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的來歷你知道嗎?竟然和諸葛亮有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率軍,經過七擒七縱終於收服了孟獲,班師回朝時又一次來到了瀘水,在大軍正要渡過滬水的時候,忽然陰雲密布並且狂風大作,滔天的巨浪讓軍隊根本無法渡河。

蒸熟的饅頭

諸葛亮急忙請教前來相送的孟獲,得知連年的打仗讓很多士兵戰死在瀘水,這些客死他鄉的冤魂們心心怨恨難平,於是就常常出來搗亂作怪,凡是想要渡過滬水的人都必須獻上祭供之物才能平安。

諸葛亮又問孟獲用什麼作祭品,孟獲說:「要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祭供才會平安無事,而且來年肯定豐收。

諸葛亮當然不願意用人頭來祭奠冤魂,因為這樣做不僅要傷害活人的性命,而且又平白無故的增加了49個冤魂,如此反覆瀘水將永無寧日。

諸葛亮雕塑

諸葛亮苦思冥想後,終於想出替代人頭的絕妙辦法。

他下令讓士兵們殺豬宰牛,然後再把肉泥和入面里,做成圓圓的人頭形狀,上鍋蒸熟,並把這種食物正式命名為「饅首」。

「饅首」做好以後,諸葛亮親自擺供拜祭冤魂,然後又把「饅首」一個個丟進瀘水中。

瀘水馬上雲開霧散,風平浪靜,大軍順順噹噹地渡了過去。

從此以後,當地人也學著用這種方法進行各種祭祀。

由於「首」與「頭」同義,後來就把「饅首」稱作「饅頭」。

饅頭作了供品祭祀後被食用,人們從中得到啟示,以饅頭為食品。

再後來,人們又將最初的那種做法加以改進,就演變成了現在的饅頭和包子,皮薄餡多的稱為包子,皮厚餡少或無餡的稱為饅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