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去世後,這兩人做了一件事,若諸葛亮知道會生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漢後期,人才凋敝,很多人認為,這主要是諸葛亮的責任,甚至有人認為,最後出現「蜀中無大將」的情況,就是因為諸葛亮設計冤殺魏延導致的。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諸葛亮最終的安排,真的是為了置魏延於死地嗎?對於這樣一個問題,估計很多人都會持肯定態度,畢竟就算拋開演義不談,只說正史,諸葛亮最終也是將魏延排斥在外的。

《三國志·魏延傳》記載:「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意思是說,諸葛亮在臨終的時候,與自己的幾個心腹商議,自己死後退兵的安排。

他最理想的方略,是讓魏延負責斷後,姜維作為倒數第二梯隊。

如果魏延不肯聽從安排的話,大軍便自行開撥,不用管魏延。

如此看來,諸葛亮好像的確放棄了魏延。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史料中提到,諸葛亮非常倚重魏延的驍勇,曾經因為車騎將軍劉琰與魏延發生爭執,於是將劉琰從前線遣回了後方。

魏延與他的心腹楊儀不和,他也兩不相幫。

甚至到了臨終之前,他還是更願意將斷後這樣的重任,交到魏延手中。

如此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都不會輕易放棄魏延。

再者說,就算他捨得放棄魏延,那麼他會捨得放棄魏延的麾下的兵馬嗎?

答案是否定的,小編認為,諸葛亮最後的安排,可能有這樣的用意:如果魏延願意替大軍斷後,隨大軍一起撤退那最好。

如果魏延不願意服從安排,那一定是因為他不甘退後,打算繼續北伐,如果那樣的話,他還是會率眾去與魏軍打交道,最終還是達到了斷後的目的,甚至可能會取得一些什麼戰果。

以魏延對蜀漢的忠心,就算此時放他自由,他最終大約還是會回歸蜀漢的,這樣的話,除非他全軍覆沒,否則的話,對蜀漢而言,依舊沒有什麼損失。

這樣看來,諸葛亮的算盤打得非常響,而且在他心目中,可能除了魏延之外,無人能夠抵禦魏軍。

然而,他的兩個心腹費禕和楊儀,卻辜負了他的一片苦心。

這兩個人做了什麼呢?先說費禕,他在諸葛亮去世之後,前去魏延的營寨打探魏延的態度,卻故意欺瞞魏延,一邊說回頭勸說楊儀繼續北伐,一面讓楊儀安排大軍撤退,直接將魏延激怒。

不僅沒能達成讓魏延斷後的目的,還導致了魏延先行一步,阻住了他們的去路。

楊儀則不斷的上書,與魏延互相誣告對方叛亂,甚至派出王平等人與魏延火併,最終派馬岱斬殺部曲紛紛逃散的魏延。

更令人心寒的是,這個時候,他一點都沒有同室操戈後的悲哀,反而得意洋洋的踐踏魏延的頭顱,泄憤似的問道:「庸奴,復能作惡不?」

正是因為費禕和楊儀的舉動,蜀漢損失了一員大將,少了一根強大的頂樑柱,他們的退兵之路也更加兇險。

如果諸葛亮死而有靈的話,得知他比較看好的兩個接班人,做出這樣的事情,辜負了他的一片苦心,大約會氣的活過來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後三國時代(連載,第四話)

【第四話 魏延的瘋狂】第五次北伐之前,魏延曾經找人給自己占了一卦。之所以要找人占這一卦,是因為他做了一奇怪的夢。夢見自己頭上長出了一個犄角。他找了一個叫趙直的人,這個人並非江湖騙子,而是一個職業...

三國成語故事:死諸葛走生仲達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時間是在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主人公是司馬懿。原文如下:

諸葛亮生命的最後一年,都在忙什麼?

國慶長假轉眼就過去了,無論是學生黨,還是上班族,都繼續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儘管有些人鬥志昂揚,但大多數人還是沉浸在假期的輕鬆氛圍中,此間樂,不思蜀。還有一部分人,始終奮鬥在工作第一線,別人放假,...

諸葛亮為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殺魏延?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臨死前便已料到魏延會造反,便提前安排了馬岱準備殺他,在魏延大喊三聲:「誰敢殺我?」之後,馬岱手起刀落一刀便砍了魏延的人頭,諸葛亮身上「料事如神」「神機妙算」的神奇特點再次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