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梟雄――曹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亳縣)人,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曾為漢朝丞相,後被封為魏王。
曹操生活在東漢王朝迅速走向沒落的年代,自幼機警多智,不但廣泛閱讀經史,而且看了不少兵書。
20歲時曹操被州郡推選出來做官。
他法紀嚴明,執法如山,不避權貴,博得了人們的讚揚。
公元189年,漢靈帝病死,少帝即位發生了董卓之亂,朝廷大權落到董卓之手,董卓另立劉協為獻帝。
由於董卓殘忍跋扈,關東各郡豪強以討伐董卓為名紛紛起兵造兵造反,結成聯盟,曹操也趁勢帶兵討伐董卓。
192年,曹操在兗州鎮壓黃巾軍, 收編了50多萬人,他從中選拔精銳,組成了戰鬥力極強的「青州兵」。
這支軍隊成為曹操後來南征北戰、逐鹿中原的基本力量。
打敗黃巾軍後,曹操於196年親自來到洛陽朝見漢獻帝,迎接獻帝遷都許昌。
漢獻帝懦弱無能,於是曹操牢牢控制了東漢政權,「挾天子以令諸侯」發號施令,在政治上占了很大優勢。
此時曹操的主要對手是在冀州擁兵自重的袁紹和割據徐州稱雄的呂布。
198年,曹操開始向呂布進攻,大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活捉了呂布,將他絞死在白門樓下。
這之後,曹操打算趁劉備在徐州立腳未穩,立即擊敗他。
有些將領說:「現在與您爭天下的是袁紹,他已陳兵黃河北岸,怎麼能丟下袁紹而東征劉備?旦袁紹抄襲後路怎麼辦呢?」曹操說「劉備是當今英雄,現在不消滅他,必成後患,袁紹雖然野心大,但遇事遲質,優柔寡斷,不會輕舉妄動」曹操安排好官渡的防守後,便親自率大軍向徐州進發,於200年大破劉備。
至此曹操在逐鹿中原的過程中取得了優勢,自己的地位也大為鞏固。
200年2月,袁紹發表了征討曹操的檄文,派大將顏良、文丑進攻曹操,都被曹軍殺死。
袁紹損兵折將,士氣大落,但他仗著人多勢眾把大軍向官渡推進,雙方進入相持階段,曹操根據袁軍人多、消耗大,運輸線長的弱點,經常派出小股精銳部隊去襲擊袁紹的供應部隊。
10月,曹操親自率領五千騎兵,夜襲烏巢,一把火將一萬車軍糧燒了個精光。
消息傳到官渡,袁軍軍心動搖,內部混亂,曹操趁勢猛攻,像風捲殘雲一樣,把袁軍消滅了七八萬。
袁紹和他的兒子袁譚僅率八百騎兵渡過黃河,向北逃竄。
這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官渡之戰。
在這場戰役中曹操充分顯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過人的智慧。
至此,曹操基本完成了統一中國北方的大業。
統一北方後,曹操懷著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親自率軍南下,想一鼓作氣,把割據在南方的劉表、劉備、孫權滅掉,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
結果,在赤壁被孫權、劉備的聯軍打敗。
曹操退回北方形成了我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曹操在他的統治地區內廣泛地實施屯田制,興修水利。
這對於恢復農業生產和安定人民生活,都起了積極的作用。
曹操也很重視選拔人才,用人唯才,不論其出身和經歷如何,都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才幹。
曹操在文學上也很有成就。
他一生戎馬倥傯,但每到一處,總不忘吟詠,著名的《薤(xiè)露行》和《蒿里行》被譽為「詩史」。
曹操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征戰中度過的。
他憑著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削平了北方的割據勢力,結束了漢末以來長期軍閥混戰的局面統一了中國的半壁江山。
劉備叛變後曹操派出兩位將軍前去征討其中一人的身份被後人混淆
曹操和劉備是三國時期兩個大冤家,熟知三國的人們都了解曹操最大的勁敵可能就是劉備了,但是在當時亂世紛爭的年代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同盟,一切都根據實際的利益出發,曹操和劉備也有過短暫的合作,他...
曹操是怎樣一個人 他是如何強大的(一)
三國,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歷時很短,從220年曹丕稱帝到280年西晉滅東吳,只有60年時間,這是狹義上的說法。其實我們通常所說的三國歷史,是小說《三國演義》所記載的年代,從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
「漢賊」曹操,也曾是想過匡扶漢室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兵臨樊城。剛剛經歷漢中大戰失敗的曹操馳援樊城,原為劉備盟友的孫權背信棄義,偷襲荊州,關羽又大敗於曹軍,在逃往益州的路上被孫權軍擒殺。孫權向曹操稱臣,並上書...
為什麼人人都很佩服他,稱他「一代梟雄」也不為過!
【龜雖壽 作者】:曹操 【詩歌年代】: 魏晉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百戰風雲第37位:草根曹操為何能在官渡秒殺高帥富袁紹
影響中國歷史的一百場戰爭第37戰:官渡之戰戰爭概述:建安五年(200年),中原兩大割據勢力袁紹、曹操對峙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展開戰略性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
三國以少勝多的五大著名戰役,因為弱小所以天生要強
縱觀歷史,以少勝多的戰役很多,而且多被傳為佳話。三國時期,諸侯割據,戰火紛飛,五大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至今廣為流傳,它們每一戰的勝負歸屬,都決定著三國未來的走向,同時也向世人傳遞了一種不屈的反抗...
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締造者:魏武帝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魏國政權的實際建立者。二十歲初舉孝廉,在討伐黃巾的戰鬥中初露鋒芒。黃巾之亂後任漢朝驍騎校尉。公元189年,董卓入京任相國,十分賞識年輕有為的曹操,但曹操鄙其為人...
劉備殺了袁紹的兄弟,為什麼袁紹還願意收留劉備,原因很簡單
董卓之亂以後,東漢已經名存實亡,各地諸侯紛紛割據一方,那些官僚豪強趁機搶奪城池,形成大大小小無數割據勢力,曹操經過幾年的精心耕耘,勢力不斷壯大,曹操還將黃巾軍的降兵補充到自己的軍隊中,因此軍隊擴...
曹操|可惜沒如果,破碎的江南夢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19歲,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首都洛陽,少不了「京城四少」之流,各個有背景。作為一個首都公安局北部分區的最高行政長官,曹局長一到職,就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