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教學反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現代化學下有五門二級學科: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與高分子化學,所以我們要複習好九年級化學知識點。
下面是廈門學研教育小編為您整理的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教學反思,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教學反思一
化學中考分數為70分,比起其他學科來說,比例偏低,所以現在的學生非常不重視化學,覺得這只是一粒芝麻,和其他的西瓜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
表現出的問題是學生積極性不高,有輕視的傾向。
在加上化學是文理綜合較強的學科,有性質、反應規律、化學用語、基本操作等多方面內容需要記憶,且化學用語、分子、原子等內容的學習又是難點,不易較快的掌握。
面對此情,我感覺到壓力好大。
為提高中考成績,必須想辦法,經過認真反思,決定在複習中從以下以幾點入手:
一、曉知以理,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
這是重中之重,只有學生願意學習,後面的計劃才能實現。
二、複習中扎紮實實打好基礎,拚命趕進度不可取。
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係,
因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化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單元課題過關。
由於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化學的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儘量降低落後面。
那種為了留更多的複習時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拚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
三、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平時教學與複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
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近幾年化學試題中出現科學探究內容,對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應該準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為參照對象,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四、密切聯繫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近年試題涉及環保等社會熱點內容,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考查。
這類試題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強。
這就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儘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五、對難點內容加強練習
化學基本概念都是用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得出來的,常包括定義、定律、規律、原理和反應規律等。
其中每一個字、詞都有其特定的意義,以保證概念的精闢性和科學性。
在初中化學教材中,基本概念幾乎每課題中都有,而化學概念是學習化學必須把握的基礎知識,準確地理解概念對於學好化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清概念,讓學生把握好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概念中要害的詞語一定要講解到位
為了深刻講解概念的含義,教師不僅要注重對概念論述時用詞的嚴密性和準確性,同時還要及時糾正某些用詞不當及概念熟悉上的錯誤,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
例如,在講「單質」與「化合物」這兩個概念時,一定要強調概念中的「純凈物」三個字。
也就是說,單質和化合物應該在純凈物的範疇內進行區分,然後再根據它們組成元素種類的多少來判定其是單質或者是化合物,否則學生就輕易錯將一些物質如氧氣、臭氧的混合物看成是單質(因它們就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同時又可誤將食鹽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們就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
2、概念的內涵一定要剖析到位
一些含義比較深刻,內容又比較複雜的概念一定要進行剖析,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學的一大難點,不僅定義的句子比較長,而且涉及的知識也較多,學生往往難於理解。
因此在講解過程中,若將組成溶解度的四句話剖析開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
其一,強調要在一定溫度的條件下;其二,指明溶劑的量為
100g;其三,一定要達到飽和狀態;其四,指出在滿足上述各條件時,溶質所溶解的克數。
這四個限制性句式構成了溶解度的定義,缺一不可。
3、概念之間的相互關係一定要練習到位
有些概念,是概念中包含概念,學生對這樣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有一定困難的。
這就要從兩個概念的相互關係的著重練習做起,使學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
例如在講了「氧化物」的概念「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假如其中一種是氧元素,這種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後,可接著提出一個問題:「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麼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為什麼?」這樣,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反覆推敲,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概念中要害的詞句「由兩種元素組成」來分析,由此加深對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對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進行化學概念的複習中,要抓住每個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詞、句子以及相關特徵,把概念講清楚,講透徹,搞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這樣,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強學習能力都是大有幫助的。
