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不良人》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動畫《不良人》改編成電視劇,由於高度還原動畫頗受好評,雖然可能是經費不足,演員的造型有些粗糙;李存孝這種動漫誇張造型,電視劇忠實還原是否有必要, 還有待商榷,但總體來說還是比較良心的。

這部COS版《不良人》絕對可以甩《秦時明月》、《誅仙》(噢!叫《青雲志》幾條街。

話說《青雲志》都四十幾集了碧瑤還沒死,原著黨眼鏡都跌到三體星了吧。

喜歡《不良人》這部動畫,與其歷史背景有關,梁胖個人很喜歡中國古代大分裂的亂世,這些時期給放勢力眾多,比較容易出故事,比如五胡亂華時期、南北朝時期以及五代十國時期。

以前黃易的《邊荒傳說》就是五胡亂華時期,而這部《不良人》發生在五代時期。

有點歷史常識的都知道,五代十國(907年—96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

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的合稱。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

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

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基本實現了南方的統一。

《不良人》的故事主要就發生在唐末到五代。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藩鎮割據,群雄並起。

據說黃巢叛軍攻陷長安之前,官府中的神秘組織——『不良人』,曾經執行過最後一次任務,然後便消失不見了,幾乎與他們同時消失的,還有叛軍搜遍長安也未曾找到的國庫寶藏,自此以後,江湖上便傳出一條謠言,在傳說中的龍泉劍上,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

天佑元年(904),唐皇室後裔李星雲與內臣李煥流落至渝州城,機緣巧合下被隱士陽叔子所救,並拜在其門下學武,數年之後,李星雲與師妹陸林軒下山歷練,途中結識了姬如雪和張子凡兩個好友,後來又偶然得到了傳說中的龍泉劍。

這樣一來,李星雲和龍泉劍引起了包括玄冥教、通文館、幻音坊和天師府等諸多門派的覬覦,他們動著各種各樣的心思,或巧取豪奪,或通緝追殺,各種手段招數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連消失已久的『不良人』也有重出江湖的跡象。

這部片子的名字「不良人」,原本是官名,在唐代官府掌管偵緝逮捕任務的官吏的職務稱謂。

在唐朝的官制里如唐六典、百官制、制官制都找不到「不良人」,因為它們記載的僅僅是官,但是「不良人」屬於吏這個層級,也就是說他在整個官吏體系中,其實相當於捕快。

而動畫片中「不良人」是直屬皇帝的神秘組織,而在五代時期,是興李復唐的重要勢力。

男主李星云為唐昭宗李曄的第十位皇子,唐哀宗李祚胞弟。

天佑元年(904)八月十一日壬寅夜,昭宗正在皇宮安歇,朱溫的手下蔣玄暉(五大閻君 蔣玄禮等原型)和史太帶領一百多人深夜來到宮殿,言軍前有急事相奏,欲面見皇帝。

史太逼近,將昭宗殺害,時年三十七歲。

天復四年(904年),唐昭宗遇害身亡,朱溫立昭宗第九子李柷(李祚)為帝,是為唐哀帝。

朱溫命蔣玄暉誘殺李氏諸王,蔣玄暉在西內宮中的九曲池設宴祭祀地神,並邀請諸王前來赴宴,正當宴飲酣暢之際,德王李裕、棣王李祤、虔王李禊、沂王李禋、遂王李禕、景王李秘、祁王李祺、雅王李禛、瓊王李祥,沉屍於九曲池水中。

昭宗諸子僅剩下昭宣帝/哀帝(年幼諸子下落不明)。

如果按照歷史的話唐昭宗李曄第十子瓊王李祥已經在這次誘殺李氏諸王中慘遭殺害,那麼李星雲的原型是誰呢?有兩種說法:

