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反被聰明誤,他真得成了黃埔軍校里最憋屈的高材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賀衷寒(1900-1972),湖南嶽陽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與蔣先雲、陳賡並稱黃埔三傑,曾籌組孫文主義學會並擔任黃埔同學會書記長,後任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處中將處長,長期主掌國民政府情報系統,被稱為復興社四大台柱之一;抗戰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一廳廳長、政治部秘書長,1950年於台灣接任交通部長,1954年辭職,出任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1961年後,任國民黨中央設計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政務委員、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委員等職;1972年去世。

五四運動時,加入董必武組織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以中國勞工代表參加蘇聯召開的東方民族會議。

賀衷寒曾是標準的熱血青年,在各種學生運動中積極踴躍,1920年,20歲的他加入中國共青團,成為最早的一批團員,後來,他結識了一大批中共黨員。

按照這個路線,他本應成為中共老革命,但與張國燾的衝突使他1922年就被開除出團。

對蘇俄社會的親身考察,也使他對共產主義產生懷疑,漸漸便與共產黨漸行漸遠,最終成為蔣介石門下最狂熱的反共分子。

1924年,彷徨無措的賀衷寒在董必武指點下報考黃埔,與國民黨的親密接觸,使他找到新目標。

他各科成績優秀、口才出眾,以「嘴」聞名黃埔,與陳賡、蔣先雲並稱三傑,且是三傑中唯一一個親國反共的。

1926年5月,蔣介石下令解散各種學生社團,另成立「黃埔同學會」,名為促進團結,實為打壓「青年軍人聯合會」,而黃埔同學會則由賀衷寒主持,一家獨大。

賀衷寒搞政治的能力受到蔣的信任,但他並不滿足,很想帶兵,然而終其一生,蔣介石沒有給他兵權。

賀衷寒故意與胡宗南、陳誠走得很近,形成了黃埔系「武有胡宗南,文有賀衷寒」的輿論,擴大自己的影響,這些都令蔣介石不滿。

從1931年開始,賀衷寒先後擔任國民黨陸海空總司令部政治宣傳處處長、訓練總監部軍事教育處處長、鄂豫皖邊區剿匪總司令部政治訓練處處長等職。

1932年,在蔣介石授意下,賀衷寒等發起組建了復興社,即大名鼎鼎的「藍衣社」,核心人物多畢業於黃埔軍校,賀衷寒與胡宗南、康澤、戴笠、鄧文儀、鄭介民等人並稱復興社「十三太保」。

至1936年,賀衷寒已掌握國民黨全黨全軍的政訓大權,成為政訓系的頭領。

相互制衡歷來是蔣介石的用人之道,賀衷寒的勢力越來越大,尤其是網羅了鄧文儀等湖南籍幹部形成派系,蔣介石於是支持康澤組建了效仿德國黨衛隊的「別動隊」,以西南人來牽制湖南人的野心。

一向聰明的賀衷寒豈能體會不到蔣介石的戒備,他暗中不爽,伺機改變局面。

「西安事變」爆發,賀衷寒活躍起來,立刻站到「討伐派」領袖何應欽這一邊,以黃埔同學會名義,擁護何應欽暫代陸海空總司令,主張轟炸西安,「決一死戰,救出校長」。

賀衷寒有自己的小算盤:救出蔣介石,則得「勤王」之功;蔣介石在戰亂中喪命,還可傍上何應欽。

孰料「西安事變」以各方都沒有想到的效率和平解決了,蔣介石回到南京,大罵賀衷寒、鄧文儀:「我還沒有死,你們就想改換門庭!」據說賀衷寒被罵得當場痛哭,蔣介石讓他滾出去哭。

聰明反被聰明誤,賀衷寒的仕途由盛轉衰,此後一直到台灣,他都擔任著虛職。

在台灣期間,儘管他並無實權,仍有流言說他想搞分裂運動。

賀衷寒自稱「我前額有字,我是三民主義的信徒,我是中國國民黨的黨員,我是領袖的學生。

我賀某從未離開台灣一步,從未寫過一篇違背中央決定的文章與言論,運動從何而來?」如此忠心可鑑,也無法洗去前半生造成的猜疑。

1972年,賀衷寒因骨癌在台北寂然逝世,終年72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開蔣介石的「十二門徒」:林彪最讓其鬧心

在遼瀋決戰前的軍政會議上,蔣介石對部下慨嘆:「我要表揚他(林彪),他是黃埔最優秀的將軍,因為他把他的學長和教官都打敗了!我這個校長失職啊,在黃埔對他關心不夠,以致他投奔了共產黨!我對在座諸位很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