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張表和9個習慣,讓你高中學習不慌亂!超實用學習行動清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高中階段,優秀學生和一般學生的差距在哪裡?其實就兩點:計劃與習慣。

有計劃意識、善做計劃的學生,學習目的明確,不盲從不慌亂,老師稱這類學生「心裡有數」;習慣好的學生,效率高,同樣的學習時長收穫的成績遠高於沒有好習慣的學生,老師稱這類學生「會使巧勁」。

如何讓自己成為「心裡有數」「會使巧勁」的高中生?一是要知道高中三年每個階段什麼事情最重要,所以心中得有三年的重要事件表。

二是要知道哪些學習習慣需要養成和堅持。

今天,學習哥就用三張表和9個習慣告訴大家答案!

時間節點 高一大事件時間表 重點目標
9-10月 儘快適應高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識 適應高中學習生活節奏
10月中 第一次期中考試 高中第一次檢測,暴露問題→發現問題→馬上調整解決(有些學校可能會提前,9月末或10月初即進行第一次月考,性質不變)
11月 絕大部分學校會把高一下學期甚至高二上學期的部分內容提到高一上學期學習 如何提早預習和適應
12月 期末考試備考 為期末考試做好充足準備
1月初 期末考試 升入高中的首次正規檢驗,一些保送、直招、自主招生名額選定也會以這次考試作為重要的參考標準(如果學校有月考習慣,那麼每次月考成績也是標準之一)
1月末-2月中下旬 寒假 全面查漏補缺,提早預習下學期內容
3月 高一下學期開學 學生需要很快進入學習狀態
4月底 學校期中考試 以數學為例,應重點複習三角函數的相關概念知識
6月初 重點中學開始講解大部分高二知識點 跟上學習節奏,如果期中考試成績理想,應儘快進入學習狀態,不要沉浸在一次勝利之中;如果成績不理想,應儘早做調整,並對自己之前的問題做有效的分析總結
7月初 學校期末考試 這次期末考試是對高一一年學習效果的檢驗,也是高二兩級分化開始的前兆;做好自我分析

時間節點 階段 重要事件
9月-10月 高二上學期的初步適應階段,學生逐漸進入高二的學習狀態 由於每課時知識量大大增加,以及文理綜合的出現,學生不適感增強;十一長假,學生容易出現鬆懈情緒。

11月初-11月底 高二上學期學習中間過渡階段 學生學習習慣和態度逐漸形成;高二上學期的學習情況逐漸定型。

12月初-1月中旬 高二上學期的深入學習和收尾階段 學習內容和難度進一步擴大,兩極分化現象初步顯露。

1月下旬-2月中下旬 高二寒假階段 利用難得空閒時間做好期末考試的檢查和反思; 未雨綢繆,做好預習工作,提前分擔高二下的壓力。

2月底-4月底 高二學年的重要轉型階段 理科學習由具體定量逐漸轉化為抽象定性;學生成績下滑明顯,導致學習興趣開始下降,厭學情緒有所滋生;學生兩極分化程度開始加深
5月-6月 高中學習能力和高考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關鍵階段 各科難度和容量最為集中的時期;很多同學前期積累的問題開始集中爆發。

7月初 高二學年最後收官和學生實力基本定型階段 兩極分化達到高峰;高中過渡階段宣告結束,學生學習習慣和實力基本定型。

時間 重要事件
9月 學校做學期分析,制定合理計劃,重點中學一輪複習已過半
10月 特殊招生,期中考試備考
11月 期中考試,大部分學校開始總結性複習
12月-次年1月 期末考試
次年2月 全面進入總複習,全面開始二輪複習
次年3月-4月底 一模考試,全面進行二輪複習,二模考試
次年5月 三模考試,重點專項複習,查缺補漏
次年6月初至中旬 6月7、8、9日高考,各種大型招生諮詢會

文理科預習側重點不同

高中的預習不再是簡單提前看一看書而已。

文科:對於文科生,預習的時候要注意理解、搞清楚問題的實質,文科性質比較強的科目(需要大量記憶背誦的科目)要通過看書本,了解文章的內容、概要和觀點等實質性問題。

英語科目除了看之外還要聽配套的朗讀磁帶,並朗讀課文,要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並能用自己的話來複述,達到靈活應用的程度。

理科:預習時重點通讀課本,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劃在書上。

不一定要把所有內容完全弄懂,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上課的時候認真聽。

對於知識點繁雜的章節,在紙上列一個圖表,分層次地將這章的知識點列舉出來,這不僅可以在聽課時頭腦清晰,還會降低複習時的難度,一舉兩得。

對課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識。

及時複習

高中複習的形式很多,主要有課堂複習、單元複習、期中/期末複習等。

課堂複習有三種:講新課前,複習與之有關的舊知識,這叫做準備複習;老師講完課後,往往要趁熱打鐵做點練習,這是以消化為目的的準備性複習;一節課將結束時,將本節所學內容進行梳理、歸納、小結,這是以吸收為目的的梳理性複習。