其一胡昌翼 唐昭宗乾寧四年(公元897年)8月,宣武節度使的朱溫部下韓建盡將諸王斬盡殺絕於十六宅。

不久,已有身孕的淑妃何氏被昭宗李曄立為皇后。

朱全忠藉故岐兵威逼京畿,第二年正月,唐昭宗在朱全忠的脅持之下,無奈起駕遷往洛陽。

二月遷都人馬來到陝州,因為東都洛陽宮殿尚未完工,於是滯留於陝州。

三月朔日,何後產下一男嬰。

四月,宮闕建造完畢,朱全忠請求發車起駕。

皇帝就將皇子託付與徽州人士胡三公。

胡三公臨危受命,不顧個人的安危,將皇子帶回婺源考川。

何後之子與胡三公來到考川之後,認胡三公為義父。

因為婺源有「十胡九汪」之說,改姓為胡,融於眾胡之中,可以掩人耳目。

取名為昌翼,也是為了感謝胡三公的覆翼、養育之恩。

胡昌翼避亂於考川之後,閉門少出,不願招人耳目。

幾年之後,年少的胡昌翼就以天資聰慧聞名遐邇,引起鄉人的注目和驚奇。

弱冠後的胡昌翼登後唐莊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明經科進士,所以後人尊稱他為明經公。

胡昌翼長大後胡三公將他的真實身世坦言相告,並且出示當初從宮中帶出的御衣和寶玩。

胡昌翼無意仕途,隱居於鄉中,開設書院,傳道授業解惑。

其二李禔天祐二年(905年)九月初十日,李禔被封為潁王。

李禔後為避亂化名為「李璟」改稱「岳王」,一路逃入南閩。

一路前行,因見高山重疊,兵馬難行,岳王感慨「龍游淺水無魚力,鳳入深山沒鵲威」,遂於該處散金銀,遣隨軍,後名曰「兵散嶺」。

再由親臣引至東洋,得遇舊臣周海、劉光。

是時周海為媒,娶劉光女為妻,避地銀屏峰一載,以馬為耕。

後復遭兵亂,避長溪潘公家居三載,生昌公,岳王改名為「李一郎」。

說完李星雲,咱們再來談談江湖上玄冥教、通文館、幻音坊和天師府等門派勢力。

玄冥教隸屬於朱梁、通文館隸屬於晉王、幻音坊隸屬於岐王。

梁(史稱後梁)—玄冥教


朱溫(852年-912年),漢族。

又名朱全忠、朱晃,咸通十一年(870年)他參加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先後攻陷洛陽、長安等地,大大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地位。

中和二年(882年)他歸附唐軍,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義軍。

因他鎮壓義軍有功,唐僖宗賜名全忠。

天祐四年(907年)他通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宣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改年號為開平。

