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壞的朝代 卻貢獻兩個好制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經濟史一向多談宏觀大勢,少講細微數據,錢穆則對數據尤為注重。

在錢穆看來,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國,土地是國家命門,土地經濟也是經濟的主體。

以三國時期為例,屯田失敗的國家,最終被屯田成功的國家滅亡了。

他還認為,晉朝是中國最壞的朝代,然而兩項制度性發明卻影響久遠。

網絡配圖

一、三國時期的屯田制度 1.曹操屯田統一中原東漢末年,由於戰亂頻仍,饑荒連年,最大的困擾就是缺乏糧食。

當時歷史記載道:「自遭荒亂,率乏糧谷。

諸軍並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飽則棄余,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

當時各方軍隊沒有敵軍的攻擊便已自行瓦解,主要就是缺糧。

當時在河北的袁紹軍隊,士兵靠桑椹維生;在長江淮河一帶的袁術軍隊靠蒲草螺肉果腹。

因此造成人民互相殘食,流離失所,當時一石谷的價錢竟貴至50餘萬錢,造成州里蕭條的悲慘現象。

於是曹操提出意見說:「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曹操之意,秦以農事為急務,故能統一天下;漢武帝以屯田之策平定西域,於是曹操取了羽林監潁川棗祗的屯田建議。

委任峻為典農中郎將。

募民屯田許下③,得谷百萬斛,於是在州郡遍置田官,將所產積貯於當地,以便征伐四方時食用,使無運糧之辛勞。

曹操在獻帝初平三年,攻克兗州(今河北、山東)收編黃巾降卒30萬,軍力大增。

繼又滅呂布、袁紹,征服三郡烏垣。

至建安十三年,曹操以漢獻帝名義廢三公,自己為丞相。

赤壁戰敗後,致力於經營內部,西進關中,平定隴右,中原遂得統一而穩定。

這成功的因素主要是靠屯田政策。

屯田政策的成功,乃前有羽林監棗祗,後有典農中郎將任峻,使曹操與北方群雄混戰之際,能推行大規模之屯田以恢復農業生產。

棗祗提出,命令地方官將官牛出租,鼓勵農民獨立生產,成為郡縣之編戶。

同時以所獲黃巾資業,包括黃巾士卒及其家屬,及大量之無業流民,加以編組,擴大其屯田事業,不但有「軍屯」,而且創立了「民屯」,前者以佃兵或屯兵為主;後者以屯田客、屯戶為主。

所謂「募民屯田許下」,便是應募而來的屯田戶。

如此幾年經營,使「所在積粟,倉廩皆滿」,「軍國之饒,起於棗祗而成於任峻」。

曹操之能統一中原,棗祗、任峻兩人之功實不可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沒有這兩人相助曹操難以成就霸業

《孫子兵法 作戰篇》開篇提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軍隊在出征之前,將...

曹操以任峻為典農中郎將,主管屯田事。

關於曹魏屯田的興辦,本書第三章已經提及,這裡再進一步探討如下:   曹魏屯田,頗為史家重視,唯其中一些問題,迄未取得一致意見,因之在敘述時,便不能不按照自己認為穩妥的想法陳說。屯田制度固完善於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