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李煜手下的猛將,就連趙匡胤也忌憚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春花秋月何時了」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南唐後主李煜由於其人極高的文學水平,經常被語文課本所編用,每個上過中學的中國人基本都聽過這個名字,背過他的詞。
不得不說,高曝光率增加了我們對李煜的同情,恨其生在帝王家。
其實不然,若不是生在帝王家,李煜也沒這個機會體驗大喜大悲的人生,也不能發出這麼高水平的牢騷,而其在位時期,更多的是作死,哪裡來的惋惜!
李煜當政時期是比較昏庸無能的,他手下有一位大將,名為林仁肇。
林仁肇行伍出身,其人身材魁梧,武藝高強,從一個小兵慢慢爬到南唐水軍大將的位置,對南唐更是忠心耿耿。
後周柴榮時期,發兵淮南,侵占南唐領土,壽州城被圍。
李煜讓林仁肇率軍救援,然而後周正陽浮橋建成,擋住了林仁肇的去路,林仁肇親自率敢死隊,想趁風勢用火攻破壞浮橋,可惜天不助他,火船跑了一半,風向發生了180度大轉彎,反而向本方營寨高速奔來,林仁肇率軍慌忙撤退,被後周軍隊追殺,死傷極多。
970年,宋朝加兵南漢,林仁肇向李煜提出此時宋朝在淮南地區防禦單薄,可趁機收復失地,而李煜沉默不語。
林仁肇見狀又向李煜說:「此次出兵,陛下可向外宣稱臣為叛軍,若臣趁機收復失地,功勞為陛下所有,若臣不幸失敗,陛下可滅我滿門,以平宋朝之怒。
」林仁肇此番謀略可謂對李煜盡心盡力,好處都是李煜的,即使失敗了也沒有什麼風險。
可是李煜優柔寡斷,仍然說:「你就不要亂搞了,這樣會給國家招惹麻煩的!」在李煜這裡,恐怕白起在世,也難以作為。
971年,趙匡胤從南漢收兵之後,下一個目標自然就是南唐,但是李煜對此毫不知情,也沒有什麼危機感,依然整天研究佛學,想著怎麼參透人生,但是趙匡胤已經開始有所作為。
當時李煜的弟弟李從善從代表南唐向大宋朝貢,趙匡胤就帶著李從善看了林仁肇的畫像,並問李從善此人是誰。
李從善辨認不久,便說出了林仁肇的名字。
趙匡胤聽了以後哈哈大笑,並稱林仁肇已向他投降,此畫便是信物,說著便手指著空著的大宅:「這便是我要賞賜給他的禮物!」李從善聽了以後,暗中派人稟報給李煜,李煜大怒,命人送毒酒給林仁肇,林仁肇也悲憤而死。
不僅僅是林仁肇,李煜手下還有很多勇將智士,但是皇帝熊了,將領再牛又有何用!
為什麼趙匡胤的北宋能夠終結五代十國的亂局?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再一次進入了大割據時代。這個大割據時代被後世史學家稱為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破壞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大小統治者激烈角逐,兵燹不斷,社會經濟、文化受到頗大影響。
趙匡胤很忌憚的對手,統一江南的障礙,被譽為南唐擎天一柱
林仁肇(?-972年),建陽(今福建南平)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名將。林仁肇原是閩國將領,後歸南唐,救援壽州,並在正陽橋一役中逆風舉火焚橋,力阻周軍進擊,被任命為鎮海節度使,又改鎮武昌。北宋建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