梁開平三年(909年)正月遷都洛陽,因襲隋唐洛陽城,開平五年(911年)改元乾化。

乾化二年(912年)被親子朱友珪(冥帝)所弒,在位六年,卒年61歲。

朱友珪(冥帝),在《不良人》中為朱溫篡唐後為稱霸天下命其子朱友珪創建玄冥教。

他是教內武功最強,實力為大天位。

表面上為鞏固父親地位,暗地裡扶持黨羽,後成功弒父篡位,但不久便被不良帥打敗,羞憤自殺。

歷史上朱友珪(884年―913年3月27日),又名朱友球,小字遙喜,後梁太祖朱溫第三子(並非長子)。

乾化二年(912年),朱友珪弒父登基,改年號為鳳歷。

鳳曆元年(913年),朱溫的外孫袁象先、女婿趙岩、兒子朱友貞與將領楊師厚等人密謀政變,朱友珪逃走未成,於是命馮廷諤將他以及張皇后殺死。

朱友貞繼位後,追廢朱友珪為庶人。

朱友文(鬼王),在《不良人》中為朱溫次子,武功高強。

在教中地位頗高,地位介於冥帝朱友珪和孟婆之間,實力深不可測,黑無常評價說「在玄冥教內,相對於冥帝,鬼王才是最可怕的存在」。

因為受到父親朱溫的偏愛,又過於強悍,不服管教,遭到胞兄朱友珪的嫉恨,爭奪玄冥教之主的決鬥中,被手下黑白無常給出賣,遭到暗算,敗給了朱友珪。

被其關押在焦蘭殿地下的牢房中,之後朱友珪找個假朱友文矇騙朱溫。

後因冥帝朱友珪的血而解除封印。

歷史上的朱友文(?-912年),本名康勤,字德明,是朱溫養子,並非親生兒子。

朱溫的長子郴王朱友裕早死;次子博王朱友文(養子);三子即朱友珪;四子均王朱友貞。

也就是說按照歷史來說,鬼王是冥帝的哥哥。

朱友文多才多藝,而且年長,所以深得朱溫的寵愛。

朱溫自從正妻過世後,經常召諸子之妻入宮陪侍(朱友珪之妻張氏、朱友文之妻王氏)。

朱友文的妻子王氏容貌美麗,朱溫尤其寵愛她(動畫中是朱友珪之妻張氏更為受寵)。

乾化二年(912年),朱溫病重,讓朱友文之妻王氏召朱友文回京,託付後事,並貶謫郢王朱友珪出任萊州刺史。

於是,朱友珪聯合左龍虎軍統軍韓勍發動政變,殺害朱溫,賜死朱友文,自立為帝。

後梁末帝朱友貞即位後,恢復朱友文的官爵。

朱友貞,在《不良人》中為大梁末帝,朱溫三子。

性情怪異多變,以自我為中心。

嗜賭成性,常以人命來作為賭注。

第二季中登場,目前親率大軍圍困潞州城,與李存勖對陣。

歷史上的朱友貞(888年―923年),漢族。

初名友貞,即帝位,改名為鍠,後再改名為瑱,為朱溫的第四子,五代十國時期後梁最後一位皇帝,913年—923年在位。

朱友貞生於東京洛陽,他容貌儀表俊美,性格沉穩,寡言少語,喜歡與儒士交往。

鳳曆元年(913年),朱友貞與趙岩等密謀推翻朱友珪,即皇帝位。

龍德三年(923年),(後唐)李克用養子李嗣源率領大軍逼近汴州,朱友貞眾叛親離,傳國玉璽被部下盜走,迫於無奈橫劍自殺,時年36歲。

王彥章,在《不良人》中為朱友貞手下的武將,面容兇狠,心狠手辣。

在戰場上實力強悍,有一人殺死李存勖手下十六名武將的戰績。

歷史上的王彥章(863年―923年),字賢明(一作子明),鄆州壽張(今山東梁山西北)人,五代時期後梁名將。

朱溫建後梁時,王彥章以功為親軍將領,歷遷刺史、防禦使至節度使。

他驍勇有力,每戰常為先鋒,持鐵槍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為「王鐵槍」。

後為李存勖所擒,寧死不降,於是被下令斬首。

享年六十一歲。

在《不良人》中提到的潞州正是梁與晉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對陣的前沿。

(後)梁建立後發兵8萬,打算收復被李克用占據的潞州,但圍攻半年不下。

次年(908年)初李克用病死,李存勖繼為晉王,親率晉軍為潞州解圍,大獲全勝。

晉、唐(史稱後唐)—通文館

李克用(856年—908年),唐末將領,沙陀族人。

別號「李鴉兒」(其軍隊主力亦稱「鴉軍」)。

因一目失明,又號「獨眼龍」。

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賜姓名李國昌,李克用早年隨父出征,常衝鋒陷陣,軍中稱之為「飛虎子」。

先後鎮壓龐勛起義軍、黃巢起義軍。

大順二年(891年),唐廷恢復李克用官爵,並封晉王。

此後李克用長期割據河東,與占據汴州的朱溫對峙。

天佑四年(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國號梁,改元開平。

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號,以復興唐朝為名與後梁爭雄。

次年(908年),李克用病死。

如果按照歷史的話,李克用早在朱溫建國第二年就死了,而在《不良人》第二季中,朱友貞在位時,晉王李克用依然健在。

李克用的親兒子有唐莊宗李存勖、永王李存霸、邕王李存美、薛王李存禮、申王李存渥、睦王李存乂、通王李存確、雅王李存紀等,其義子眾多,有記錄的有九個,為:李嗣源、李嗣昭、李嗣本、李嗣恩、李存信、李存孝、李存進、李存璋、李存賢。

