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使曹操統一大夢化為泡沫,輸在哪裡?是否有勝機可尋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赤壁之戰使曹操的統一大夢化為泡沫,孫劉兩家則與曹家形成了鼎足之勢。

那麼,在這場關鍵性戰役中,曹操究竟輸在了哪裡?是否有勝機可尋呢?

曹操軍團南下帶兵有二十萬之多(演義里的八十萬軍隊明顯誇大其詞,東漢末年人口銳減不說,曹操也不能不在他統治的北方七州之地駐兵),而孫劉聯軍只有五萬左右,實力差距懸殊。

劉備的數千新野兵在長坂坡基本被曹操的虎豹騎打殘了,只能在夏口(今武昌附近)靠著公子劉琦的威名暫避風芒。

赤壁之戰的主力當是「羽扇綸巾」、「英姿勃發」的周公瑾無疑,孫吳守江東歷三代,諸葛亮在出師表里說他們家據長江天險而守、民心歸附也是不爭的事實。

孫吳政權的核心便是以吳郡孫氏為武力、顧陸朱張四大著姓為士人班底,周瑜魯肅等江淮勢力為智囊參謀的「豪華版配置」,這一本土化的地方集團代表了自東漢以來東南勢力的崛起,所謂「衛家者不懼死」,當東吳集團意識到這種事關生死的戰爭的重要性後,必定將傾盡全力以死相抗。

雙方手裡的牌數基本確定後,接下來考量的就是出牌人的技術了。

曹軍在拿下荊州首府江陵後其實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局,江陵地處上游,曹操在此安撫荊州人心,拔擢士人為己用,都為後來的戰爭奠定了良好的基調。

當時的江東政權曾經也以此勸導孫權投降,因為長江天險已經不再是孫吳的專屬享受,曹操已經在江陵實現了跨過長江的軍事連接。

此時,曹操做出了一個讓他後悔終生的決策,率尚未磨合的水陸軍向東尋找孫劉主力決戰。

這一決策將他的大軍帶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從江陵往東,長江流域就成為了古代有名的「雲夢大澤」之地,顧名思義,那裡是一片水域連綿,沼澤密布的濕地區,曹操的急性子讓他的北方士兵開始「享受」包括潮氣、瘟疫甚至南方有名的血吸蟲病的侵襲。

因為被水域環繞,遠離曹軍控制的城鎮,曹軍只能在長江沿線行軍紮寨,真正成為了孤立無援的「旱鴨子」軍團,而周瑜正是瞅准了這個時機,率領久經水戰的江東水師聯合劉備逆流而上,在赤壁附近和曹操南北對峙。

周瑜這種以小博大的戰術恰好符合了曹軍為了擺脫劣勢急於求戰的心態,所以即使沒有黃蓋的苦肉計,曹操為了擺脫困境也必將迅速發動攻勢。

因而,無論赤壁之戰的戰術如何精彩紛呈,曹軍在戰前的心態就已經註定此戰絕無勝算。

那麼,曹操是否有過翻盤的機會呢?答案是肯定的,當時位於今天湖南的荊南四郡(長沙、桂陵、零陽、武陵)已經歸順曹操,曹操為了尋求速戰並沒有對四郡之地進行有效控制,倘若曹操控制江陵之後轉而南下,收下四郡,在江陵以守勢迎接孫劉聯軍,同時分兵從合肥、荊南南北兩線威脅孫權後方,則成敗之勢可能瞬間扭轉,銅雀春深鎖二喬於內似乎亦未可知。

赤壁一敗,曹操的天下霸業終成鏡花水月,而曹操集團的內部又將面臨新一輪權力的遊戲。

參考文獻:《後漢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赤壁之戰:諸葛亮與周瑜以少勝多的戰役

赤壁之戰是公元208年,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一帶,大敗曹軍的一次決戰。話說曹操敗袁紹、破烏桓,基本統一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七月,揮師南下,欲先滅掉劉表,再順著長江東進,擊敗孫權,以統一天下。

赤壁之戰後,劉備獨得南荊州內幕

劉備在赤壁之戰後獲得荊州,一直是歷史上的一個謎,誰都知道,赤壁之戰雖然是孫劉聯軍打敗曹操,但實際上是孫權手下大都督周瑜率領大軍打敗的曹操,基本上與劉備方面沒有什麼關係.

赤壁之戰,曹操輸給孫劉聯軍的原因是什麼?

赤壁之戰,是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公元208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此戰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雙方則藉此勝役開...

赤壁之戰經過

赤壁之戰可以是包括東漢丞相曹操南下後一連串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所發生的戰事。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