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二十三位諸侯,改變曹魏帝國未來,卻被謀士坑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前面分別介紹了從董卓集團分離而出的幾個涼州割據勢力,其中提到了張濟。

他是從西北來到了荊州,最終死於劉表之手。

不過,這支割據勢力的事跡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其繼任者又將這股勢力維持了數年,而且改變了曹魏帝國的未來。

這個繼任者,叫做張繡。

張繡,是張濟的堂侄,早年曾在家鄉涼州武威郡祖厲縣擔任縣吏。

韓遂、邊章作亂之時,金城人麴勝殺死祖厲縣長劉雋,張繡設計將麴勝殺死,為縣長報了仇,並因此名震西北。

董卓在涼州崛起之時,張繡與堂叔張濟一起加入了董卓的軍隊,並隨之進入中原地區,屯兵陳留。

董卓被殺後,張繡又與張濟一起駐紮在弘農地區,並因戰功被晉升為建忠將軍、宣威侯。

獻帝東歸、涼州割據勢力分裂後,張繡隨著張濟來到中原,轉而向富庶的荊州方向發展。

不料,張濟在進攻穰城之時中流矢而死。

這樣,這支幾乎已經淪落為流寇的軍事力量便正式落入了張繡的手中,並逐漸演變成為一支地方割據勢力。

是時為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張繡能在荊州站穩腳跟,多虧了劉表。

張濟中箭身亡後,劉表並沒有對張繡趕盡殺絕,而是將其招降,之所以這麼做, 是由於劉表想借張繡幫自己看守荊州北大門,避免直接和曹操發生直接對抗。

因此,劉表讓張繡駐紮在宛城,並提供了糧草供應。

作為張繡而言,不管劉表心裡打的是什麼算盤,但總算給了自己一塊安身之地,並且提供自己最為缺乏的糧草供應,何樂而不為呢?就這樣,在你情我願之下,張繡開始屯兵宛城,同時,為了穩定和壯大自己的力量,張繡還特意從以前涼州集團內請來了一位「州里」前來協助。

這個人就是賈詡。

張繡屯兵宛城,立刻引起了曹操的高度關注。

為了迅速擴張自己的勢力,曹操決定趁張繡立足未穩之際,迅速發兵討伐。

獻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曹操親率大軍進攻宛城。

面對曹操強大的軍事壓力,張繡的選擇很簡單:投降曹操。

或許這時張繡認為有了曹操這棵大樹,自己漂泊流離的日子就結束了。

不料事態的發展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他和曹操之間終於反目成仇,變成了一對死敵。

這便是後人所熟知的曹操與張濟寡妻的風流事兒。

這讓張繡忍無可忍,終於決定奮起反抗。

張繡反戈一擊的手段非常高明,完全出乎曹操的預料,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曹操右臂受傷,倉皇逃走。

逃跑途中,長子曹昂被砍死,侄曹子安民同時遇害。

另一個兒子曹丕,僥倖逃脫,曹操的愛將典韋身亡。

這場仗曹操可謂一敗塗地。

而曹昂之死,也改變了曹魏帝國的未來。

隨後,雙方都進行了三次較量,總體來看,雙方打了個平手。

不過,在官渡之戰前夕,張繡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再度歸順曹操。

張繡投降曹操的原因,史料中除了賈詡的建議之外,並沒有其他的片言隻語,因此,我們也就無法得知其中的真實原因。

不過,從當時的局勢來看,這個選擇無疑是錯誤的。

不僅導致了張繡本人最後因遭到曹丕的報復自殺身亡,也使其苦心經營多年的一支涼州軍事力量煙消雲散。

在張繡投降的這個問題上,最大的受益者是賈詡,而最大的受害者無疑就是張繡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張繡的謀士 他的謀士便是赫赫有名的賈詡

張繡的謀士,張繡的謀士是賈詡,賈詡這個人也是一個比較厲害的人物,而且他的智謀是比較多,給張繡的幫助也是非常大的,而且,也是幫助劉秀成功的一個關鍵人物。對於張繡的謀士,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