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對毛主席厲聲下令,和周總理討論搞掉蔣,死後惦記人民吃肉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聶榮臻是我國十大元帥之一,建國前的他征戰無數,在戰場上立下軍功赫赫;建國後的他主管尖端武器科研,日夜操勞,嘔心瀝血,僅用五年的時間就帶領科學家研製成功了飛彈、原子彈,讓我國在軍事力量上也多了一份強有力的保障。
但毛主席眼裡的厚道人,怎麼會對他厲聲下令,讓他必須離開呢?
這件事發生在1948年,那時國民黨的特務偵察到毛澤東,就派飛機來轟炸。
毛澤東正在睡覺,聶榮臻聽到飛機的聲音,立即趕到毛澤東的房間,把他叫醒。
毛澤東卻說:「不要緊,沒有什麼了不起,無非是投下一點鋼鐵,正好打幾把鋤頭開荒。
」
聶榮臻急了,他紅著臉對毛澤東說:「你必須馬上離開,我要對你的安全負責!」
毛澤東還是不著急。
聶榮臻也來不及等待主席的點頭同意,就命令戰士馬上抬來一副擔架,連拉帶扯,把主席抬進了防空洞。
敵機連投幾枚炸彈,其中一枚正落在主席的小院裡,把門窗和一些物品都炸碎了。
事後人們都說:「從來沒見聶司令紅過臉,那次他可真急了,要不是他,還不知要出什麼大事情!」
為了毛主席的安危,平時總是默默承受的「厚道人」聶帥,竟憋紅了臉厲聲命令起主席,這可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多強的責任感啊!
一向被毛主席和大家認為的厚道人聶帥,其實也「不老實」,曾經常和周總理討論把蔣介石搞掉。
中山艦事件中,聶帥和周總理等諸多共產黨員被蔣介石軟禁了起來,雖然後來被放了,但蔣介石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共產黨員退出第一軍;第二,不退出的要交名單。
周總理回來向大家傳達後,中央決定接受蔣介石的條件。
於是有些同志退出了軍隊,留在軍隊的周總理等同志也被排擠出了第一軍,聶帥也被免去了在黃埔軍校的職務。
據《聶榮臻回憶錄》記載:中山艦事件以後,大家非常氣憤。
在區黨委,陳延年、周恩來、黃錦輝等同志,我們經常一起議論,認為蔣介石政治上很反動,應該給予反擊或把他搞掉。
我們知道,在廣州還有許多領導人象毛澤東同志等也有同樣看法。
從當時的力量對比看,把蔣介石摘掉是完全可能的。
為了追求革命的真理,聶帥和其他共產黨員決定對反動的蔣介石予以反擊,把邪惡的萌芽扼殺在搖籃里。
聶帥對蔣介石手中的軍隊力量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分析:
據《聶榮臻回憶錄》記載:蔣介石手裡的王牌,就是第一軍。
除第一軍外,第二軍是譚延闓,第三軍是朱培德,第四軍是李濟深,第五軍是李福林,第六軍是程潛。
這些人都並不聽蔣介石的話。
相反,我們在各軍中都有一定的力量。
真要打起來,他能指揮的力量是不多的。
此外,在黃埔軍校,我們也有很多黨團員,黃埔學生中,大部分是同情支持我們的。
但是,由於大家事前毫無思想準備,所以在錯綜複雜的矛盾面前,被迫妥協下來了。
1992年5月14日,聶榮臻作為我國最後一位開國元帥去世了。
就在去世的當天,聶帥仍堅持聽文件,看新聞聯播,了解國家形勢。
晚上大家圍著聶帥聊天的時候,說到菜價貴,聶帥說,這可是個大問題,中國人吃肉少,吃菜多,政府要多想些辦法,多搞些暖棚嘛。
陳賡大將誰的玩笑都敢開,毛主席點將陳賡卻順便開了陳賡的玩笑!
有一位將軍曾經在回憶錄中這樣評價陳賡大將:打起仗來極其嚴厲,而平時卻極其幽默。陳毅元帥談到陳賡大將時,曾說陳賡就像「一個玻璃杯,從外面能看到裡面」,而對於陳賡大將的戰功,陳毅元帥說:「解放戰爭,...
粟裕大將起伏一生:去世十年後才獲平反
1955 年,中央在討論到粟裕軍銜問題時,毛澤東不僅要給粟裕授元帥銜,而且給予了粟裕極高的評價。毛澤東說:「論功、論歷、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曉得華東粟裕呀?」周恩來...
我黨對「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探索歷程
1921年7月建黨至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的六年時間裡,我黨沒有獨立建軍,而在國民黨的黃埔軍校,開展了共產黨的政治工作;我黨領導的葉挺獨立團擔任北伐戰爭先遣團,打出了「鐵軍」稱號,但仍然屬於「國...
聶榮臻的最後歲月:毛主席的照片陪他走完人生旅程
1992年1月,聶榮臻元帥的辦公室要掛一張毛澤東的照片,選哪一張呢?工作人員找了半天,拿出兩張請他過目。一張是毛澤東的辦公照,一張是他本人陪毛澤東等人看飛行表演的照片。兩張彩照放在他面前,他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