課後複習以消除遺忘、強化記憶為目標,不管老師是否留作業,都應當對照課堂筆記與教材進行比較性複習,然後再做作業。

單元複習是指完成了一章或一組內容後的複習,主要採取比較異同,尋找內在聯繫,篩選累積的方式進行。

期中/ 期末複習主要是將平時分散學習的知識分門別類地進行分析綜合,系統歸類的過程。

不同的老師授課方式不同,學生們要學會適應老師,很多同學往往會因為不喜歡老師的授課方式而不能把課堂的效果給體現出來,這是很可惜的。

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講課風格,主動靈活地適應老師,才能更好地獲得理想的課堂學習效果。

教科書派」老師

說明:指老師上課時講解的內容基本上以教科書為主,基本上是照本宣科。

建議:提前一天晚上預習這位老師要講的內容,弄清楚兩點:(1)這一堂課將學習什麼內容?(2)這一堂課的重點是什麼?

「教師用書派」老師

說明:指老師依據一本或幾本教師備課參考書來授課。

講課的內容由於在教科書里找不到,造成整個班級集體記筆記,沒有課堂互動,抓不住重點知識。

建議:找到該老師所用的參考書,或者自己去書店買一本質量較高的參考書。

「脫軌派」老師

說明:指老師追求課堂效果,上課時他也許會一連說好幾個笑話,逗得大夥笑聲不斷,很能調動大家的興趣,但同學們往往下課後一看筆記,什麼也沒記下來。

建議:首先,提前預習;其次,將老師要講的知識按點列出來;最後,在上課時,對照自己的知識列表聽課,聽到的打鉤,老師沒講或者自己沒聽到的打叉。

下課後,向老師或者同學請教沒聽到的知識點。

「天書派」老師

說明:指老師的知識水平較高,多使用專業術語,晦澀難懂,同學們對本來就新學的知識更加是一知半解,一節課下來腦袋昏昏沉沉,像是聽天書一般。

建議:首先,不懂就問,疑難點一定不要留到第二天再去解決。

其次,聽課時有意識地強迫自己跟緊老師的講課思路,並且記下筆記,將每節課的講課體系列成綱目。

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授課特點,只要你針對不同老師的不同特點,採取不同的應對方法,每節課都能變成你的知識舞台。

狀元經驗談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考文科狀元

我們有一學期的歷史老師喜歡照著課本講,聽課效果特差。

後來,我想到一個辦法來應對這位老師。

首先,前一天晚上認真預習,弄清這一節課的中心內容、基本框架

其次,以教導主任聽課的心態來聽課,這樣就容易跟上老師的思路。

河北省高考文科狀元

針對上課喜歡東拉西扯的老師,我想了一個往回「拽」、往回「拉」的聽課辦法。

這個辦法的具體做法是,預習時將該課的知識點列成表,聽課時,我一邊聽一邊看我列的知識點表。

講到了,就劃掉一項;沒講到,下課後去問老師,或者自己再認真看看。

這麼一來,總算是沙裡淘金地能記憶一點兒東西了,一節課不至於稀里糊塗地混過去。

所謂的「全局觀念」,就是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掌握這一章、這一階段、這一學期的學習內容。

很多同學學習時「糊塗」了,主要原因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們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被動的機械閱讀和背誦,不如動腦串起知識點。

相關閱讀

高中9科[思維導圖/高頻考點導圖]匯總!助你多考40分!

所以不管是在複習還是做改錯本的過程中,你要關注的都不是眼前這一道題、一個錯誤,而是不斷地回溯、歸納知識點。

利用閒碎時間也是培養恆心和平常心的重要手段。

將一些學習內容製成學習卡片隨身攜帶,利用閒碎時間進行複習,效果顯著。

比如將單詞、短語、重要公式等內容記在學習卡片上,每天利用零散的時間去進行複習和預習,會達到你想不到的效果的。

而且人在較輕鬆的狀態下記憶效果也會更好,比如你在紙上抄無數遍背的單詞,可能不如在電影、遊戲中學的一個生詞記的牢固。

其實記筆記是有很多方法的,不同的學科間可以用不同的記筆記方式。

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以方便標記重點。

懂得排列色彩的重要性,按照重要性遞減的方式去標記內容,如紅—粉紅—橙黃—黃,當然要注意避免使用過多的顏色。

英語筆記可以將內容進行不同的分類,比如可以分為語法、詞彙和作文等內容去進行整理。

其實筆記是個知識的框架,記筆記可以幫助你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起來,也會讓自己明白什麼內容是重點、易錯、容易混淆的地方。

筆記記什麼?