六、強化教學過程的相互學習、研討。
經常與老師及時進行交流,精選習題提高課堂效率。
在習題處理上:
1、選題要有代表性和啟發性
化學習題不在多,而在精。
精的標準就是習題類型要全面,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針對重點。
選題的啟發性是指選取的習題材料要從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潛在水平出發,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指導、啟發和激發作用,將設計好的一系列問題,作為思維的路標,引導學生循著符合邏輯規律的方向進行思考,質難問疑、創造提問和答疑的民主氣氛,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進行探索的思考能力。
2、以點帶面,突出思路教學
在習題課教學中,重視題意的分析,逐步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
通過審題,讓學生弄清每類習題與哪些概念、理論、公式和哪些物質的性質有關,進而找出解答的問題與已知條件的關係,然後根據習題特點,找出解題的要害,從而形成正確的思路和解題的方案,把握解題方法,並能列出解題格式,要點和注重事項。
如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一般思路為:⑴審析題意。
從中找出已知和求解的關係。
⑵列已知,設未知。
⑶列出比例式、求解。
⑷寫出答案並驗算覆核。
3、要重視習題課的反饋糾正
習題課教學中,對學生習題中出現的範例和錯例應及時整理,並反饋給學生。
如解題中的簡捷思路、方法和技巧,筆答題邏輯的嚴密條理清楚,通過講評,介紹給其他學生,有利於推廣交流,啟迪思維。
使學生熟悉到解任何題目,把握必要的知識是基礎,間接新奇的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不容忽視,從而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通過對錯例的分析講解,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理解為什麼會出錯,從而對症下藥。
對錯誤嚴重的,還可以進行面批、面改,給予個別輔到,便於因材施教。
4、突出化學計算
化學計算在中考中約有10分(最後一題計算題和選擇題中的化學式計算),也是學生今後從事農業生產和繼續學習及從事科學實驗研究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它能使學生從量的方面理解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把握化學計算的技能和培養一些能力,因此在化學課教學中我有突出了計算習題的教學。
七、加強實驗教學。
中考試題中,實驗題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也是學生易失分點,此類型題應引起了我們老師的高度重視。
在教學及複習中加強了這一部分的力度,引導如何審題、實驗設計方案,收集相關題型加強訓練。
以上是我在教學上的一些體會,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收穫
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教學反思二
新課程的實施給學校帶來了新的活力,給課程注入了新的生機,給教師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新的《九年級化學課程標準》為化學教學樹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
化學教學正在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生巨大的變化,通過幾個月的教學實踐,我有許多體會和反思,現總結如下;
一、 對化學新教材的認識
新教材用先進的化學科學知識充實了化學教材,加強了化學與人們關心的課題,如材料、能源、環境、生命等的融合與滲透,引導學生從日常的生產、生活入手,用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元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其形成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學會用化學的知識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特別突出了以下幾點:
1、注重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教材將「科學探究」作為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將化學知識的學習與科學探究過程緊密結合、融為一體,使學生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進行科學探究和形成科學的價值觀。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通過活動與探究、觀察與思考,討論與交流等一系列活動來實現的。
2、突出與社會生活實際的聯繫
化學推進了現代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對人類解決當前面臨的環境、資源、糧食危機、人類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問題提供了可能的途徑。
新教材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有目的地介紹日常生活和現代社會建設中所用到的化學知識和化學技能,為學生提供了他們比較熟悉的情境素材,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讓學生體驗到學有所用,激發起學生學習化學的慾望與興趣,使學生能解決一些生產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3、強化了實驗的探究性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獲得更多的實驗知識與技能,化學實驗不再是簡單的訓練某個技能或驗證某個知識。
同時新教材不再劃分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間讓教師創造性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通過實驗創設學習情境,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物質,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學會化學研究的實驗方法,在實驗過程中動手動腦,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4、加強了科學與人類精神的滲透與融合
新教材在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科學方法教育的同時,滲透了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責任感等人類精神文明的教育,使科學知識與人文內容相聯繫,達到了科學知識與人文精神的滲透與融合,如「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的教學,以此引導學生關注資源、環境等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 九年級化學教材在教學中存在的困惑
