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幫曹操打了勝仗,卻被誅殺,只因說了這句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最為著名的戰役之一,此戰曹操奠定了一統中國北方的基礎。
在平定董卓之亂後,袁紹和曹操的勢力都有所發展,袁紹擁兵十萬,而曹操在軍事力量方面卻顯得相形見絀,只有屈屈兩萬人馬。
在官渡之戰打響之前,大家都十分看好袁紹,認為出身名門的袁紹位列三公名望更盛曹操,更何況面對袁紹的十萬精兵強將,曹操只有兩萬兵馬相抗,無疑是螳臂當車。
在軍事力量的對比下,就算是曹操的一些謀士將領沒什麼信心,紛紛暗中與袁紹私通書信。
袁紹雖擁兵十萬,但由於他外寬內忌,好謀無決,以致這場戰爭久戰不休,為此後勤對於袁軍來說至關重要。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
面對戰爭的膠著,曹操也沒想到什麼辦法,就在這個時候袁紹謀士許攸卻跑來投靠他。
許攸本是曹操的髮小,從小一起長大玩耍。
曹操聽說許攸來了,打著赤腳就出門迎接,高興地說:「子遠來了,大事可成」。
許攸的確為曹操帶來了勝利的曙光。
打蛇打七寸,許攸分析袁紹的糧草大都囤積在離袁軍大營以北約20公里的烏巢,建議曹操派遣輕兵奇襲烏巢,火燒袁軍輜重。
曹操聽後立即將許攸的計策付諸行動,親自率領五千人馬輕裝奇襲、火燒烏巢。
袁軍的糧草被燒,軍心一蹶不起,內部喧喧嚷嚷,以致大軍崩潰。
曹操則趁機指軍攻擊大敗袁軍,以致袁紹只帶八百騎兵倉惶逃回老巢河北。
官渡之戰的勝利,許攸的功勞可謂首屈一指。
然而不知是許攸天生帶小人性質得志便猖狂,還是曹操大梟雄緣故,在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的時候,得意洋洋的向身邊人炫耀道:「曹操這一家子如果不是因為我的話,又怎麼可能進得了這扇大門呢!」曹操聽聞到,就將許攸被扣押收監,最後無情的斬殺掉這位曾為他立過大功的髮小。
官渡之戰曹操燒了袁紹的糧草就穩操勝券了嗎?事實並非如此
官渡之戰曹操是如何獲取勝利的呢?了解三國歷史的朋友一定會說那是因為袁紹的謀士許攸叛變曹操將袁紹軍中的虛實全部告訴了曹操。曹操得到許攸的情報之後,立刻決定奇襲袁紹的糧草大營。似乎在燒掉袁紹的糧草...
此人智謀比肩郭嘉,輔佐曹操戰勝最強對手,最終卻被曹操處死
漢末三國時期的梟雄曹操,軍事才能遠在劉備、孫權之上,而且還是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絕對稱得上難得的文武全才。起初,曹操的實力雖然強於劉備,但與四世三公的袁紹相比,還是有不少差距的。在曹操的帳下,...