所謂「十三太保」為李克用的十三位兒子(包括義子),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進、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審、十太保李存賢、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因皆被封為太保而得名,有時亦特指第十三位義子李存孝。

除三太保李存勖外,其他十二人均為養子。

而動畫《不良人》中十三太保排行第九的是通文館忠字門門主李存忠,排行第十二勇字門門主李存勇、排行第十三忍字門門主李存忍、排行第十是孝字門門主李存孝。

前三人均為動畫杜撰人物,而李存孝歷史上確有其人,只不過排位是十三。


李嗣源,在《不良人》中為通文館聖主,李克用義子,十三太保之一的大太保,一襲白衣儒生打扮,貌似溫文爾雅,其實視人命如草芥,經常借刀殺人,自己輕易不動手。

李星雲的身份曝光後,迫於不良帥的壓力,投靠了李星雲,暗中欲讓養子張子凡將李星雲帶回通文館,挾星雲以令諸侯。

當年為了得到天師府的武功五雷天心訣,將張子凡抱走,使得張天師得了失心瘋。

歷史上的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於應州金城(今山西應縣),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

原名邈吉烈,稱帝後改名李亶。

李嗣源是晉王李克用養子,以驍勇知名,後輔佐莊宗李存勖建立後唐。

他在後唐滅後梁之戰中屢立戰功,累升至成德節度使、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兼中書令。

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鎮壓鄴都兵變,卻與變兵合流,率軍攻回洛陽,結束了李存勖的統治。

他初稱監國,不久即位為帝,改元天成。

李嗣源在位七年,殺貪腐,褒廉吏,罷宮人、除伶宦,廢內庫,注意民間疾苦,號稱小康。

但後期姑息藩鎮,孟知祥據兩川而反;御下乏術,權臣安重誨跋扈而不能制;次子李從榮驕縱而不得法,以致變亂迭起,朝政混亂。

長興四年(933年)十一月,李從榮準備武力奪位,結果事敗被殺。

李嗣源病中聞變,受驚崩逝,終年六十七歲。

廟號明宗,諡號聖德和武欽孝皇帝,葬於徽陵。

李存勖,在《不良人》中為十三太保之一,喜與伶人廝混,總是帶不同的面具來襯托心情,性情狂傲自負。

歷史上的李存勖(885年-926年),沙陀族,本為朱邪氏,小名亞子,李克用的長子。

天佑五年(908年)繼晉國王位,之後經過多年的征戰,北卻契丹、南擊朱梁、東滅桀燕、西服岐秦,一步一步使得晉國逐漸強盛起來,就是死敵梁太祖朱溫都不得不感嘆「生子當如李亞子」。

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稱帝,國號叫「大唐」,史稱後唐,並於同年十二月滅梁朝,定都洛陽。

天成元年(926年)死於興教門之變。

李存勖自小長相卓爾不群,成年以後英明神武,素以勇猛善戰聞名,又長於謀略。

李存勖自幼喜歡看戲、演戲,常粉墨登場,並自命藝名「李天下」,寵幸伶人,重用宦官,又吝嗇錢財,不懂撫恤士兵,三年即兵變被殺。

所謂興教門之變是擔任指揮使的伶人郭從謙(那個小丑鏡心魔?)發動兵變,打進宮城,焚興教門。

唐莊宗的近臣多數逃逸,僅王全斌等十幾個人抵抗。

混戰中,莊宗被亂箭射中,王全斌將其扶至絳霄殿,直到莊宗死去,大慟而去。

最後,一個伶人揀了些丟棄的樂器,放在莊宗的身上點火,焚屍而去。

史稱興教門之變。

李存孝,李克用的義子,十三太保之一,排名第十,孝字門門主。

外表是一個體型龐大,壯勢如山的巨人。

武藝高強、武功達到大天位的境界。

,號稱天下第一猛。

寡言少語,對李存忠言聽計從。

後在營救李星雲時,李存孝被「鬼王」 朱友文所殺,屍骨無存。

歷史上的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飛狐人,本姓安,名敬思,突厥族沙陀部落人。

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

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義子之一,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個。