隨著課堂程改革的深入,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新教材已經用於課堂教學。
在新教材實施過程中,教師們普遍認為:這套教材體系全新、圖文並茂,體現了教材的開放性,鼓勵教師實施個性化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科學素養。
但在教學中也面臨著許多疑難和困惑,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新教材改變了傳統的編排模式
在以往的化學教材中,每個概念的出現是循序漸進的,讓學生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而新教材有的概念是先讓學生感知,再逐步掌握。
如氧化物這個詞在單質,化合物之前出現了,並沒有下定義如P2O5、AL2O3、SO2等是氧化物,可以讓學生去領悟什麼樣的物質是氧化物。
但教學起來確實有困難,因為學生不知道單質,化合物的概念。
同時,在學習元素概念之前,又出現了單質、化合物。
我們許多教師在元素的概念教學之後再重新系統學習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讓學生理解這些概念。
物質的性質中關於物理性質的定義學生難以理解,因為學生不知道什麼是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質不需要通過化學反應就能表現出來的」學生感到茫然,我覺得可以在學習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之後將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進行對比教學。
教材淡化概念教學意圖是好的,但實際操作起來困難多。
2.教材中知識闡述太簡略
縱觀全書,課文中的知識闡述簡略。
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需要拓展的地方不少,如化學式的書寫方法,新教材中沒有講單質化學式如何寫?含原子團的化學式書寫方法,讀法等應適當補充,不然,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就感到處處有困難。
3.實驗條件影響化學教學
「活動與探究」較多,教材中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沒有分開,許多實驗現象,結論應讓學生在實驗中得出。
我們絕大多數學校都是農村學校,辦學條件都較差。
有的實驗缺藥品,儀器、還有許多學校沒有實驗室。
上好一節化學課很困難,我們有的教師只有因陋就簡,儀器用生活中的用品代替,沒有實驗室就把實驗搬到教室里去做,這樣,無形之中就增強了教師的工作量,當然,有的教師就只好講實驗,這顯然與新課程要求是相違背的。
有的實驗操作困難,如粉塵爆炸實驗,現象不明顯;加熱過氧化氫制氧氣時,若用醫院消毒的雙氧水,帶火星的木條就不會復燃,究其原因是過氧化氫濃度低了或氣體含水太多。
教材40頁的探究實驗所選紅磚顏色要紅,並要研得很細效果才明顯。
學生實驗能力比較低,活動時間不易控制,「活動與探究」課常常不能按時完成。
4.習題和教輔與教材要求不完全一致
第五單元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習題中有的化學反應在前面從來沒有出現過,(如鋅與稀硫酸、稀鹽酸的反應),
這些化學反應方程式是否應該在這一階段讓學生掌握?在學生剛開始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就在習題中出現不會寫的化學式和化學反應,讓學生根據該反應計算,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
許多教師在解決這類問題時,只好教給學生,不知是否恰當。
教輔資料與教材也不完全一致,有的照搬過去的習題,有的難度過大。
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教學反思三
總複習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總複習無論是對於學生還是老師都是個「溫故而知新」的過程。
課程改革前,九年級化學課本只有一冊,現在改為上下冊,分兩個學期進行教學。
如何在固定的時間內讓學生取得滿意的中考成績,這是老師們和家長們都比較關注的大問題。
一、 加強學生對於化學概念的準確理解
在化學教材中,幾乎每章節都有一些基本概念,而這些化學概念是學習化學必須要掌握的基礎知識,要學好化學就要準確理解這些概念。
學習的過程是個知識不斷累積的過程,只有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才能對新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創新。
有些學生對於概念的掌握就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層面,這顯然是不夠的,應該要更進一步,正確的方法是要理解這些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概念的真正內涵,也不至於今天記背下來的明天就忘了,也有利於其他相關內容的學習。
二、 培養學生對實驗探究題的解析能力
新課程標準為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因為它不但注重學習的結果,還注重學習的過程和方法的掌握,更注重科學的探究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的培養。
實驗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當前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已越來越被廣大化學教師所共識,在前期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已經掌握了常規儀器的使用和基礎實驗操作,以及一定的實驗動手能力和分析實驗能力,那麼在後期的複習過程中除了總結課程中的實驗探究活動外,更應注重學生對於實驗原理、過程和結果的分析能力,體現在考試中的直接形式就是實驗探究題的解析能力。
那麼如何提高呢?對於基礎知識也就是實驗原理的掌握當然是前提,熟悉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才能對實驗探究題有整體的把握能力,對於試題的解析也會變得精確和得當。
三、 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化學課程中的「化學方程式」和「常見的酸、鹼和鹽」和「化學肥料」等單元是重點內容,這些單元的知識點多,應用性和規律性很強。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學生學習後並不容易馬上掌握,遺忘率很高。
那麼,在複習的時候,要注重對這些章節知識的重新梳理,運用列表法,建立「知識樹」幫助學生梳理和識記,形成知識網絡。
要通過精講典型習題,幫助學生總結解題規律和技巧。
學生要學會在老師講解的基礎上自己靈活運用和掌握,可運用多種形式和活動進行複習,如各物質間化學方程式書寫比賽、辦手抄報等。
這樣才能做到難點不難,運籌帷幄。
學習的過程是個知識不斷累積的過程,只有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才能對新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創新。
在複習過程中,更要以課程標準為導向,基礎知識為依據,化學探究實驗為核心,能力培養為宗旨,突破重點和關鍵。
此外,還要對學生的應試心理和應試技巧進行有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