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以情誼而聚 曹魏以利益而聚 劉蜀以仁義而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三國演義》,時間久了,就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就說這國家的治理,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策略,即使換了君主,也都有一種不自覺的延續。

這就是地方性君主文化。

1.孫權聚於情

東吳這個地方,比較講究情誼。

所謂情誼,就是感情加友誼。

東吳的許多政策推動,隱隱約約都有一種情誼的方式。

比如說,孫權劉備討要荊州這個事兒。

每次都派魯肅去要,因為魯肅是個忠厚人,跟諸葛亮私交不錯。

後來,看魯肅幾次討要未果,東吳又派諸葛瑾去要。

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哥哥呀,所以說,親情牌,始終是東吳外交的一個重要戰略。

表面看,東吳的親情牌作用不大。

實則不然。

就說諸葛瑾吧。

畢竟從劉備手中得到了歸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的一個承諾。

雖然說,關羽不可能真正交割,但畢竟這成為了一種事實上的承認。

後來,劉備占領西川後,曹操占據漢中,威脅西川,劉備因此與孫權講和。

把桂陽、長沙還給了孫權,其依據恰恰就是給諸葛瑾的這紙空文。

派去東吳講和的伊籍說:「昨承諸葛子瑜取長沙等三郡,為軍師不在,有失交割,今傳書送還。

不僅如此,打情誼牌,始終都是東吳的既定戰略。

當年,周瑜施展美人計準備殺死劉備。

結果劉備到了東吳之後,首先牽羊擔酒,先拜見喬國老,說呂范為媒、娶夫人之事。

隨行五百軍士,俱披紅挂彩,入南徐買辦物件,傳說玄德入贅東吳,城中人盡知其事。

這樣一來,東吳人都知道劉備娶孫尚香之事了。

很快,吳國太就出面了。

一問孫權,原來是周瑜使的美人計。

在吳國太的力主之下,假戲真做。

結果弄得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吳國太之所以能否了周瑜的計策,恰恰是東吳人重視情誼的見證。

因為所有東吳人都知道了這件事,那麼吳國太就不能丟這個人,而國主孫權也不能丟這個人。

說起來,孫權是三國中為數不多非常重視情誼的人。

當時,曹操派人來聯合孫權一起攻打荊州。

按道理說,因為荊州,東吳費盡力氣與周折,也並未取得多少實質利益。

倒是為了劉備,孫權親自上陣與張遼大戰逍遙津。

如今,曹操要和東吳聯合拿下荊州,等於是各取所需。

孫權當然願意與曹操達成這筆買賣。

可是,他心中有所不忍呢。

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先去跟關羽聯姻。

因為關羽有一個姑娘到了出嫁年齡了,孫權想給自己的兒子討來做老婆。

按道理說,雖然是政治聯姻,但對於關羽來說可不算是下嫁。

結果當著提親人的面,關羽說:虎女豈能嫁犬子?

這話說得的確傷人。

孫權的兒子是犬子?可知道,當年曹操拿馬鞭指著孫權對眾將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在合肥,多次親自上陣大戰張遼,所以孫權當得起英雄二字。

關羽這句話,徹底傷了孫權的心。

所以孫權不再猶豫,終於與曹操聯合了。

那麼聯合的結果就是,一代將星關羽隕落了。

2.劉備聚於義

那麼與孫權相比,劉備這人打的是一張仁義牌。

大家還記得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嗎?

劉備被曹操追得無立錐之地,如今,要走了,百姓居然都要跟隨渡江。

有時候,百姓是個很奇怪的群體。

本來,劉備沒來之前,這些百姓就在樊城、新野生活,他們都是本地的「土著」。

劉備這個人無論走到哪裡,安撫民心都是他第一位要做的事情。

百姓口口相傳,所以劉備在百姓心中始終有賢名。

如今,劉備要走了,這麼多的百姓都要跟隨著。

這是為什麼呢?

勒龐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烏合之眾》。

當一個人脫離群體的時候,他會有獨立的思考。

而當個體融入群體的時候,他所有的個人思維方式都會被群體所淹沒。

一件事情,如果有許多人都在做,那麼其他即使不想做的人,也會強烈的被吸引而跟著去做。

事實上,跟隨劉備一起逃走的百姓有十萬餘眾。

等到了當陽縣這個地方的時候,已經被曹操追上了。

這才有了趙子龍七進七出、張飛喝斷當陽橋的故事。

大家都記住了趙子龍單騎救主與張飛一夫當關的故事了,可是那十萬百姓哪裡去了?那是十萬百姓啊。

如果當初,劉備跟百姓做做工作,把百姓安置好,這十萬百姓會流離失所嗎?