古人言「王不過項,將不過李!」項,指的是西楚霸王項羽;李,指的就是李存孝。

史書記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他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的地位相當於《說唐傳》中的趙王李元霸,天下無敵,人稱飛虎將軍。

李克用另一義子的李存信出於嫉妒的挑唆而使李存孝背叛了李克用,但以他一勇之夫,不是老謀深算的李克用的對手,結果被李克用稍施小計在幽州捉住,押解回太原後,用五馬分屍。

值得一說的是後唐之後幾個中原政權均與晉/唐系有關。

(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892年—942年),隸屬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朱溫與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爭雄,石敬瑭衝鋒陷陣,戰功卓著。

李嗣源對石敬瑭很器重,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並讓他統領自己的親軍精銳騎兵「左射軍」,號稱「三討軍」,視他為自己的心腹之將。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後唐軍兵圍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並甘做「兒皇帝」。

隨後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稱帝滅後唐,定都汴梁,改國號為「晉」,史稱後晉。

(後)漢為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895-948年)所建,稱帝後改名為劉暠。

劉知遠是沙陀人,早年在後唐明宗部下為偏將,因為在戰爭中救過石敬瑭的命,遂被引為親信。

石敬瑭任河東節度使時,任劉知遠為節度押衙。

石敬瑭勾結契丹密謀造反時,劉知遠也參與了。

由於劉知遠被石敬瑭視為親信,所以後晉建立後,他被任命為侍衛親軍都虞候,領保義軍節度使,後來又很快升任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成為禁軍的最高統帥。

天福六年(941年),任河東節度使、北京留守。

石敬瑭死後,劉知遠預感到天下將要大亂,所以著意經營太原。

契丹攻占汴梁,滅亡後晉後,待到契丹軍隊無法在中原立足而北撤時,劉知遠在太原稱帝,時在公元947年,為了掩人耳目,他仍用天福年號而不改元,稱這一年為天福十二年。

然後親率大軍乘中原空虛之際進入洛陽,殺死了李從益母子。

劉知遠因為冒姓劉氏,故以漢為國號,史稱後漢,稱他為後漢高祖,都城仍在汴梁。

(後)周開國皇帝郭威(904年-954年),早年應招在澤潞節度使李繼韜帳下從軍,李繼韜被李存勖發兵滅掉,郭威也被收編進了後唐軍隊,入了李存勖的親軍「從馬直」。

曾為後漢的鄴都留守,後漢隱帝嫌「厭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鄴都去謀殺郭威,以激起了郭威反叛。

950年冬郭威發兵南向,攻入開封,推翻了後漢王朝,951年2月13日,即位建元,國號周,史稱後周。

他生性節儉、虛心納諫、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區的經濟、政治形勢漸漸趨向好轉。

岐—幻音坊

李茂貞,在《不良人》中身兼岐王與幻音坊女帝兩個身份的女性。

其人本是女子,平時以面具示人,暗組殺手組織幻音坊,化名女帝,對抗朱溫與李克用。

一心想將李星雲接回幻音坊。

歷史上的李茂貞(公元856年-公元924年),原名宋文通,字正臣(當然不是女的啦……)。

唐末、五代藩鎮軍閥,官至鳳翔、隴右節度使受封岐王。

光啟三年(公元887年),唐僖宗由鳳翔返回長安,遭遇藩鎮李昌符攔截,護駕部隊與李昌符的軍隊發生激烈衝突,李昌符兵敗逃走,僖宗命李茂貞追擊,李茂貞不負僖宗所託將李昌符擊敗斬殺。

