。
「英雄有幾稱夫子,忠義惟公號帝君」,關羽的封號經過宋、明、清的步步加封,最後在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最終封為「忠義神勇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佑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沒有青龍偃月,也無赤兔寶馬,人人皆知的關羽形象居然是騙人的?
世人皆知關羽,從「溫酒斬華雄」的英邁到「千里走單騎」的忠義,從遍布世界的關帝廟到香港影視劇里警察局供奉的香案,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把關羽當成神去看待。得益於《三國演義》的生動描寫,使得關羽成為了...
三國冷知識之三國名將關羽的武器其實不是青龍偃月刀
武聖關羽,一個義字當作是天的男人,在後世人的描繪中,青龍偃月刀幾乎是與關聖人如影隨行,可以說是人與刀完全融為一體,刀成了關羽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物。在傳說中,天下第一鐵匠只選月圓之夜打造青龍偃月刀...
關羽被稱為武聖,但真實的關羽武器居然不是青龍偃月刀?
三國時期是我國一個動亂的時期,也誕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而關羽是三國時期蜀國名將,也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諸葛亮稱讚他「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
武聖關公因何成為民間熱捧的財神爺?晉商當為最大推手
教師節的時候,本人寫了篇萬世師表的文聖——孔仲尼和他弟子的故事,今天我們把目光投向另一位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武聖關羽! 眾所周知,關羽,字雲長,今山西運城人士,是三國時期名將,一生戰功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