事實上,當初曹操來的時候,手下謀士劉曄說:「丞相初至襄陽,必須先買民心,今劉備盡遷新野百姓入樊城,若我兵徑進,二縣為齏粉矣;不如先使人招降劉備。

備即不降,亦可見我愛民之心;若其來降,則荊州之地,可不戰而定也。

曹操聽取了劉曄的意見,然後派徐庶去招降劉備。

在中國歷史上,沒有聽說過曹操屠過城中百姓。

所以這些百姓是沒有必要跟隨劉備一起逃亡的。

一個真正仁義的君主,你有保護百姓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責任和義務。

當危險來了的時候,你更有安置好百姓的責任和義務。

而不是敵人來了,你帶著百姓跟你一起逃亡奔波。

一個好的君主,不在於你在百姓中有多少好名聲;而在於你是不是真正讓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生活。

3.曹操聚於利

與劉備相比,曹操就有些太率性了。

率性得有時候讓人接受不了。

陳宮就接受不了曹操的率性。

陳宮是最早跟隨曹操的人。

也是最早離開曹操的人。

因為曹操殺了呂伯奢一家。

說曹操大事記之前,咱們先說一個小事記。

曹操曾經做過刺客哦。

歷史上,做刺客並不難;難的是刺殺之後能全身而退。

歷史上的刺客多了。

四大刺客專諸、要離、聶政、荊軻。

哪一個全身而退了啊?

可是荊軻之後又有一個人刺秦了。

他就是張良。

結果,張良就全身而退了。

後來,張良成為歷史上與姜子牙齊名的人物。

近代還有一個刺客,曾經刺殺過大清攝政王載灃。

而且,刺殺之前他還作詩一首: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這首詩夠慷慨激昂吧。

於是大家明白了,這個刺客就是汪兆銘。

好,接著說曹操。

曹操曾經刺殺過董卓。

而且也是全身而退。

就在呂布與董卓的眼皮子底下。

成大事的人,必定有超乎常人的膽識。

後來我們看,曹操一生始終小心翼翼,其實他也曾經有過刺殺董卓的壯舉。

為什麼呢?這就叫大義凜然。

曹操一生用人,有他獨特的方式方法。

對於曹氏、夏侯氏家族,他毫無顧忌的倚重。

即使是徐晃、張郃等人都要給曹真、曹仁、曹洪等人當副手。

不過,他也用張遼獨守合肥大戰孫權呢。

曹操是很知人善用的,而且他不藏不掖。

你有能力,我就給你施展的空間。

曹操對於人才是散養的。

你有哪方面的能力,我就用你哪方面的能力。

給你這方面的空間,讓你去自由發揮。

張遼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張遼以前在呂布手下的時候,基本不怎麼發揮作用,屬於典型的出工不出力。

後來到了曹操這裡,得到重用,他也感念曹操的知遇之恩,給東吳造成很大的威脅。

那時候,東吳人哄孩子只要說一句,再哭張遼來了。

嚇得小孩當時就不哭了。

要說,曹真、曹仁受重用因為是他的宗親,張遼受重用是因為此人文武全才。

可是還有一些人看起來很平常,也得到重用了。

比如于禁。

于禁是跟隨曹操比較早的人,但此人武功智力都很平平。

有一次,曹操打了敗仗。

曹操以前的青州兵因為是黃巾軍出身,老毛病犯了,又開始搶掠。

于禁知道後,立刻帶著自己的部隊去制止這些青州兵。

結果這些青州兵跑回去告訴曹操,說于禁叛變了。

等到于禁回去的時候曹營已經炸開了鍋,大家都等著看曹操懲罰于禁呢。

結果曹操把于禁找來一問,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啊。

不但沒有懲罰,還表揚了于禁。

曹操重視人才,也喜歡人才。

為了留住人才,他會盡力給予他們喜歡的利益。

比如對待關羽吧,給關羽送黃金,送美女,結果關羽都不喜歡。

後來把赤兔馬送給了關羽,關羽高高興興騎著赤兔馬找大哥去了。

看來,曹操因利聚人也有失誤的時候。

我們說,曹操能把許多人聚攏到身邊來,靠的是給大家需要的利,而並非純粹指金錢美女。

應當說,曹操的這個「利」聚,對許多人來說是成功和有效的。

但也不是萬能和長久的。

就比如說于禁,按理說,此人應該對曹操很忠誠吧。

可是後來關羽水淹七軍,俘虜了于禁和龐德。

龐德就死活不降,于禁卻「拜伏於地,乞哀請命」。

後來,消息傳到許都,曹操感嘆道:于禁從孤三十年,何期臨危反不如龐德也!

回顧一下,孫權、劉備、曹操三人,用人之術各有長短,但都沒有實現真正的長治久安。

因為,他們都沒有真正的聚到民心呢。

作者:風林秀,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特此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製作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為影視劇作品《三國》、《雲中歌》劇照,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隆中對」只是個可恥的陰謀!

雖然用「可恥」來形容「隆中對」有失偏頗,但種種跡象表明「隆中對」只是個陰謀,「三分天下」並不是諸葛亮對天下之勢的有效預測,而是諸葛家族通過陰謀手段想達到的目的。

她是三國最有才華的女子,卻被劉備騙到手了

新野之戰,劉備慘敗,一路被曹軍追至江夏,也就是現在的武昌。曹操為人奸詐,卻被劉備耍了,再加上劉備此人城府極深,曹操也很忌憚,所以要誓除大耳賊。當時劉備帶著全城百姓逃往,吃敗仗,也不失民心,這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