僖宗晉升李茂貞為鳳翔、隴右節度使,大順元年(公元890年)封隴西郡王。

景福年間(公元893年)朝廷與李茂貞發生多次衝突,先後數次出兵討伐,結果連連戰敗。

唐昭宗被打得損兵折將。

而李茂貞不但未獲罪反被晉封為岐王,加守尚書令。

唐朝滅亡後,李茂貞未向後梁稱臣,沿用唐哀帝的天佑年號,並準備聯合王建、李克用出兵討伐朱溫,但因各懷心事而不了了之,後唐建立後,李茂貞心懷不安,上表給莊宗李存勖,向後唐稱臣,李存勖因其是舊朝老臣,不加怪罪,改封其為秦王。

改封后不久,李茂貞病死,時年六十九歲。

李唐—不良人


袁天罡在《不良人》中為「不良人」天罡三十六校尉中的天魁星,不良人的首領,唐太宗年間的道士。

憑藉丹藥獲得長生不老,暗中組成不良人專供大唐君王驅使,只有歷代皇帝才知曉他的真實身份。

唐滅亡後,將不良人解散,分別安排在各個部落,把龍泉劍交於陸佑劫,等待時機以求東山再起。

李星雲年幼時,暗中教授其武藝。

自稱大天位也不放在眼裡,能輕易擋下通文館聖主的至聖乾坤功,幾個回合就將玄冥教冥帝的內功打散。

李星雲出山後,憑藉武力要挾岐國幻音坊與晉國通文館協助李星雲復國。

歷史上的袁天罡(583-689)是隋末唐初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測家、風水大師、道士、相士。

善風鑒,累驗不爽,隋時為鹽官令,入唐為火井(臨邛)令。

相傳他懂得「風鑒」,即憑風聲風向,可斷吉凶。

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

著有《六壬課》、《五行相書》、《三世相法》、《推背圖》(和李淳風共著)、《袁天罡稱骨歌》等。

而這當中《推背圖》無疑是大家最熟悉的,傳說它是唐太宗李世民為推算大唐國運,下令讓天相家李淳風和袁天罡編寫的。

李淳風用周易八卦進行推算,沒想到一算起來就上了癮,一發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後中國2000多年的命運,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說道:「天機不可再泄,還是回去休息吧」,因此這本預言奇書得名《推背圖》。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不良人》與歷史細節出入不少,但大體方向還是一致的,朱友貞會被李存勖、李嗣源擊敗,大梁滅亡,而李克用死後唐政權內部李存勖和李嗣源鬥爭激烈,李存勖死在伶人之手(鏡心魔),「岳不群」李嗣源即位稱帝。

表面上國號又恢復「唐」。

岐王/女帝勢力先後臣服於梁、唐兩大政權,最後得以善終。

至於李星雲最終會像很多武俠小說主角一樣和愛侶歸隱山林。

PS:《不良人》中常提到渝州,在隋初改楚州為渝州,治巴縣,即今重慶。

五代時期屬於前蜀、後蜀的勢力範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不熟悉的五代十國皇帝列表

後梁太祖朱溫簡介 建立後梁,史上最流氓的皇帝朱溫(公元852—912年),原名朱溫,歸唐後賜名朱全忠,稱帝後又改名朱晃,原豐縣(第)一鄉艾村裡午溝集人。但這是一個籍貫尚存爭議的人物,現行史書中多...

燕雲十六州的鍋應該由宋朝和石敬瑭一起來背

唐末亂政唐末,民不聊生,黃巢起義席捲大江南北,各地節度使作壁上觀,朝廷就向沙陀族借兵剿匪,沙陀人李克用任河東節度使率沙陀鐵騎和起義軍降將朱溫一起撲滅了起義軍。這時的唐朝奄奄一息,李克用和朱溫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