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沒去過日本,但源自日本的一首詩卻成為主席奮鬥的起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910年,17歲的毛澤東立志離開韶山,準備前往長沙繼續求學。
臨行之前,這位未來中國的領袖給自己的父親留下了一首霸氣外露的七言詩:
孩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時至今日,許多人認為此詩為毛主席即興而作,實則不然。
毛澤東生於湖南韶山,當時的韶山雖相對閉塞,但已有先進風氣漸漸傳入。
從8歲起,毛澤東就進入私塾就學,開始接受傳統的啟蒙教育。
1905年日本戰勝俄國,給予中國強烈的震動,日本文化和思想隨之大量傳入中國,韶山沖亦不例外。
對於日俄戰爭,蔣介石稱:"予我精神上最大的刺激",遂赴日留學;而毛澤東的私塾老師恰從日本留學歸來,給他講述了日本的許多見聞,讓毛澤東頗感新鮮和震驚,他後來曾對美國記者斯諾反覆回憶日本的「強大和驕傲」。
而一首詩更是激勵了毛澤東義無反顧地走出韶山沖到外求學。
這首詩正是明治維新領袖西鄉隆盛所作的《離家》。
西鄉隆盛,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幕末)的薩摩藩武士、軍人、政治家,他和木戶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並稱「維新三傑」。
他所作的《離家》一文為:「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無成死不還;埋骨何期墳基地,人間到處是青山。
」 毛澤東正是受到此詩的感染,決心走出家鄉,改變中華。
特別是在抄錄時,把原作「死不還」中的「死」字改成「誓」字,表現出毛澤東「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無限決心。
後來的歷史筆者就不必再此贅述了,毛主席作為一代偉人,改變了這個百年來積貧積弱國家的命運。
對於毛主席的功績,鄧小平的一句評價最為客觀:「毛主席的功績是第一位的。
他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他為中國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殺的,他多次從危機中把黨和國家挽救過來。
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而毛主席改變中華命運的肇始,正是受《離家》一詩的感染與激勵。
沒有他,毛主席就不會離家出走,就不會從農村走向城市搞革命
毛澤東在韶山最後,也是最激烈的一次行動,宣告了毛順生對兒子所寄託希望的最後破滅,也宣告了毛澤東已掙脫家庭、家族以及封建禮教對他的束縛。1910年夏秋之際,韶山發生了一場「饑民暴動」。當時,韶山地...
毛主席人生的第一個轉折,借錢走出韶山沖!
大傢伙兒都知道,毛主席學問大,不僅善於指揮打仗,還善於做思想工作;不僅給我們留下了150多萬字的《毛澤東選集》,還留下了上百首毛澤東詩詞,但是你知道嗎?毛主席17歲才走出韶山沖,上了現代意義上的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