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閱兵20萬,原來我國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擁有了強大的軍事實力!附古代閱兵內容流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閱兵

這兩天,正值我國建軍90周年紀念日,威武我大中華!除了可以感受到我國軍人的威武和先進的武器外,更是回顧了我國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秋天,一次盛大的閱兵活動在驪山腳下舉行。

這是我所知道的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閱兵。

參加閱兵的軍隊總人數達到了20萬。

這又是一次不同尋常的閱兵。

其他閱兵,多是為了向外界展示自家軍事實力;這次驪山閱兵,卻是唐玄宗李隆基為了震懾朝廷內外潛在的政治對手,樹立自己的威信。

原來,李隆基即位後,雖然剪除了威脅自己權力的太平公主及其黨羽,但宮中仍然有暗流涌動,伺機而動。

李隆基於這一年的10月,調動20萬人馬集結於驪山腳下,舉行閱兵活動。

這次閱兵聲勢浩大,旌旗連亘五十餘里。

雖然規模龐大,可由於軍容不整,閱兵沒有達到預定的效果。

李隆基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他以制軍禮不肅罪殺了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將兵部尚書郭元振流放到新州(今廣東新興)。

兩位重量級官員被嚴懲,在軍隊里產生了很大震動,導致秩序混亂。

只有左軍節度薛訥、朔方道大總管解琬所率部隊保持穩定,令李隆基讚嘆不已。


古代閱兵時間

晉書》記載:「漢儀,立秋之日,自郊禮畢,始揚威武」

古代的閱兵場所,一般稱為「校場」或「教場」,古代又稱閱兵叫「校閱」就是這個原因。

古代閱兵的時間除了臨時安排外,一般安排農閒的秋冬季節。

據《周禮·夏官》記載,周王朝便是十一月閱兵,此即所謂「中冬,教大閱」。

但從《春秋左傳》所記來看,先秦諸侯國閱兵似乎以秋天為多。

如魯國大閱兵,一般便放在秋天,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魯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的大閱兵,均安排在秋天。

有紀念性或是戰爭狀態下的閱兵,時間則是隨機的,可依需要臨時確定。

如魯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前來攻打鄭國的齊、宋、晉、衛、秦等多個諸侯國軍組成的「聯合國軍」,先後在當年六月「觀兵於南門」、九月「觀兵於鄭東門」。

漢代閱兵時間基本固定在「立秋」這天舉行。

《晉書·禮志下》記載:「漢儀,立秋之日,自郊禮畢,始揚威武……武官肄兵,習戰陣之儀。

」在漢亡之前的最後一年,即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世襲魏王的曹丕便在這年立秋主持了漢朝最後一次閱兵活動,還「親令金鼓之節」。

漢魏時期形成的秋冬季節閱兵制度為此後歷朝所效仿,成為相對固定的閱兵時間。

如隋朝,「軍人每年孟秋閱戎具,仲冬教戰法」;唐朝,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冬十月辛卯,大閱於伊闕」;宋朝,宋太宗「秋九月大閱,與從臣登台觀焉」;明朝,明神宗「萬曆九年大閱,如隆慶故事」……

古代閱兵方陣

《孫臏兵法》記載:「有方陣,有圓陣,有疏陣,有數陣,有錐行之陣,有雁行之陣……」

古代閱兵也講究「隊列」和「陣形」。

《尚書·牧誓》記載,三千多年前周武王討伐商紂王時,在牧野(今河南省淇縣西南)舉行大戰前閱兵儀式。

儀式開始前,周武王命令:「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

」這些都是對隊列的要求,意思是,舉起你們的戈,排好你們的盾,立好你們的矛。

但古代閱兵的陣形與現代的「方陣」並不是一回事。

陣形又叫陣勢,或陣法,是實用戰術,善戰者無不通曉陣法。

先秦時已有一套相當成熟和實用的軍事陣法,戰國軍事家孫臏總結出十大陣形。

《孫臏兵法·十陣》稱:「凡陣有十:有方陣,有圓陣,有疏陣,有數陣,有錐行之陣,有雁行之陣,有鉤行之陣,有玄襄之陣,有火陣,有水陣。

唐宋時期,有關陣形的軍事理論更豐富,以1至10這十個數字開頭,分別叫: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兜底陣、五虎群羊陣、六丁六甲陣、七星北斗陣、八門金鎖陣、九字連環陣、十面埋伏陣。

