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三絕:諸葛亮是智絕,曹操是奸絕,關公為何成了義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義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

「義」與「道」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幾乎占據同等重要及同樣高度的地位:義謂天下合宜之理,道謂天下通行之路。

儒家對義的註解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 又:「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意思是:有高尚人格的君子為人公正、友善、正直、果敢,沒有不適合的環境,沒有不能做的事情,處世待人接物不是以人為標準,也不是以事為標準,而是以義為準則。

關公之義,來自於「春秋大義」。

《春秋》是孔子借春秋242年史事以表示自己的政治觀點,處處包含"微言大義"。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中評論道:「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所以,春秋大義就成了中華文化中的一種基本精神,旨在明辨是非、邪正、善惡、褒貶。

關公生活的時代,世道衰弱,綱常不振,和西周末年的社會特點極其相似,仁人志士傷時憂世,從《春秋》中能找到對社會的解釋,明辨是非善惡,找到人生價值取向。

關公喜讀《春秋》,從中得到啟示和指引,並遵循春秋大義來做人處事,這也為關公日後成為中華民族「義」的代表埋下了伏筆。

關公終其一生,實踐一個「義」字。

青年除呂熊,展露的是俠義;桃園三結義,凝聚的是「情義」;夜讀春秋,恪守的是禮儀;掛印封金,折射的是信義;華容道釋曹操,體現的是恩義;沙場釋黃忠,遵循的是道義;追隨劉備一生無怨無尤,完備的是忠義。

從劉關張「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結義誓詞,到「新恩雖厚,舊義難忘。

茲特奉書告辭,伏惟照察。

其有餘恩未報,願以俟之異日」留書辭曹找尋劉備,後來終於華容道義釋曹操完成信義允諾,這些都體現了關公的義士信念和精神風貌。

及至「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的捨生取義的義士情懷已經升華,到與「竊聞義不負心,忠不顧死。

羽自幼讀書,粗知禮義,觀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嘗不三嘆而流涕也」的羊左榜樣的首尾呼應,關公的行知合一,對春秋大義的內化,都形成了實實在在的人生足跡和義的道德實踐行為,從而使他自己成為古往今來義士的典範和楷模。

《三國演義》的評論家毛宗崗說三國有「三絕」,諸葛亮是「智絕」,曹操是「奸絕」,關公則是「義絕」。

他論道:

歷稽載籍,名將如雲,而絕倫超群者,莫如雲長。

青史對青燈,則極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則極其英靈。

秉竹達旦,人傳其大節;單刀赴會,世服其神威。

獨行千里,報主之志堅;義釋華容,酬恩之誼重。

做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霽月光風。

經過1800多年的對關公義的形象的再塑造,歷經無數中華先輩對「義絕」關公的神化、聖化、美化的演變,關公的「義」成為了具有為全社會所接受的普世性價值觀,關公的歷史、傳說和演義因對儒家所倡導的道德情操的相互印證,使關公的義具有了豐富具體的儒家內涵,關公崇拜的普及,表現了傳統文化的道德精神從學堂的說教向全社會人際關係行為的實踐延伸,關公在成為中華道德實踐神的同時,融合了無數中國人民心中的道德理想的關公也就成了中華民族惟一的也是最具典型代表意義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品牌:中華民族精神「義」的符號,「義」的象徵,「義」的註解。

作者:關公文化彭允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