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能借東風火燒曹營,為何火燒司馬懿卻沒料到會下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後期,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一次,諸葛亮於農曆6月的一天,在葫蘆峪設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殲司馬懿的軍隊。
這一天晴空萬里,暑熱難耐,是施用火攻的絕好良機,諸葛亮用計將司馬懿的大隊人馬引入谷中…
像司馬懿這種謹慎的人,如果不是確定蜀軍主力不在上方谷,怎麼會進去截糧草呢。
司馬懿進了上方谷後就像進了個死胡同,諸葛亮只需用火和少量的兵封住谷口,進而再往谷里放火,這樣蜀軍的主力即使不在,也可以靠有利的地形用火來以少勝多。
司馬懿父子自度難逃此劫,抱頭痛哭等死,然而正當火旺人困,司馬懿全軍行將覆滅之時,天有不測紛紜,沒想到關鍵時候下了大雨,滅了諸葛亮的火。
大雨澆滅了諸葛亮扶漢反魏的豪情壯志,使他發出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的千古悲嘆。
然而,為什麼在那裡,在那個時刻會下一場大雨?雨又是怎樣形成的?
諸葛亮能借東風,草船借箭能算出江上會起霧,為什麼不知道上方谷會下雨?使自己的計謀功虧一簣??當時應該在兩旁埋伏一批兵馬,即使司馬懿得以脫身再斷其路而殺之。
1、從事件角度說:
借東風是說諸葛亮夜觀天象發現風向過幾天會變,在江南地區,由於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規律性很強。
你仔細看小說,會發現書中有交代其實曹操陣營的人知道有時也會有東南風。
但是這個計策是孫劉聯軍一手策劃的,所以他們在設計放火的時候就把這個事件考慮了進去;而曹軍那邊即使知道這個現象也不會輕易把這個事件與詐降還有火攻聯繫在一起,就更不會提前預防。
所以諸葛亮的借東風是預測到了黃蓋詐降的時機正好可以安排到東南風颳起的時候。
上方谷也叫「葫蘆谷」,整個山谷就像葫蘆一樣。
諸葛亮在谷底放火,大火形成的熱氣流只能向上升,且升的很高。
大家都知道,當熱氣流和高空中的冷氣流相遇時就極容易形成「雨」。
這就是諸葛亮的悲哀之處。
就算他可以夜觀天象,估計他也不會知道現代科學,也不會知道這地形,火,和雨的關係。
2、從地理位置說:
赤壁位於湖北省,離諸葛亮隱居的地方不算太遠,再者年輕的時候,諸葛亮可能有相對多的時間去研究當地的天文和地理;而上方谷在渭南,現實中好像並沒有這麼一個地點,為羅貫中所杜撰,另外,此時諸葛亮已身處高位,需要處理的事物肯定很多(事事巨細),我想,他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重新研究當地的天氣變化情況,而是依靠過去的經驗來判斷上方谷不會下雨。
3、從作者角度說:
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為了體現諸葛亮智絕,才虛構出借東風/上方谷的事件(也不一定是虛構的,但是這些事即使有也不會保留下來:前者無關大局,不是參戰的核心成員是不可能知道的;後者是司馬懿的大敗,他是晉宣帝,晉朝編史者當然不敢寫,而其他國的記載也不會保留下來)。
加入借東風不僅提高了諸葛亮的「神力」,而且與歷史不產生衝突(歷史能夠確定的只是曹操在赤壁大敗,具體過程其實都不一定準確,眾說紛紜)。
而上方谷的敵人是司馬懿,歷史中他顯然沒有死,而且在諸葛亮死後還有其他的重要作為,當然不能把他寫死;但要展現諸葛亮的謀略,司馬懿是最佳目標人選,這就產生了一個矛盾:既要司馬懿中計危急,又要他不死,於是就誕生了「天降甘霖」。
這種手法和後面司馬昭被姜維圍困後「天賜泉水」是類似的。
諸葛亮與司馬懿互相忌諱,兩人歲數相當,且各為其主。
孔明忠心不二,司馬仲達有竊國之心。
兩個同是謀臣,同樣操守大軍。
說諸葛亮怕司馬懿的原因是兩人若是對決的話,定是不分勝負的。
他們兩個人一生只有過短暫的兩次正面對戰,兩次的結局都是兩軍對峙。
誰若是想進攻的話,誰就是輸家,所以才會出現第一次諸葛亮因為糧草不濟而無功而返,第二次諸葛亮準備好充足糧草,但是司馬懿堅決不出戰。
誰先出戰,誰就是輸家。
在他們兩人的最後對決中可以看出孔明耗盡心力,孔明甚至用下三濫的手段羞辱司馬懿,但是司馬懿就是不迎戰。
可見,諸葛亮拿司馬懿無可奈何。
赤壁之戰,曹操至少有兩次機會立於不敗,可惜不聽此人勸諫
諸葛亮巧借東風,周公瑾火燒赤壁,赤壁一戰,孫劉聯軍以5萬對抗曹操80萬大軍,打得曹操丟盔棄甲,若非關雲長義釋曹阿瞞,曹操在華容道就被活捉了。曹操安然回到南郡後,不禁痛苦道:若奉孝在,絕不使吾有此...
諸葛亮神機妙算在上方谷與司馬懿交戰,他為什麼沒有算到會下雨?
小說《三國演義》第103回: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就會知道,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戰役可以說是非常精彩,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龍爭虎鬥十分有趣,可就正史而言,司馬懿總共對抗過諸...
揭秘:赤壁之戰真相,東南風從哪來?假如不用火攻,曹操會勝嗎?
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勝利基本上是成就了一個人,那就是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甚至火燒曹軍他都想到了,但是真實歷史上,赤壁之戰的勝利沒他什麼事,最大的功勞就屬周瑜。
決定赤壁勝負的四位關鍵人物,一位作用有限,另一位毫無建樹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發生在赤壁之戰期間,故事的相關人物分別為周瑜、魯肅和龐統。原文如下:
司馬懿從諸葛亮所設埋伏的地方上逃走,諸葛亮仰天長嘆說了什麼?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司州河內郡溫縣孝敬里舞陽村(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出身士族,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
諸葛亮為什麼那麼喜歡玩火攻?原來和此事有關!
三國人物中,曹操喜歡斷人糧草,周瑜善用反間計,而諸葛亮最擅長於火攻,自隆中對諸葛亮出山,到五丈原魂歸西天,總共有五次火攻情節描寫。諸葛亮新官上任就燒了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
揭秘赤壁之戰中諸葛亮為什麼能借到東風?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把諸葛亮的智謀塑造得很完美,這個故事至今也仍是廣為流傳,家喻戶曉。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人對諸葛亮借東風表示出了懷疑,風真的可以「借」嗎?諸葛亮是如何「借...
赤壁大火,一個彌天大局是如何一步步做成的
周瑜、諸葛亮甚至黃蓋都認為,在敵強我弱形勢下要想取勝,必須速戰速決,而速戰速決的最好的策略就是火攻計。 可是,火攻計真的能實施起來談何容易。有幾個問題必須解決,第一得有人敢去放火,為了保證放火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