一、記提綱

老師講課大多有提綱,並且講課時老師會將備課提綱書寫在黑板上,這些提綱反映了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並且有條理性,因而比較重要,故應記在筆記本上。

二、記問題

將課堂上未聽懂的問題及時記下來,便於課後請教同學或老師,高中物理,把問題弄懂弄通。

三、記疑點

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有疑問應及時記下,這類疑點,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錯誤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師講課疏忽造成的,記下來後,便於課後與老師商榷。

四、記方法

勤記老師講的解題技巧、思路及方法,這對於啟迪思維,開闊視野,開發智力,培養能力,並對提高解題水平大有益處。

五、記總結

注意記住老師的課後總結,這對於濃縮一堂課的內容,找出重點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繫,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尋找存在問題、找到規律,融會貫通課堂內容都很有作用。

另外,一定要注意,老師在課上講的內容很多,如果只顧做筆記,也會影響聽課效率。

所以,上課做筆記的前提是不能影響聽講和思考,這就要求同學們把握好時機。

一般情況下,老師在黑板上寫東西時,同學們可以抓緊時間記筆記;老師講到重點內容時,同學們要認真聽講,課後再補記筆記。

一定要注意,記筆記不是一字不落地全記上,而要簡明扼要,利用短語、數字、圖案等適合自己的方式把重點、難點、疑點等內容記下,課後再認真整理。

這一點也可以和記筆記很好的結合起來,對以下內容我們要標記不同的符號:

老師講課時的重點、易錯點,他人的錯點,

老師講課時點出的「題眼」,錯誤的題目,

不會的題目,

經他人提示後會的題目等。

做標記符號是使書「變薄」的重要手段,是我們複習時的重要資料。

有的同學怕麻煩不願意整理錯題集,這是個不好的習慣。

學習需要不斷地查找漏洞,彌補漏洞。

錯題集的整理和瀏覽就是查缺補漏的一個手段。

什麼樣的錯題本才好用?

錯題本好不好用,取決於題目的類型是否分類清晰。

很多人錯題本的問題在於它的分類是線性的而非結構性的,舉個例子,一次物理模考,你分別錯了試卷中的8、12、22、24題,你把這些題按順序copy到物理改錯本上,以供重新做或者備考,這就是線性的分類。

而正確的分類方法是,8題是關於力學,12題是關於加速度,22題是關於小球受力…你把第8題放在力學區域,12題放在加速度區域,下一次模考同理。

慢慢的,你就會明確看出什麼區域的題最容易讓你栽跟頭,你應該著重去清理哪一塊的知識點死角,這才是所謂的結構性分類。

什麼樣的錯題本是高效的?首先,它是對犯錯原因的歸納和總結,而不是錯題的羅列;其次,它必須是高效的系統,是對錯誤原因的集中處理。

怎樣做能讓錯題本高效?

錯題本一定要分學科,再細緻,甚至可以按照如上所說的結構性分類分為幾本。

在把錯題複製到錯題本的過程中,很多同學認為是浪費時間,會讓父母幫忙,其實沒必要。

在做結構性分類的時候,也是對知識點重新梳理的過程,會讓你的知識體系更清晰。

如果有時間和精力做的更細緻,我們可以在每一道錯題旁邊標註錯誤原因,比如某一道題出錯是因為知識點死角,我們可以去教材上找到該知識點,直接標註在旁邊;

比如某一道題出錯是因為思維定式,看到這種類型的題就想當然的按照固定套路去做,結果題中卻有陷阱,這類題目需要標註陷阱所在,也督促我們提高警惕。

與思維定式相反的,還有一類錯誤是來源於我們沒見過,或不熟悉這類題型所以出錯,遇到這種情況你應該慶幸,畢竟在高考之前,見識和積累的題型越多越好。

這類題型可以經常拿出來看看。

可以使用活頁本,會為分類提供便利,用不同顏色的筆、不同的字號標記,也會讓改錯本高效,你投入的精力越多,它會越好用,覺得沒啥用-懶得付出時間-覺得真的沒啥用,這會是個惡性循環。

希望改錯本會成為你複習時的重要資料,也希望在高考之後,它成為你認真細緻拼搏過的證明。

普通人想辦法逃避問題,學習高手死皮賴臉解決問題。

遇到知識盲點或是死角,別假裝沒看見,不管是問老師、問同學、找輔導書、去輔導站,都一定別讓它就這麼過去了,因為你心裡很清楚,它自己會在分數上找回來......

學習要嚴肅認真、多思善問。

「多思」就是把知識要點、思路、方法、知識間的聯繫、與生活實際的聯繫等認真思考,形成體系。

「善問」不僅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還要虛心向老師、同學及他人詢問,這樣才能提高自己。

而且,還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有所創造,敢於合理質疑已有的結論、說法,在尊重科學的前提下,敢於挑戰權威,要做到決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問題。

要知道「最愚蠢的問題是不問問題」,應該養成向別人請教的習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