在古代所有陣形中,大概要數諸葛亮的「八陣圖」最出名。

所謂八陣圖,就是八種攻防方式,分為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形,民間稱之為「八卦陣」。

唐代詩人杜甫在看到諸葛亮的八陣圖後,特意寫了一首《八陣圖》詩:「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古代大閱兵時陣形演練同樣精彩紛呈。

乾道四年十月,宋太宗舉行的大閱兵,步兵(步軍)、騎兵(騎軍)先後出場,根據令旗的信號,變出各種陣形。

《宋史·軍禮志》記載:「舉青旗,變放教直陣。

」「三鼓舉赤旗,變銳陣,諸軍相屬,魚貫斜列,前利後張,為沖敵之形。

」「四鼓舉白旗,中軍鼓聲旗應,變方陣為備敵之形。

別高一鼓,步軍四向作禦敵之勢,且戰且前,馬軍出陣作戰鬥之勢。

別高一鼓,各分歸地。

」「五鼓舉黃旗,變圓陣為自環內固之形。

」……

如此多變的陣形讓檢閱台的宋太宗趙光義十分高興:「帝大悅,犒賞倍之。


古代閱兵服裝

漢代將士身穿「鐵胄」唐代將士披掛「紙甲」

《新唐書》記載:徐商「襞紙為鎧,勁矢不能洞」

現代閱兵,受閱官兵的著裝也是一大看點,不同兵種著不同軍服。

古代軍服叫「戎服」、「戎衣」,但閱兵時一般統一著「甲冑」。

甲冑也稱「盔甲」,由帽子和作戰服組成,看似一種軍服,實乃防護器械,所以古代軍事學家並不視甲冑為服飾。

甲冑有很明確的朝代特徵,不同朝代不同時期,甲冑的款式和材料也不太一樣。

從現代考古發現來看,商王朝的士兵已裝甲冑。

如在河南安陽侯家莊1004號墓中便發現了這種裝備,甲是皮質的,相當精美,有黑、紅、白、黃四色漆彩繪圖紋;胄則是銅質的,用陶范整體澆鑄而成,表面經過打磨。

可以想見,穿這種作戰服參加閱兵自然會極其威武。

漢朝起,甲流行用鐵製作,故稱「鎧甲」。

胄也開始用鐵來做,故稱「鐵胄」。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唐代還製造出了堅固的「紙甲」,據《新唐書·徐商傳》,徐商「襞紙為鎧,勁矢不能洞。

」紙甲成本低,《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三年》記載,五代時淮南農民起義也曾製造紙甲,因此被稱為「白甲軍」。

宋元以後,甲冑多稱為「盔」。

到了清代,作戰服的功能、款式更加豐富,出現了明甲、暗甲、鐵甲、皮甲等,胄也出現了有不同級別之分的職官胄、隨侍胄、兵卒胄……軍服的顏色,從來都是大閱兵上的一道風景。

古代有紅軍裝、白軍裝、黑軍裝、黃軍裝、紫軍裝等,現代流行的「綠軍裝」則相當少見。

如魏晉時軍服以黃、白色調為主,唐代軍服有黑、紅、白、紫等色,清朝軍服則是石青和藍色為主。

相對來說,顏色最豐富的是宋元兩朝的軍服,而漢朝和明朝則崇尚紅色,軍服以紅色調為主,當年大閱兵現場多為一片「紅色的海洋」。

「綠軍裝」在古代雖然罕見,但也並非沒有。

隋朝的軍官服就有綠色。

《隋書·禮儀志》記載,隋朝「文武官等皆戎衣……六品以下兼用緋綠」。

不過,隋朝士兵則多穿「黃軍裝」。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生在我大中華,是驕傲,是滿滿的安全感!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我中華兒女都有一顆熊熊燃燒的軍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