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諸葛亮真比郭嘉差很多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在這樣的亂世之中,湧現出了一大批治世安邦之才,如具有「王佐之才」的荀彧,算無遺策的賈詡,風流倜儻的大都督周瑜等等,這些人無一不是自幼被稱作人才的人物,也正是由於這樣的人才在亂世之中謀劃一戰一城乃至一國,才讓紛亂的漢室精彩紛呈。

在這些人中,有兩人被後世稱作曠世奇才,這兩人無論是政治上還是軍事上的才能,都是一般謀士無法比擬的,他們一入仕就鋒芒畢露,一人死前留下三策,不僅定下了曹魏後數十年的規劃方針,更是對司馬懿的觀察一針見血,另一人尚未粉墨登場,就能看清天下態勢,為劉備設計好一統天下的道路。

而這兩個人因為出道與身死的時間,被後世稱作「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既然如此,難道諸葛亮真的就不如郭嘉麼?

根據出仕的時間先後,我們先聊一聊素有鬼才之稱的郭奉孝。

公元196年時,郭嘉投靠了當時曹魏陣營的主事人曹操,當時曹操最為器重的謀士戲志才不幸身死,曹操正缺乏一位能夠給自己提供後續戰略方針,並能夠在沙場之上頗具眼光的人才,幸運的是,郭嘉正是曹操想要的這個人。

兩人初次見面,曹操就以天下大勢為題對郭嘉進行了一番考量,郭嘉也不怯場,當即侃侃而談,畢竟此刻的郭嘉早已對天下大勢甚至後續曹魏的走勢都了如指掌,聽見郭嘉娓娓道來,曹操十分滿意,仿佛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就這樣,郭嘉這匹千里馬遇上了能讓他發揮出百分之百才能的伯樂,就此成為曹魏陣營之中三軍的參謀長,暫居軍師祭酒一職,為曹操征戰沙場時出謀劃策,可見其軍事大局觀與謀略之強。

在郭嘉的幫助下,曹操一統北方,並已經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

此時劉備在徐州被呂布擊敗,無奈到許都投奔曹操,曹操既然能在煮酒論英雄時,如此露骨的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就我們二人」,可見以曹操多疑的性格,只怕心中早有將劉備除之而後快的心,只不過問計於郭嘉後,郭嘉認為劉備可以不殺,但是絕不能放走,雖然現在劉備看似弱小,但金麟豈是池中物,一旦有一天劉備有了條件,一朝起勢只怕後患無窮。

只不過曹操沒能將這番話聽進去,以至於後續天下三分。

不僅如此,郭嘉對孫策,司馬懿等人的評價也極為準確,可見郭嘉超凡入聖的識人眼光。

但即便如此,就能證明諸葛亮不如郭嘉了麼?要知道諸葛亮在出山時,劉備尚且寄人籬下,勢力非常弱,但在諸葛亮的不遺餘力的輔佐下,劉備認真落實貫徹諸葛亮在隆中時就定下的戰略方針,最終奪得蜀川,自立為帝,僅從這點就能看出,諸葛亮大局觀已是登峰造極。

不僅如此,在擔任丞相後,諸葛亮更能提出多項利國利民的政策,在內政上的領導力超凡入聖,這樣的人才,可與管仲,蕭何一較高下。

在諸葛亮事必躬親的治理下,蜀漢的農業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支撐他可以六次北伐。

更能在北伐時讓司馬懿都嘆為觀止,不得不用苦熬的方式取得勝利,可見諸葛亮無論是軍事,政治還是其他方面,都是當世頂尖的人才。

從以上的對比就可以看出,諸葛亮獲得的成就比郭嘉要高出一籌,只不過郭嘉更偏向於對人的觀察推斷,以及軍事才能和大局觀,而諸葛亮更擅長於內政治國,外政統兵,兩人沒有太多的高下之分,只可惜有生之年,兩人都沒有辦法交手,註定無法面對面的一較高下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第一謀士,不是諸葛亮,不是郭嘉,而是他

東漢末年,中華大地上風雨飄搖,各路群雄紛紛登場。曹操經過多年征戰基本上統一了北方,蜀地最後被劉備所有,東南由孫權所鋸。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和天下的謀士有很大關係。比如諸葛亮,號稱臥龍先生,茅廬未...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臥龍若出,必興冢虎

首先,為什麼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我們先對一下時間:郭嘉(170年——207年)在196年投奔曹操,在207年(建安十二年)去世,同一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因為這個巧合,才有了「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